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7&rec=1&run=13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 属华北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714
毫米,总趋势由沿海向内地、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其特点是年际变幅大,
年内分配不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87年,年降水量最大1366.8毫米(1964
年),最小376.6毫米(1981年)。6~9月约占年降水量的70~76%,多集中在几次
暴雨之中, 极易洪涝成灾。3~5月春灌期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3.5%,普遍规律
为春旱、夏涝、晚秋又旱。从清顺治四年(1647年)至1949年,青岛地区共发生大洪
涝灾害40次,大旱灾害16次。
青岛市有大沽河、 胶莱河两大水系及沿海诸河,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
上的河流有3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河流,地表径流时空变化很大。全市多年平均年径
流量20.5亿立方米, 其分布趋势、年际年内变化不仅与降水量有相同规律,而且表
现得更为剧烈。 年径流量最大是72.76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是2.87亿立方米
(1968年)。
青岛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4.7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376立方米,每亩
耕地占有水资源量336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占有和亩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3.9%和18.
4%。 1987年全市需水量当保证率75%时为16.12亿立方米,可供水量仅有8.8亿立
方米,缺水7.32亿立方米,其中市区缺水0.76亿立方米。虽然“引黄济青”工程自
1989年起每年可增加1.09亿立方米客水,但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青岛历史上无水利专管机构,兴修水利甚少,洪涝灾害严重。1912~1916年,大
沽河就曾5次决口, 每次受灾面积均达60万亩以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山东省
政府建设厅水利局曾编制了《整理胶莱运河工程简要计划》,但未实施。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民主政府,设建设科或实业科兼管水利,带领人民疏河筑堤,整治
农田,为建国后大规模治水打下了基础。建国后38年来的水利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五个
阶段。
1949~1957年,以防洪排涝为主。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1950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治好”
的伟大号召。是年,国家水利部提出“大力防治水患,有重点地进行河流治本工程,
兼及上游水土保持,以求初步消灭严重水灾,同时兴修灌溉工程,以减轻旱灾”的水
利方针。 青岛市先后对20余条主要河道进行了初步治理,1952年和1955年2次对大沽
河的治理,是建国初期青岛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由大沽河工程委员会领导,组织平
度、莱西、即墨、胶县近20万人,以培堤为主,护岸护险,共完成土石方259.2万立
方米,投工252.32万个,国家投资367万元。通过治理,大沽河有了比较完整的堤防,
提高了防洪能力。
1950年6月, 青岛市首次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委员的“防汛委员会”(先后改为
“防汛指挥部”、“抗旱防汛指挥部”),领导全市人民抗洪抢险。该组织在建国后
近40年的抗灾斗争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1953年,在治河防洪的同时,全市掀起了打井高潮(土、砖水井),并引进、推
广解放式水车,井灌有了初步发展。河流上游及山丘区广泛开展封山育林、植树种草、
闸山沟、建缓水坝、挖鱼鳞坑、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
1958~1962年,以建设水库为主。
1958年,根据“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水利方针,掀起了水库建设
高潮。到1960年的3年间,共建成产芝、尹府2座大型水库以及15座中型水库,占1987
年实有大中型水库总数的80%。总库容10.29亿立方米,占1987年实有大中型水库总
库容的90%。这些水库在防洪、灌溉以及城乡供水等方面,至80年代仍然发挥着主导
作用,经济效益显著。但是,由于初建时正值全国“大跃进”高潮时期,许多工程缺
乏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一哄而起,仓促上马,多数水库施工质量差,防洪标准低,
造成水库竣工后不断续建、维修、加固,给管理运用带来困难。还有13座中型水库和
17座小(一)型水库中途停建报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移民安置遗留问题较多。
尽管如此,此期的水库建设仍不失为一个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壮举。
1963~1970年,以开发灌区、治理洼涝为主。
1963年,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开始好转,青岛市水利建设主要以开发水库灌区和引
河灌区为主, 同时对洼涝地区进行了治理。青岛市有易涝面积272.79万亩,占耕地
总面积的27.69%。建国前,这些洼涝区十年九不收,百姓流离失所,贫苦不堪。建
国后,人民政府就着手治理。1964年,各县又先后组织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在总结
自己前期治洼经验教训后,确定了“以排水为主,滞、改、灌密切结合”和“高水高
排,低水低排,高洼分治”的方针,全面展开了治理洼涝的群众运动。经几年治理,
洼涝区基本上消除了水患,初步改变了面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洼涝区
的关怀扶持,洼涝区稻改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洼区人民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决心和信
心。
1966~1970年,水利建设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广大农村群众和水利
工作者,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忘我工作。开挖了全长56公里的泽河,减轻了平度
西南部80万亩洼涝地的洪涝灾害。1963~1970年,共开发万亩以上灌区20处,占1987
年实有万亩以上灌区总数的40%,有效灌溉面积65.34万亩,占1987年实有万亩以上
灌区总灌溉面积的72%。这是青岛市首次开发如此大规模的灌溉工程。灌区内粮食产
量逐年增加,到80年代单产已普遍提高2~5倍,多者达10倍以上。
1971~1978年,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主。
1970年中共中央召开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青岛市掀起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高潮。
以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为主攻方向,以治水改土为中心,进行山、水、林、田、
路综合治理。各县相继成立了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人民公社与生产队组织专业队,
打破社队界限,进行大面积的统筹规划,连续几年集中力量搞会战,把零碎不整的土
地成方连片,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变。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群众运动,推动了治河
治洼及农田灌溉工程。 1973年、1974年、1975~1976年,分3期治理了北胶莱河干流
35公里, 裁弯取直,疏深加宽,并兴建新河等4座拦水闸及186座桥涵建筑物。境内4
个主要洼涝区经过连年治理,都已成为粮食丰产区。1971~1978年,是青岛市机电井
发展较快、配套较多的阶段,所建水库、引河等万亩以上灌区也基本配套完毕,投入
正常运用,并开始引进和试验喷灌、低压管道等节水型灌溉技术,为实现粮食旱涝保
收、稳产高产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水源。 1973年,为着手扭转水利建设中重建设轻管
理的倾向,按照水利部及省水利厅的部署,对全市各项水利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即
“五查四定”:查工程建设和投资情况、查工程安全、查工程效益、查综合利用、查
管理现状;定任务(总体规划和奋斗目标)、定措施、定计划(分年实施计划)、定
组织体制。通过这次大检查,基本上摸清了全市水利工程状况,为管理工作提供了基
本资料。
1979~1987年,以抗旱和加强经营管理为主。
自1977年开始,青岛地区连续10余年干旱。特别是80年代初,逢百年不遇大旱,
全市旱情普遍而严重。河道断流,闸坝无水,多数水库枯竭。工农业生产及城乡供水
都发生了极大困难。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中
共青岛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抗旱斗争。为缓解市区
供水危机, 从1979~1983年投资1.8亿元,在大沽河流域进行了4次供水应急工程。
从1986年开始, 历经3年余,筹措资金9.6亿元完成了青岛及山东省有史以来最大的
引水工程——“引黄济青”。不仅缓解了青岛市近期内供水困难,而且将对青岛乃至
全省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项巨大的引水工程,在国内也具有重要意义。
连年干旱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困难和损失,但同时也为水利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青岛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节水型灌溉事业在持续抗旱中得到迅速发展。在干
旱的10余年中, 全市共兴建小型水利工程3万余项。 到1987年, 全市共有喷灌机具
16360套, 实灌面积达41.14万亩;有各类管道1105.6万米,灌溉面积达127万亩。
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和节水灌溉措施,在水源短缺的情况下,对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特
别对夺取1981年、 1984年特大干旱中的农业大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有6
处大中型水利工程,由农业供水转为部分向市区供水,为保障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发
展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久旱必涝。 1985年9号台风带来的暴雨,风烈雨猛范围广,是青岛有纪录以来所
罕见。全市百万大军奋起抗灾,20万军民日夜守卫在大沽河大堤及其他主要水利工程
上。 在这次抗洪抢险中,充分显示了水利工程的突出作用。仅大中型水库在9号台风
过程中就拦蓄洪水近4亿立方米,其中产芝水库将流域内1.93亿立方米洪水全部拦截,
沿河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 农田家园得到了保护。这些被拦蓄的洪水又为以后2年的
抗旱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水源。由于1983年、1984年2次对大沽河100余公里堤防中5000
余条纵横裂缝、几百个沉陷坑断然采取压力灌浆措施,以及在大沽河上下游普遍进行
了河道清除, 使9号台风所产生的212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流量顺利通过,大堤安然无
恙。
80年代初,由于水利建设投资减少,一些老化损坏的水利工程得不到及时维修,
影响了效益的发挥。1981年全国水利管理会议后,水利工作的重点开始转移到管理上
来。1982~1983年,全市广泛开展了水利工程“三查三定”(查安全、定标准;查效
益、定措施;查综合经营、定发展规划)工作,进一步查清了工程管理现状,建立了
技术档案。1985年初,市政府通过并批转了《青岛市水利管理工作改革意见》。这是
全市水利系统“全面服务,转轨变型”的纲领性文件。市、县、乡各级水利部门开始
从为农业服务为主扩大到为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服务,从不够重视投入产出,进
一步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从单一生产转到综合经营上来。
根据水利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的方针,对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情况进行
了调查和评价,完成了全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成果,起草了《青岛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依据省政府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和管理办法,拟定了实施细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
定了《青岛市大沽河管理暂行条例》,市政府于1986年公布实施。这不仅为加强大沽
河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制定小型河道管理规章制度树立了样板。基建工程实行
投资包干责任制。水利勘测设计室和各县(市、区)下属的所、站、厂、队等事业单
位,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农田基本建设施工采取“五定一奖”(定任务、定时间、
定质量、定报酬、定补助、超额奖励)责任制。行政后勤单位分别建立健全了各项规
章制度,落实了岗位责任制。1985年,在完成全市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的基础上,建立
了小流域治理项目审批、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检查验收制度。水利建设投资采取国
家、集体和农户多渠道集资,建立健全了农村劳动积累制度,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政
策,克服以往“一平二调”搞水利的做法。使水利建设既具有一定的财力,又具有雄
厚的劳力资源。
1979年后,水利工程单位普遍开展了综合经营。特别是1983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
确定把“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作为水利建设的指导方针后,青岛市水利系
统的综合经营有了新起色。全市27个国营水利管理单位除普遍坚持按规定征收灌溉水
费以外,还组织力量经营了造纸、塑料制品、机械维修、印刷、运输、建筑承包等30
余种服务项目。 1985~1987年总收入分别是345万元、1690万元和1900万元。起步较
晚的158个乡镇水利站,1985年办起各种工厂、服务队169个,职工2600人,综合经营
总收入突破600万元。 有63个水利站达到当年运行管理费和人员工资自给。综合经营
的开展,为逐步实现以水养水,扩大公共积累,减轻国家负担,稳定职工队伍起到了
一定作用。
青岛市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1949~1987年,全市用于水利建设的总投资10
亿元, 其中国家投资2.92亿元(不含“引黄济青”及市区供水应急工程)。共完成
水利工程6万余项, 投工9.73亿个,完成工程量15.68亿立方米,形成固定资产7亿
元。 共建成大中型水库21座,小型水库428座,总库容14.98亿立方米。建拦河闸56
座, 拦蓄能力0.16亿立方米。主要河道都进行了治理,特别是重点治理了南北胶莱
河与大沽河,基本上形成了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有效地减轻了洪涝灾害。开发了万亩
以上灌区51处,建固定机电井4.55万眼,全市有效灌溉面积381.24万亩,是建国初
期的28倍。5年以上标准除涝面积234.56万亩,占全部易涝面积的86%,对历史上有
名的“四大洼”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44平方公里,占水土流
失面积的55%。 1960~1987年,水利工程为市区工业生产供水4.57亿余立方米,为
城市生活供水2.16亿余立方米,合计供水6.73亿余立方米,按工业总产值计(1980
年不变价格)共创产值22.74亿元;累计解决农村39.48万人口饮水问题,占缺水人
口的50%; 修建除氟改水工程596项,使长期受氟害的87.03万人喝上了卫生水。大
批水利工程的兴建,使有限的水源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建
国前全市没有一个水利专业人员,至1987年,青岛市水利系统职工已发展到3949人,
拥有水利工程技术人员804人。共完成水利科研获奖成果36项,其中获国家金奖1项,
获省部级奖2项, 获市(地)级科委奖17项,获县级科委奖16项。科学技术的进步,
不断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青岛市水利事业必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日
趋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