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育成蔬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6&rec=33&run=13

1952~1986年,青岛市共育成大白菜、番茄、甘蓝等蔬菜品种和一代杂种32个,
除在青岛市应用外,还推广到山东省内外,1978年以来获科技成果奖15项。
大白菜 1962年, 青岛市农科所开始进行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1966年,
青岛市农科所用胶白的小叶菜与福山包头为亲本,选育出中国第一个大白菜一代杂种
“青杂早丰”(1971年定名),取代了当时青岛地区早熟大白菜主栽品种“胶白小叶”。
1974年,以城阳青为材料之一育成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的中晚熟一代杂种“青杂中丰”。
1984年育成大白菜一代杂种“青杂三号”、“青杂四号”及生长期只需60~65天的早
熟一代杂种“青杂五号”和“鲁白四号”。至此,形成早、中、晚熟配套的大白菜一
代杂种系列。此后又陆续选育成功“80-7”、“81-5”、 “83-1”(鲁春白菜一号)、
“鲁白7号” 等多个早、中、晚熟一代杂种。1979年,大白菜一代杂种的播种面积已
占青岛市大白菜播种面积的70%以上, 成为主栽品种。到1985年,大白菜一代杂种的
播种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85%以上, 早熟品种全被一代杂种所代替。这些一代杂种
从1971年开始在国内23个省、自治区推广种植,并成为许多地区的主栽品种。
1975年崂山县城阳公社城阳大队科技队育成了大白菜一代杂种“城杂5号” ,在
山东、湖南、江西、甘肃和辽宁等省推广种植到80年代。
番茄 青岛市农科所于1963年开始进行早熟品种的选育研究。 当年从引进品种
“66”中分离选育出早熟单株,编号“66-13”。到1965年性状稳定,开始示范推广,
1975年定名为“青岛早红”。该品种熟性最早、产量高、抗逆性强,不但适应于早春
露地栽培还适于保护地栽培,经济效益高、育种价值高、不适于加工和间作。推广后
成为青岛市早熟番茄的主栽品种,不久既在山东省及天津市、哈尔滨市、南京市、海
拉尔市等19个省的44个县市种植,并成为当地主栽品种,推广20余年仍长盛不衰。
1972年选育出“番茄少粉型株系72-1”,利用其为母本,可节省制种用工、
简化制种手续、并利用其配制成早熟、丰产的一代杂种——鲁番茄一号(青番三号)。
1973年选育出早熟组合“青岛早红×密植红正反交”总产量比双亲高、果实大
而圆整、抗病力强。1975年大面积推广,是山东省推广的第一个番茄一代杂种。
1973年开始进行中熟番茄品种的选育,1983年选育出表现熟性中等、产量高、品
质优、 抗逆性强、耐贮运、适于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的72-69”,并成为青岛市露
地中熟番茄和大棚保护栽培番茄的主栽品种。该品种从1983年开始在山东省内推广,
累计推广面积85203亩。
以上番茄品种推广后,使青岛市的番茄品种达到了早、中、晚熟配套,并使夏淡
季和保护地也有了适宜的品种。
甘蓝 70年代中期, 青岛市农科所分别育成“小金黄”和“小型小金黄”。他们
都具有早熟性好、优质、丰产和耐冬性极强、适宜在保护地早熟栽培等优点,逐步取
代了“北京早熟” 等引进品种,是甘蓝的上市期提早到5月中旬,这两个品种还在山
东省及河南、辽宁、陕西省推广应用。经过进一步改良选择,“小金黄”于1983年定
名为“鲁甘蓝一号”,被指定为山东省重点推广品种,山东省内各地年采种量达3000
公斤左右,年种植面积,达6万亩。
1977年,青岛市农科所育成极早熟甘蓝一代杂种“鲁甘蓝二号”。成为青岛市早
熟甘蓝主栽品种, 也是中国最早熟的甘蓝品种,露地早熟栽培可在5月中旬上市,结
合保护栽培可提早到4月中下旬至5月初。1985年开始,年平均供种子达300公斤以上,
年种植面积达6000亩。
黄瓜砧木品种的筛选 80年代初, 青岛市农科所开展了黄瓜嫁接用的砧木品种筛
选, 经嫁接试验证明,国产的野生种黑籽南瓜和该所分离选育出的“拉7-1-4”两种
砧木品种的嫁接亲和性好,嫁接黄瓜生长旺盛、雌花节率高、熟性早、产量比自根苗
高,风味品质无不良影响,抗枯萎病的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