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栽培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6&rec=25&run=13

小麦 建国前,青岛市小麦栽培技术落后。茬口大都以春播作物为前茬。耕地浅,
一般用畜力耕深10公分。 种得稀,播量少,每亩3公斤左右。播种方式为点肥墩播,
少数撒肥耧播,不追肥,但有深冬浇尿的习惯。50年代,改墩播、单沟条播为宽幅耧
密播,土杂费改撒施为集中施,并开始推广使用化肥和防治小麦病虫害。1958~1960
年,开始深翻改土,畦种条播,但有些麦田播种过密造成减产。1962年后,提倡适当
密植,开始推广应用划锄、镇压等保墒措施,同时提倡麦田追氮肥浇水等措施。60年
代中后期到70年代,广泛推广应用机播,增施磷肥解决氮磷比例失调,实行苗期冬前
追肥,浇封冻水,追春肥、浇春水的管理办法和冬春划锄,冬前保墒促根、开春促苗
早发的耕作法。在品种布局上初步提出了高产田、中产田、旱薄田因地制宜。推行了
麦田套种玉米技术措施。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重点推广适用新品种,明确提出了
高、中、低产品种“对号入座”,实行精量播种、配方施肥,提出足墒足肥下种,重
追起身拔节肥,浇好冬水、机身拔节水和灌浆水;普及麦田套种玉米技术,实行病虫
害综合防治。在旱薄地上推广低肥“一炮轰”,减少群体,培育壮苗,春季相机追肥,
以划锄、镇压为主要措施,并选用抗旱品种,提高旱薄地小麦产量。
玉米 建国前后主要是春播,密度较小,除了施底肥外,麦收前后追一次肥料,
并进行中耕除草。60年代提倡浇水、在大喇叭口期追肥,并推广大小行种植,实行玉
米与大豆、花生等作物间套复种,栽植密度也随着水、肥、土生产条件和品种的变化
有所增加,平均每亩1500~2000株。6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示范、推广夏玉米。70年
代随着玉米面积的扩大,为了解决承授“堵门涝”和因积温不足导致减产的问题,推
行麦田套种玉米。只要采取在小麦播种时预留套种行和“二、四”畦方式,同时根据
不同生产条件浇丰产水、追丰产肥和重施攻穗肥。80年代,玉米栽培以创高产为主要
目标,在栽培技术上主要推广紧凑型玉米品种,合理密植(每亩3000~3500株以上,
个别达4000株以上),按叶龄指数运筹肥水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是玉米产量不
断提高。1986年全市233.9万亩玉米平均单产408公斤,比1979年亩增106公斤。
地瓜 解放前后地瓜的垄、株距大,栽得稀,一般亩栽1500株左右,除了基施土
肥外一般不追肥,中耕除草2~3次,雨后翻蔓。育苗形式多为室内火炕育苗,地瓜收
获后采取棚藏和井藏。60年代后地瓜栽培逐步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一是改大垄稀
植为小垄密植,每亩平均3500株左右;二是改锄垄培土为只锄垄不培土,改翻蔓为提
蔓或不翻蔓,提倡适时追肥;三是改晚栽为适时早栽,要求春地瓜于5月10日前栽完,
夏地瓜于7月10日前栽完; 四是试验推广了变温浸种和温汤浸种防治地瓜线虫病和黑
斑病;五是推广回龙火炕育苗、酿热温床育苗和塑料薄膜育苗,并推广地瓜采苗圃,
解决夏地瓜用苗;六是推广室外大屋窖贮藏瓜种。
60年代中期试验推广地瓜“窝瓜下蛋”(抑制瓜母膨大,促进子瓜生长)栽培技
术, 全市每年栽植面积近100万亩,70年代中期因春地瓜面积减少和地瓜茎线虫病蔓
延而被淘汰。
大豆 传统栽培方式为墩播。每墩下种4~6粒,不施肥,不浇水;夏大豆一般于
麦收后帖茬下种。70年代前后栽培技术只要推广了改不耕地为耕地;改不施肥为施肥;
改墩播为条播,以及增施磷肥等措施,从而使单位面积产量有较大的提高。1986年全
市59.8万亩大豆平均单产135公斤,比1970年亩产增长80%以上。
谷子 建国前多为春播,采用大行距耧播、稀植,部分于抽穗前追施一次土粪。
随着复种指数的提高,1966年推广夏谷,大行距稀植改为宽幅密植。80年代推广了施
足底肥,选用良种,抢墒精量、宽幅、早播,播后镇压、壮苗、壮根,及时间苗、定
苗、合理密植,追施孕穗肥,浇好孕穗水等夏谷栽培技术。1984年平度县青杨乡北家
村106.61亩夏谷采取了上述综合措施,平均单产452.45公斤,其中4.89单产508.35公
斤。
高粱 建国前后主要沿用传统栽培法,宽行稀植,不追肥不浇水。60年代后主要
种植经济高粱, 推广密植,追肥等栽培措施。到1986年全市种植面积达11.26万亩。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还推广杂交高粱,因秸棵矮、品种差被淘汰。
花生 建国初期,青岛市基本沿用大垄稀植、少施或不施肥,不浇水。50年代中
期推广花生地深耕、深刨,加厚活土层;增施土杂肥;推广半蔓和立蔓晚熟大花生品
种,改大垄种植为平种;推广密植,每亩5000墩左右。60年代初推广了花生“浸种催
芽”播种、“清棵蹲苗”和增施磷肥技术。
70年代,大花生又改平种为起垄种植,早熟伏花生起小垄或平种。根据品种特性
和土壤肥力情况,一般每亩种植8000~12000墩,每墩播种2粒;推广浇水、追肥和根
外追施磷肥。70年代末,根据花生喜土粪的特点,推广了春花生地冬前深耕、深刨,
将土粪与氮素化肥混合施入犁底层,使土、肥充分融合,培肥地力创高产的技术。
1979年引进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1981年种植13.5亩春花生
示范田, 平均单产585.3公斤。其中,胶南县张家楼公社河头大队1.15亩覆膜花生,
经青岛市农业局验收, 单产584.9公斤。到1987年全市推广面积达52万亩,占全省花
生地膜覆盖栽培面积的29.3%,平均亩产达到374公斤。比露地栽培亩产增83.2公斤。
全市先后创出一批百亩、千亩、万亩花生千斤高产田。如1983年莱西县水集镇谭彪庄
村205亩覆膜花生, 经山东省农业厅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联合组织全国20余名教授专
家测产验收, 平均单产638.9公斤;1984年平度县两目乡覆膜花生1051亩、张戈庄镇
1223亩, 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和青岛市农业局联合组织测产验收, 平均单产分别为
535.9公斤和501.2公斤, 1985年平度县张戈庄镇12617.6亩覆膜花生,经山东省花生
研究所和青岛市农业局联合组织测产验收, 平均单产504.9公斤。从而打破了花生高
产田长时间徘徊在400公斤的局面。
棉花 青岛在棉花生产上主要推广了4项栽培技术措施:一是合理密植。建国前后
植棉习惯大行距稀植, 每亩3000株左右。 一1958~1971年每亩增到4000~5000株。
1972年推广棉花小棵密植,1976年每亩达到7600株。由于棉田群体过大,遇上阴雨低
温,光照不足,棉花徒长、结桃少,产量低。1976~1986年,进行合理密植每亩4000
~5000株,促进了棉花增产,群众总结为“稀了难高产,密了不好管,4000~5000株
最保险”。二是改进种植方式,进行科学施肥。1965年以后,推广棉田平种“水种包
包”。1968年又改平种为垄种。在施肥上改过去撒施为集中沟施,提高了肥效。1975
年以后,推广棉田增施钾肥和根外叶面喷施硼肥。1984年结合棉田起垄,将化肥刨入
沟底施种肥,增产效果明显,当年全市48.94万亩棉花平均单产皮棉32公斤,比1983
年亩增皮棉19公斤。三是推广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981年平度县引进棉花地膜覆
盖栽培技术,经过试验、示范,1983年棉田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平均每亩增产皮棉15
公斤左右。四是小麦田套种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