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壤改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6&rec=21&run=13

建国后,青岛市于1959年进行了第一次土壤普查。1979年进行了第二次土壤普查,
经过这次土壤普查,查清了青岛市土壤类型,有棕壤、砂姜黑土、褐土、潮土、盐土、
水稻山、山地草甸型土、风沙土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市青岛市粮食和经济作物
的主要产地区域。市域土地总面积为1645.58万亩,可利用的土壤面积为1219.1万亩,
占总面积的74.08%,耕地面起905.55万亩。
砂姜黑土的改良 砂姜黑土是青岛市的一个中低产土类, 面积为263.51万亩。
主要分布在平度县和莱西县的西南部,即墨县和崂山县的西北部,胶县北部的浅平洼
地。其所处地势低洼,易涝易旱,质地偏粘,结构不良,适耕期短,土壤有效养分较
低。建国后,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农民进行大规模改良活动,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挖条、
台田沟完善排灌系统;深翻压砂,改良土壤;增施农家肥和化学肥料,加施磷肥,实
行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挖平塘,打机井,搞好节水型灌溉;发展农田林网等措施,到
1986年, 改良砂姜黑土270多万亩次,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益。即墨县在过去治理的
基础上,60年代进入高潮,1964年即墨县人民委员会确定了“以排为主,滞、改、灌
密切结合” 的治理方针和“高水高排、 低水低排、高洼分治”的原则,疏挖排水沟
429条,长358公里。70年代中共即墨县委又下发了《关于彻底治理涝洼的决定》,提
出了以整地改土、 兴修水利、大干3年,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主攻方向的治理
目标,全面开展了排、灌、路、林、田综合治理工作。1970~1975年,主要是以社、
队为治理单元, 造台田11.8万亩,稻田14万亩,挖排灌沟渠771条,长331公里,修
路271条,长240公里,兴建引河工程5处,平塘55个,扬水站36处,机井303眼,完成
工程量1482万立方米。1975年以后,开始以改土治水为中心,打破社、队界限,实行
大面积统筹规划,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使砂姜黑土地带面貌大为改观,粮食亩产由
1971年的152公斤增长到1976年的297公斤。1978~1982年,由于连续干旱,水源不足,
稻田改为旱田,依然连年丰产,并已成为即墨县的主要产粮田。1986年即墨县西北砂
姜黑土地区的5个乡镇全部被国家列为商品粮基地。 平度县麻兰公社麻兰二大队,从
1982年起每年每亩压砂2250~2500公斤,使用钙镁磷肥40公斤,逐年深耕,每年加深
土层2~3厘米。 经过3年连续改良,耕层物理性状明显改善,土壤容重比改良前每立
方厘米降低0.2克, 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0.8%和4.1%, 通气孔隙度降低
2.3%,田间持水量增加2%。
棕壤的改良 棕壤是青岛市的一个主要低产土壤类型。 耕地中的棕壤面积有
310.64万亩, 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34.3%。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山前缓坡地。土壤通
透性差、水土流失严重、养分含量缺乏。1956年前主要是采取闸山沟、砌谷方、垒地
堰等小规模治理。1958年后开始兴建水库、塘坝、挖鱼鳞坑、修围山渠、建梯田进行
治理。1970年后发动群众大搞深翻改土、平整土地、展开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即
墨县鳌山公社鳌角石大队, 从1964年以来, 坚持高标准,采取综合措施,将原有的
2500块(片)土地进行了改良,建成了1500亩外噘嘴、堰下沟、倒流水的三合一水平
梯田,粮食总产量由1964年的38万公斤增长到1979年的86.5万公斤。80年代,青岛市
以小流域治理为主;到1987年全市共修建水平梯田140多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40多
万亩,建水库、塘坝3640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