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6&rec=17&run=13

小麦病虫防治 小麦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根病(纹枯、根腐、全蚀病)、
麦蚜、麦蜘蛛等。
小麦锈病 50年代初期叶锈、 条锈、秸锈等3种病害在青岛市大流行,造成小麦
严重减产。50年代中、后期大面积推广抗病品种碧码1号、碧蚂4号、蚰子麦等,减轻
了危害重度。 后因锈病生理小种变异,导致碧蚂1号等品种丧失抗性,条锈病再次大
流行。1965年以后,农业部门积极开展防治锈病工作,除淘汰抗性差的品种,选择推
广丰产3号、北京8号、毛颖阿夫、阿勃、济南2号、济南4号等一批抗病性强的品种外、
还先后采用石硫合剂、代森铵、敌锈、粉锈宁等药剂拌种和生长期喷雾防治,使小麦
条锈、秸锈病基本上得到控制。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未再造成危害。
小麦白粉病 从60年代后期开始,白粉病逐渐上升为麦田的主要病害。感病的小
麦千粒重一般下降3至5克,严重的达10克以上。在防治上主要选用耐病品种,适时播
种,注意肥水管理,控制小麦徒长,以免群体大造成田间郁闭。80年代,采用药剂防
治,在小麦孕穗期用粉锈宁喷雾,防效极佳。
小麦根病 小麦根病包括纹枯病、根腐病和全蚀病。小麦根病多数地块是混合发
生危害,以纹枯病为主,根腐和全蚀病次之。全蚀病是60~70年代随着蚰包麦的引种
传入的。青岛市植保占1979年后组织普查,全市每年发病面积55万亩左右,一般减产
10%左右,重病区减产30%左右。1980年黄岛区辛安公社3000多亩小麦普遍发病,当年
减产20万公斤。主要防治措施为: 轮作换茬,增施磷肥等培肥地力,药物拌种和生长
期喷雾。
麦芽 60年代以前,小麦返青至腊熟期经营发生麦蚜,很少防治,70年代后开始
发生危害。 崂山县1975~1983年调查,全县平均受害面积9.7万亩,占麦田总面积的
一半,1977年大发生,受害面积18.6万亩。采用666、乐果粉、速灭杀丁等农药防治;
利用蚜虫天敌防治,莱西县1981~1983年利用虫害天敌防治小麦蚜虫69万亩次。
麦蜘蛛 又称“火龙”。麦蜘蛛是麦田常发性虫害。60年代以前常年发生。麦长
腿蜘蛛喜干旱,麦圆蜘蛛喜低洼潮湿。50~60年代用666毒土防治麦圆蜘蛛,用20%乐
果乳剂4000~6000倍液或用0.3度石硫合剂防治麦长腿蜘蛛。70年代用1605、1059、
三氯杀螨矾、 亚胺硫磷等农药进行防治。 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 马拉硫磷
1200~1500倍液对两种蜘蛛均有仿效。
玉米病虫防治 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叶斑病、黑粉病、青枯病,均零星发生危害。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及时淘汰感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未曾用农药防治。
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蓟马、粘虫、棉铃虫、蚜虫、地老虎等。玉米螟是青岛
市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60~70年代普遍为害春玉米,因常年坚持在玉
米喇叭口时撒毒砂(土)防治,多年处于稳定发生状态。80年代后压缩春玉米扩大夏
玉米,推广秸秆还田、沤肥等,使越冬虫源减少,玉米螟为害也随之减轻。
小地老虎(又称土蚕)是青岛市普遍发生的地下害虫,个别年份严重为害玉米苗,
造成缺苗断垄了。小地老虎一年发生3~4代,以一代幼虫为害最重。60年代前,主要
采用人工捕捉和用草把诱杀。以后,主要采用666、敌百虫、DDT等农药制成鲜菜、
草等毒饵进行诱杀。1977年开始推广辛硫磷、溴氰菊酯等农药制成毒砂,傍晚撒于玉
米小苗基部触杀,防效很好。
粘虫、棉铃虫在60年代前为偶发性虫害,70年代后成为常发性虫害,主要采用药
物防治或诱杀。
地瓜病虫防治 地瓜病虫害主要有黑斑病、根结线虫病、茎线虫病、烂根病等。
地瓜黑斑病 40年代初由日本引来“冲绳100号” 地瓜种时带入该病,首先在李
村农场发现。随后在即墨县传播,逐渐扩展到全市。60年代前后,春地瓜田间发病株
率达40%左右,秋瓜达20%左右。为消灭该病害,50年代末示范、推广“温汤浸种”或
用赛力散、西力生、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浸种;采用“高剪苗”、药剂浸苗后栽植。
60年代建立无病留种地,建采苗圃或用春地瓜蔓子头栽夏地瓜,消除病原菌污染,对
种瓜在贮藏之前用硫磺熏窑消毒。70年代末全市基本控制了地瓜黑斑病的危害。
地瓜根结线虫病 50~60年代地瓜根线虫病是全市地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轻
者减产30%~50%,重者可导致绝产。1979年以前,先后采取在病区推广抗病品种广东
57-7、 青农2号;选用无病种薯、种苗、施净粪、清除田间杂草、轮作换茬、药剂处
理土壤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仿效。1985年调查,全市发病面积还有10.3万亩。
地瓜茎线虫病 1937年由日本传入青岛市,首先在李村农场发病。1964年全市推
广窝地瓜栽培技术, 茎线虫病迅速蔓延。1970~1977年,选用烟薯6号等抗病品种,
以及用辛硫磷和甲基异柳磷处理土壤,防效显著。1985年调查,全市发病面积有3.8
万亩。
地瓜烂根病 也叫地瓜根腐病。 1974年在崂山县发现。感病地块轻者减产10%~
20%, 重者减产40%~50%,甚至绝产。主要是土壤传播,长距离随种薯和种苗传播。
防治措施主要采取地瓜与禾本科作物长期轮作或选换抗病品种。
花生病虫防治 花生病虫害主要有花生叶斑病、花生根结线虫病、花生蛴螬、花
生蚜等。
花生叶斑病 青岛市叶斑病主要有褐斑和黑斑两种。前者发病早,6月中旬始发;
后者晚, 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发病。在花生产区普遍发生,一般危害花生减产10%~
20%;严重危害减产50%左右。1978年前主要通过轮作换茬等措施减轻危害。1980年后
生长期用代森锌、 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等药剂防治1~2遍,防治1遍每亩可增产
10%左右。 1981年在胶南县张家楼公社河头大队技术队试验,每亩用百菌清0.1公斤
兑水50公斤, 从6月中旬开始喷药(每7天喷1次) 防治, 连续喷药4~6次,比对照
(清水)增产40%以上。
花生根结线虫病 又称“地黄病”。一般发病减产30%左右,重者减产60%~70
%。 花生根结线虫病耐寒力较强,在-10℃以下仍可存活侵染;耐淹力也强,水泡135
天仍具侵染力; 但不耐干燥,花生荚果晒至含水量为10%时,虫瘿内的线虫即脱水死
亡。防治措施是采取轮作换茬、清除田间杂草、施净粪、用药剂处理土壤等。1984年
后,青岛市植保站与莱西县植保站合作进行药剂防治筛选试验,以3%甲基异柳磷粒剂,
亩施有效成分300~500克, 防效为31.4%~55.4%,增产25.2%~42.1%。1985年调
查,全市发病面积12万亩以上。
花生蛴螬 蛴螬为金龟子幼虫,花生幼苗期危害根,结果后危害荚果。蛴螬繁殖
快、分布广、危害重、一般危害减产10%~20%,严重减产50%~80%。1980年后即墨、
莱西、胶南等县对蛴螬进行了虫种普查,摸清了青岛市危害花生生产最大的虫种有暗
黑、大黑、铜绿、拟毛黄4种金龟子及其生活史。防治措施:一是轮作换茬,人工跟犁
拾虫,减少虫口密度;二是治成虫,于傍晚组织人工捕捉或喷药触杀;三是药剂防治
幼虫,用药剂拌种或于花生生长期用药液灌墩。
花生蚜 为害青岛市的花生蚜虫是苜蓿蚜。1967年花生蚜首次大发生,连续猖獗
为害2~3年,使花生生产损失很大。苜蓿蚜的寄生植物很多,在青岛市主要为害花生。
其主要天敌有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叶色草蛉、中华草蛉、食蚜蝇类和蚜虫蜂类等。
这些天敌在自然条件下,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尤以瓢虫对蚜量消长影响较大。防治措
施:首先是保护利用天敌;其次是建立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预测、预报网,于6
月上旬至7月上旬在田间选定测报点,设专人定时观察,发现20%的花生棵基部发生蚜
虫,即发布虫情预报,组织药剂防治;第三清除田间寄生杂草,特别是麦田越冬杂草,
切断越冬虫源。70年代后,虽然花生田间常年发生蚜虫,但再未成灾。
棉花病虫防治 棉花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棉蚜、红
铃虫、棉铃虫等。
炭疽病、黄萎病 在棉花苗期发病。建国前发病较轻或部分发病。60年代开始防
治,防治措施主要采取用55~60℃的水浸种30分钟杀菌,用五氯硝基苯、赛力散和草
木混合搓种杀菌,用抗菌剂401拌种。
枯萎病、黄萎病 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发病。防治措施主要采取温水浸种;实行
轮作换茬;选用抗病品种以及药剂拌种等。
棉蚜 建国前发生危害。50年代用棉油皂、烟草水等土农药防治;60~70年代用
3911拌种,乐果乳剂、1059乳剂、1605乳剂防治;70~80年代用敌敌畏、马拉硫磷、
保棉丰、灭蚜净防治;80年代后用氧化乐果、久效磷、敌敌畏乳剂等防治。
红铃虫 棉花红铃虫建国前就发生危害, 50~60年代危害十分严重。主要用223
乳剂防治。70年代后逐年减轻。
棉铃虫 建国前后至50年代发生较轻,没防治。1960年以后,棉铃虫成了棉花的
主要害虫。防治措施:主要采用223粉或敌百虫粉防治,1982年后改用菊酯类农药,如
敌杀死、速灭杀丁,久效磷、杀灭菊酯等喷雾防治;棉铃虫大量发生时,组织人工捉
虫和诱杀成虫。
1975年,农林部召开了全国植保工作会议后,青岛市认真贯彻了“预防为主,综
合防治” 的植保工作方针, 纠正了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
“重治轻防”、单纯依靠农药防治的片面做法,使植保工作逐步走上综合防治的道路。
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是以农田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
点出发,全面考虑一种作物整个生育期的主要病虫草害,并结合地域特点、耕作栽培
制度等因地因时制定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防治措施,协调运用,将病虫造成的损
失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之下,既保护农作物的优质、高产,又提高经济效益,生态
效益和社会效益。
80年代,在综合防治中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农业防治积累群众的经
验,发扬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创造有利作物生长和天敌繁衍、不利病虫滋生的生态
条件,以达到农业防治的目的。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改进耕作制度,轮作换茬,调节
播种和播种方法,种植忌避植物等,以防避病虫害;运用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
中耕除草和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增强作物本身的自卫能力,控制病虫害。(二)科
学用药。建国初期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采用“土洋”结合方法进行。50~60年代逐步
推广化学农药,主要有DDT、666、3911(甲拌磷)、硫酸铜、波尔多液、石硫合剂、
1605、1059、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和代森锌、五氯硝基苯、西力生、赛力散等
近20种。7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淘汰了高残留有机氯农药和大幅度减少1605、
1059等广谱性剧毒品种农药,大力推广了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等。1980~1986年,
青岛市每年销售农药量约为4000吨,对解决一些难治的重大病害和小麦锈病、白粉病
以及多种果蔬病害,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从控制保益原则出发,全面考虑作物本身的
补偿能力与天敌作用等,讲究施药策略,采用选择性杀虫药剂,明确施药适期和有效
低剂量;改进施药方法,积极推行低容量喷雾,减少施药次数和用量,以提高防治效
果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三)保护、利用天敌。天敌是调节害虫种群密度、维
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1976~1978年,莱西县利用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玉米螟
等3.6万亩次,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70年代,胶县对害虫的天
敌进行了调查。据调查,青岛市的天敌资源非常丰富,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有中华步
行虫、 大草蛉、T纹狼蛛等78种,分属昆虫纲和蛛形纲等两纲,鞘翅目、蜘蛛目等7
个目,28个科。从1984~1986年全市累计综合防治面积达345.3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