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6&rec=1&run=13

青岛地理环境优越,气候适宜农业的全面发展,资源比较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
久。
青岛是近代工业城市,自建置初期至解放,仅辖有限郊区。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
后, 为维护其殖民统治, 设林务署查勘官荒、 收买民地, 至1907年编定官有林地
39904亩。1909年,又在李村设立德华高等学堂农科实习地。此后,德、日殖民政府、
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均设有农林机构,主要从事农、林、牧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
和指导,并从国外引进部分良种进行繁育推广。
青岛周围的农村,历史上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制度的压迫。农业生产的主要
形式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出租、典贷。地主、富农
占有大量土地,凭借其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以出租土地、雇工、高利贷等形式残酷剥
削贫苦农民。贫苦农民生产资料缺乏,长期处于饥寒交迫之中,遭到天灾人祸,为生
活所迫只得出卖土地维持生计。地主、富农向贫苦农民出租土地。贫苦农民佃种土地
必须交纳地租。三四十年代地租一般分为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等3种形式。
劳役地租是由地主、富农出地农民佃种,庄稼收获后按“四六”和“五五”分成;实
物地租是农民向地主、富农交纳一定的租谷;货币地租是佃农按亩产每年交纳租金,
每亩每年纳洋(银元) 6元,然年有交至8元、9元的。地主、富农还利用高利贷、“大
斗进、小斗出”等剥削形式剥削贫苦农民,致使贫苦农民离乡背井,家破人亡。广大
农民由于受封建制度长期统治,加之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及掠夺,农业生
产力低下,农民生活极为艰难,迫切要求翻新解放,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政府和解放初期的各县人民政府领导贫雇农开展减租减
息运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949年青岛市土改前共有耕地8738835.14亩, 其中:地主、富农31661户,占有
耕地266489.8亩,户均84.2亩;中农311900户,占有耕地3948438.2亩,户均12.7亩;
贫、雇农386220户,占有耕地206019.2亩,户均5.3亩。地主、富农户均占耕地是贫、
雇农户均占的15.9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农民积极参加
了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分得了土地、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彻底催垮了封建的土
地制度,经过全面土地改革,农民生产情绪极为高涨。但是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劳
力、农具、耕畜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土地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1951年
1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号召组织起来走互助
道路,广大农民纷纷响应,组织起临时性和常年性互助组。1952年,青岛市共组织互
助组125916个, 有57.3万农户参加,占总户数的74%。互助组实行“自愿、互利、民
主”的原则,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归农民个人所有。临时性互助组在耕种环节上,临
时组织起来,换工互助;常年性互助组则实行记工算帐,等价交换,找分找粮,互助
两利。两种互助组的规模一般二三户或十几户,所获产品归己。此间,农业生产由单
一的粮食作物拓展到经济作物;由生产环节上的临时劳动协作发展到常年合作;由种
植业拓展到畜牧业、渔业和农业技术的合作。广大农民积极投入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
动,积极参加治河筑堤,排洪防涝,深翻土地,积肥送肥,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
发展。195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6.76万吨,比1949年增长33.8%;棉花总产达到6025
吨,比1949年增长371%;花生总产达到11.56万吨,比1949年增长62.6%。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后,各县(区)在试
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引
导农民由互助组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 到1956年共办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8502个,参加农户占总农户数的60%。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生产资料个体所有,
土地作股入社,分等定级,平定产量,统一经营;耕畜、农具折价作股,统一使用;
集体劳动,评工记分,按比例分配。初级社的建立,改变了过去分散、落后的经营模
式, 日益显示出其促进生产、 发展经济的优越性。 1956年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
1031593吨,农业总产值53055万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42.65%、59%。
1955年10月中共中央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后,各县
(区)开始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7年初夏,共办起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296
个, 有792023农户参加,占总户数的95.6%。高级社实行:土地归集体所有,社员的
耕畜、农机具等大型生产资料折价入社归集体,社员参加集体劳动,生产费用统一筹
集,以社为单位进行核算;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分配,每年年初制订出农、林、
牧、副、渔各业生产计划,财务收支计划和分配计量,向社员公布。社委会对生产队
实行“三包一奖四固定”经营管理制度;各生产队根据农活的需要建立临时性、季节
性和常年性作业组,各作业组按农活劳动定额评工记分。高级社的规模有一村数社、
一村一社、 数村一社和一乡一社等4种,最小的50户左右,一般为100~300户,最大
的上千户。 高级社的成立,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7粮食亩产达到107公
斤,总产量92.2万吨,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8年,各县(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中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精神,
建立“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 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22个,划分为3779个生产大
队。建社初期,在“一大二公”口号的影响下,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无
偿调配, 搞“大兵团” 作战;生活上推行伙食供给制,大办集体食堂。一时刮起了
“共产风”、“平调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和“浮夸风”,破坏了生
产力,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加之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逐年下滑。到1960年,粮食总
产量下降到63.89万吨。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关于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草
案)和《关于改变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精神,各县(区)在1962年将122
个公社调整到133个, 生产大队由原来的3779个调整到6086个;纠正了“五风”等错
误;实行了“三级所有(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恢复了
自留地,允许农民发展副业,开放农贸市场;恢复了劳动定额和“四小管理”制度及
财务管理制度等。提高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以顺利发展。1965年,
粮食总产量达到91.76万吨。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市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但由于广大干部、农
民的共同抵制,坚持了社会主义立场,坚持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
整地改土、 精耕细作, 农业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 1976年, 粮食总产达到
185.53万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中央一系列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经济体制
改革的指示, 1984年青岛取消人民公社制度,进行农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开始实
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组、到劳,包产到户,大
包干等形式的责任制,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克服了“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弊端,有
效地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使
整个农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 生机勃勃的新气象。1982年全市28046个生产队中实
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27791个,占生产队总数的99.1%。1983年全市普遍实行了以家
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制, 粮食产量达到240.39万吨, 棉花3.02万吨,花生
24.72万吨, 分别比1978年增长26.46%、247.13%、116.08%,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随
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双层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劳动力向第
二、第三产业转移,专业户和新的经济联合体相继出现和发展。1985年,农村有各种
专业户34134户,其中,种植业5352户,林业997户,畜牧业3318户,渔业2297户,工
业4727户,建筑业2175户,运输业5583户,商业、饮食业、服务业6819户,其他行业
2866户,从事专业劳力56483人。新经济联合体发展到9152个,其中,种植业115个,
林业30个, 畜牧业110个,渔业5464个,工业1549个,运输业882个,建筑业355个,
商业、 饮食业、服务业404户,其他243个。从业人员53606人,固定资产原值9301万
元, 总收入18040万元,纯收入10457万元,国家税金583万元,分给个人9106万元。
1986年,经济联合体发展到9732个,比1985年增加580个;固定资产原值11941万元;
总收入20351万元、国家税金846万元、分给个人9487万元。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农村多种经营服务相继建立起来,以购销服务
为主的服务公司、 站、组达1533个;以技术服务为主的678个;以信息服务为主的71
个;以运输为主的543个;其他194个。各种生产协会349个。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根据青岛市农村的实际,确定了青岛
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即粮食生产、乡镇企业和创汇农业,并提出了城乡结
合、贸工农结合、种(养)销结合的发展方向,从而使青岛市的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
展阶段。截至1986年,青岛市的农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8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
达到24.18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6.24倍,平均每年递增5.5%。
其中, 种植业产值16.24亿元,增长4.84倍,林业产值0.43亿元,增长5.14倍;牧业
产值4.06亿元,增长15.92倍;副业产值2.22亿元,增长10.1倍;渔业产值1.23亿元,
增长23.61倍。 粮食总产达到255.56万吨,比1949年增长2.53倍,粮食亩产由1949年
的84公斤增长到532公斤,增长5.33倍。平均每人占有粮食由1949年的178公斤提高到
404公斤。 结束了过去“吃饭靠国家, 花钱靠救济” 的被动局面。棉花总产量达到
14383吨,比1949年增长10.24倍,单产由1949年的10公斤提高到61.3公斤。油料总产
量达到44.30万吨,比1949年增长5.22倍,花生单产由1949年的78公斤提高到288公斤,
提高1.92倍。年末实有林地面积达到179.26万亩,比1949年增长3.93倍。果品总产量
达到20.74万吨,比1949年增长19.83倍。牧业生产成倍增长。牛年末存栏数由1949年
的7.86万头增长到1986年的17.9万头, 比1949年增长1.28倍。 生猪年末存栏数达到
140.91万头, 比1949年增长13.05倍。 羊年末存栏数达到14.36万只,比1949年增长
4.44倍。猪、牛、羊肉1986年达到110805吨,比1949年增长9.41倍。乡镇企业发展到
76644个, 乡镇、村工业总产值达27.2亿元。水产品产量由1949年的1.35万吨增长到
1986年的14.4万吨, 比1949年增长9.67倍。其中水产品养殖面积27.91万亩,增加产
量1.44万吨。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建成了一批高产稳产农田和防洪、排涝、
灌溉及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等工程设施,到1986年共建水库449座,总库容14.39亿立
方米,兴利库容7.32亿立方米,其中:建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9座,小(一) 型水
库71座,小(二)型水库357座,塘坝3208个,机电井52182眼,固定机电排灌站1699个。
有效灌溉面积达453.78万亩, 其中推广软管灌溉面积100万亩,建设旱涝保收田面积
344.9万亩。 治理易涝地254.96万亩; 改良盐碱耕地25.2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373平方公里;植树造林179.3万亩、农田林网面积达到411.1万亩,涵养了水源,绿
化了环境。
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6年,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1.14万千瓦,
比1957年增长867.8倍。其中,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3811台/35.75万千瓦,农民小型拖
拉机26201台/21.57万千瓦, 柴油机50806台/48.20万千瓦,电动机61209台/43.35万
千瓦,汽油机2609台/0.72万千瓦,农用载重汽车3192辆。机耕作业面积717.13万亩,
机播面积239.66万亩,机收面积104.28万亩,机械植保面积130.64万亩。农用机动运
输船372艘,农用机动三轮车1186辆。
农业内部结构趋向合理。到1986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
的83.33%下降到67.16%,林牧副渔四业的比重上升到32.84%。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
整, 农业劳动力也向第二、 第三产业转移,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力由1980年的
7.5%增长到36%,增长了28.5%。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取得了可喜成果。已形成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农业科技队伍。
1987年,全市有农业科技人员2783人(农技663人,畜牧兽医361人,水利407人,农机
216人,水产370人,农业经济管理176人,林业288人,桑果237人,其他65人)。其中,
高级职称96人, 中级职称821人, 初级职称1764人, 分别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5%、
29.5%和3.4%。 另外,通过考核晋升为农民技术员的还有4969人。全市办起了农业技
术学校7所,市和各县(区) 还开办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和中央农业会计函授分校,采
取多种形式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水平。市、县、乡、村
四级农业科技网络也有了较大发展, 先后建立起市级农业科研所3个,各类专业技术
推广站1105个,农村实验(良种) 场34个,科技协会509个,各种类型的技术服务公司
44个,技术咨询组织222个,科技示范户64713户。全市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农作
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作物复种指数达152.7%,旱薄地小麦开发面积105万亩,
推广高产模式化栽培面积50万亩,地膜覆盖面积80.7万亩,配方施肥面积135.7万亩,
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279万亩。 林业育苗走上了工程设计、定向育苗,逐步实现良种
壮苗的轨道, 1986年定向育苗面积和良种程度分别达到60%和80%,林木覆盖率达15%
以上。 引进果树新品种10个,发展面积33万亩,占果园总面积的37.2%。日本红富士
和美国新红星苹果面积达27万亩,占全市苹果园面积的48%。生猪良种覆盖率达70%,
胶县里岔黑猪的瘦肉率达53%, 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品种资源,省内外20多个地区
纷纷引进这一猪种。为18个省、市(区)和山东省各地提供了崂山奶山羊良种母羊和种
公羊。1981~1987年获得农业科技成果奖160项,其中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28项,
市(厅)级奖129项。
农村集市贸易市场得到了很大发展。到1986年,农村综合集贸市场发展到409处,
比1978年增加125处, 成交额49220万元,比1978年增长2.5倍。在发展农村农贸市场
的同时,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加快了城市农贸市场和
批发市场的建设,农贸市场发展到42处,年成交额22646万元,比1979年增长近25倍;
集市规模不断扩大; 上市品种增多,农副产品上市品种由50年代的50余种扩大到600
余种。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耕地生产率提高,费用比重下降,纯收入增加。1986年平均
每一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农业总产值达到1042元,比1978年的796元增长30.9%;平均每
年增长3.42%, 超过了前29年平均每年增长3.3%的速度。平均每亩耕地的农作物种植
收入达到215元,比1978年的117元增长82.2%。1986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67.58亿元
(现价) ,比1978年增长2.2倍。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2.53亿元,比1978年增长2.5
倍。 主要农产品收购量大幅度增加,粮食57.26万吨,增长92.34%;棉花1.17万吨,
增长56.35%;油料(花生仁) 15.29万吨,增长5.05倍;鲜蛋1.23万吨,增长3.07倍。
农业商品率(现价)由1978年不足50%,提高到1986年的59.45%。
农民收入成倍增加, 生活显著改善。1986年农民年人均收入647元,比1952年增
长7.89倍, 比1979年增长3.43倍。 农民储蓄9.62亿元,人均199.93元,全市农村有
5453个村庄通上了照明电,占全市行政村的89.7%。382个自然村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
占缺水村数的69%。 全市建沼气池21719个, 推广省柴节煤灶50.1万户、省柴节煤炕
52.7万铺。农民居住条件大有改善,人均占有住房面积15.7平方米。近郊一些富裕农
民还建起了一幢幢小楼,设计新颖,造型美观,不少乡镇、村庄、街道进行了统一规
划改造,环境卫生面貌为之一新。抚今忆昔,广大农民深感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