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销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5&rec=46&run=13

建国前,青岛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商品从属于西药房和外商洋行经营
范围,销售无固定地域,自由选择,自由销售。
建国后,青岛成立了国营医药商业。通过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
青岛市西药业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国营医药商业统一了青岛医疗器械市场,建立了
二、三级批发和零售店三种形式的经营体制。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
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商品销售大幅度增长。1953~
1987年,山东省青岛医药公司系统商业的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三大类商品
累计销售情况是:总值为57891万元。其中国内销售为25690万元,占44.38%;调往
省内为20508万元,占35.43%;调往省外为11693万元,占20.19%。医疗器械类销
售总额为37795万元。其中国内销售7082万元,占35.74%;调往省内为19494万元,
占40.79%;调往省外为11219万元,占23.47%。化学试剂类销售总值为7839万元。
其中国内销售为6694万元,占85.39%;调往省内为671万元,占8.56%;调往省外
为474万元,占6.05%。玻璃仪器类销售总值为2257万元。其中国内销售为1914万元,
占84.80%;调往省内为343万元,占15.2%。
二级批发国家规定二级批发的职责是:负责当地产品收购、省内调人、省外调人、
接受进口、当地产品调出以及对三级批发的调拨。
对三级批发调拨1956~1984年,青岛供应区划几经变动,但原则上仍要求按经济
区组织商品流通。 青岛医疗机械未独立经营以前, 其供应区划与西药相同。1980~
1984年,青岛供应区划为:青岛市区及崂山、即墨、胶县、胶南、莱西、平度、莱阳、
海阳、高密、诸城、五莲、日照12个县。1985年,诸城县、五莲县划归潍坊市,日照
县划归临沂地区供应。其他无变动。山东省医药(药材)公司规定,县公司不准出省
采购,在省内其他二级站进货,也必须取得供应区二级站的同意,此规定自1979年底
后自动取消。对三级调拨作价:1971年底以前,一律按二级站当日批发牌价倒扣5%,
以后改为倒扣6%。商品运杂费,1966年底以前由调人方负担,以后改由调出方负担。
1956~1979年,二类商品实行计划管理,由行政区给县公司下达二类商品流转计划,
按经济区组织供应。1980年。取消计划管理。1953~1987年,青岛医药二级站累计调
往省内三级批发金额总值为6843万元。其中,医疗器械为6251万元,占91.35%;化
学试剂为274万元,占4%;玻璃仪器为318万元,占4.65%。
对省内二级批发调拨1980年以前,山东省各医药二级站收购的地产品,由省公司
进行省内综合平衡,统一签订调人调出合同。紧缺商品由省医药公司统一掌握,按分
货比例进行全省分配。1980年,山东省医疗器械公司对省内产、供、销实行统一领导。
同时为支持山东省地产医疗器械工业,规定凡山东省生产的医疗器械,只要质量没问
题,价格合理,各医药二级站一律不准向省外采购。进入80年代后,医药市场出现了
多渠道经营,医药商业打破了固定的调拨层次,实行择优选购。商品调拨作价:1952
年,以进价加平均费用作为调拨价。1953年上半年,按调出方当地批发牌价倒扣8%。
1954年改为倒扣10%。 1957年又改为倒扣8%。1966年复改为倒扣10%。1981年出现
过浮动价,随即停止。1982年以来,仍以倒扣10%为基础。有的品种双方协商作价。
商品运杂费:1966年底以来实行取货制,以后改为送货制。
1953~1987年, 青岛医药二级站累计调往省内二级批发金额总值为13562万元。
其中,医疗器械为13167万元,占97.09%;化学试剂为395万元,占2.91%。
对省外调拨青岛地区产的医疗器械产品的调出,覆盖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
调出去的医疗器械主要品种为输血乳胶管、避孕套、医用手套、听诊器胶管、冰袋、
橡皮气垫、 氧气袋、小型X线机、肠胃减压器、脚踏吸引器等。化学试剂主要有变色
硅胶、薄层层析硅胶以及海燕牌琼脂和硫酸镁、丙酮、重铬酸钾、明胶等。
1980年,为使青岛医用乳胶制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工业将输血管按出厂价
九折让利于商业,商业为调人单位让利,实行优惠定点供应,薄利多销。定点单位有
哈尔滨、佳木斯、西安、兰州、青海、合肥、杭州等医药站、司。商业乳胶制品收购
值1980年为214万元, 1981年达到340万元,1982年增到466万元,1983~1987年,平
均为498万元。
1971~1987年,调出省外地产品种有:输血胶管3511万米、听诊器胶管308万米、
医用手套1703万副、避孕套13.78亿只、医用胶布50.3万筒、冰袋20.4万个、橡皮
气垫9.5万个、 氧气袋7.3万个、医用纱布8米装90.7万包、药棉26.3万公斤、心
电图机771台、 小型X线机1265台、水银柱血压计31661台、脚踏吸引器9710台、胃肠
减压器12132台、 各种消毒器(柜)714台、鼻镜32500只,还有乳胶管、卫生手套、
手指套、优级胶管、吸引胶管、伤湿祛痛膏、热水袋、导尿管、盐水瓶塞、肛门圈、
橡皮碗、绷带、血压计气阀、盐水瓶架、污物桶、节育环、针炙针、电兴奋治疗机、
铝盖、药用石膏、手指刷、血压计带、出诊箱、听力计、电子体温计、电子血压计等。
三级批发是建国后医药行业设立的一种专门供应社会集团购买的批发机构。凡经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医院、疗养院、诊所、卫生院、保健站、防疫站、兽医站等
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医药零售店,不论购买商品多少,均按批发价供给。对工农业生
产、科学研究,教学实验、医疗卫生所需的化学试剂、玻璃仪器、亦按批发价供给。
医疗器械供应由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医疗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为适应各地
医疗器械经营,中国医药公司于1962年下发了《医疗器械试行三级经营方法》,其中
规定:省辖市、具备条件的专区所在地、中等城市设二级经营点,经营常用的外科手
术器械和一般理疗设备性器械, 经营品种一般保持在500~1000种之间;县级及重点
集镇设三级经营点,主要经营县医院、公社卫生院等医疗单位常用的一般性医疗器械,
经营品种在200种左右。 医疗器械实行三级经营后,要求做到用户购置常用品种不出
县,一般品种不出区,大型器械不出省。山东省医药公司要求济南、青岛医药商业按
高标准经营,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规定凡县公司不能供应的品种,山东省西半部由济
南负责供应;东半部(含潍坊以东)由青岛负责供应。1979年以后,实行开放搞活,
但青岛医药商业由于经营品种较多以及占据地理位置的优势,外地来青岛购买者仍然
较多。 1977~1987年,外地来青岛购买医疗器械,年平均占纯销售的28.6%。1985
~1987年, 青岛地区各县(市)区医疗单位来青岛市区购买医疗器械累计总值为225
.6万元。其中,即墨县36.5万元、崂山县58.3万元、胶州市26.4万元、胶南县31
万元、 平度县39.5万元、莱西县21.4万元、黄岛区12.5万元。1985~1987年,山
东省其他地(市)医疗单位来青岛购买医疗器械累计总值为472.2万元。其中,济南
103.8万元,济宁2.1万元,烟台185.2万元,潍坊74.7万元,淄博29.8万元,临
沂45.7万元,泰安4.3万元,菏泽0.8万元,聊城2.1万元,滨州18.7万元,德州
1.4万元,枣庄3.6万元。
计划生育用品供应计划生育用品供应,是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逐步发展起来
的, 青岛医药商业承担了这一专项任务。50年代初,西药房只经营避孕套1个品种。
1954年末,中国医药公司青岛支公司开始经营避孕用品,经营品种有避孕套、子宫帽、
避孕膏、避孕栓等。开始,经营缺乏资料和经验,出现时有时无的现象。
1957年3月23日, 商业部、卫生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达《关于加强避孕
用品供应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国医药公司系统各级经营单位,积极做好避孕用品的
货源组织供应工作,解决医药商业网点不足问题。为便于开展避孕工作,中国医药公
司编印了避孕药具供应手册。是年, 青岛市商业局、卫生局、供销合作社联合贯
彻“二部一社”通知,由青岛医药公司具体负责,于当年组成了遍布青岛市城乡的避
孕用品供应网络。各地医药(药材)公司对经营点的营业员进行避孕用品经营管理知
识的短期训练,帮助其设立避孕用品供应专柜。有条件的店配备了男女营业员,有的
店设立无人售货专柜,顾客可按商品标价自己投款取货。1962年12月,中共中央、国
务院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节育器具的研制、生产、供应受到了
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1967年,口服避孕药开始在青岛投放市场。1970年,国家决定
对几种常用的避孕药具实行免费供应,1974年又决定所有避孕药具对个人全部实行免
费。
80年代,避孕药具的生产供应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青岛是山东省避孕器械生产
供应基地, 避孕套系国内定点生产单位,产品调拨国内各地。小型X线机是国内主要
产地,产品覆盖国内各地。其他品种多数由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购进,发放给
各地计划生育部门。1971~1986年,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向青岛医药商业购进各种
节育器械金额为320.7万元。其中,节育环2372万只、子宫刮匙4780把、子宫扩张器
1200只、流产吸引管200只、海绵钳3600把、毛巾钳55000把、脚踏流产吸引器850台、
小型X线机22台。1987年,避孕用品由医药商业移交计划生育部门经营。
急救医疗器械供应1970年,山东省药材公司委托青岛医药站在青岛棉织厂为省内
生产了一批压缩三角巾,其中分配给青岛医药商业23万个,价值18.63万元。1976年,
青岛医药站为抢救唐山地震伤病员,在青岛市革命委员会领导下,紧急组织生产了一
批医疗器械。 其中有青岛医疗器械厂生产的骨牵引针1000支、骨牵引弓700只、勃浪
氏架400只; 青岛台东钢管厂生产的骨牵引床405张、担架150具;青岛塑料五厂生产
的塑料大便盆1200个;青岛木器二厂生产的拐杖2639根;青岛同泰橡胶厂生产的橡皮
气垫890个; 青岛橡胶制品厂生产的部分导尿管。同时,青岛医药商业向上海等地组
织了石膏纱布、石膏绷带、骨科器械、导尿管、担架等急救用器械,为抢救伤病员做
出了贡献。
装备人民公社卫生院医疗器械供应为提高农村人民公社卫生院医疗条件,1972~
1980年, 青岛医药商业为山东省卫生厅提供装备人民公社卫生院医疗器械27894台,
总值为497.9万元。 其中有:中型消毒柜20台、卧式高压消毒器330台、小卧式高压
消毒器40台、小方柜式高压消毒器139台、医用锅炉消毒器50台、立式高压消毒器487
台、立式燃煤高压消毒器663台、氧气麻醉机61台、空气麻醉机375台、高倍显微镜70
台、XD—2型单导心电图机299台、XD—3型单导心电图机50台、血压计21420台、脚踏
吸引器2072台、胃肠减压器1818台。
兽用器械供应建国初期,医药商业基本不经营兽用机械。1955年,各地相继建立
了兽医站,对兽用机械开始有了新的需求。1956年,中国医药公司指定上海医药采购
供应站为国内兽用药械货源组织和调拨单位,同时青岛医药商业也开始经营兽用器械。
1958年,商业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医药跃进会议。各级医药商业贯彻会议精神,
把发展农村家畜家禽生产所需的药械供应列入了议事日程。1959年,青岛医药商业因
盲目经营, 造成了大量兽用器械积压。1965年4月14日,中国医药公司山东省青岛采
购供应站在北京路1号设兽药商店。1966年,兽药商店撤销,并入药品批发部。是年,
沧口医药批发部设兽用药械供应专柜。 1978年5月2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决定,兽用
药械生产管理划归农林部负责。嗣后,医药商业兽用药械经营逐渐减少。1987年,青
岛医药商业仅经营兽用器械73个品种138个规格。
化学试剂玻璃仪器供应建国前,20年代,德商礼和洋行青岛支行、民族资本汉成
药房代理德国伊默克化学试剂,其他资本较大的西药房均不同程度经营少量化学试剂
及玻璃仪器。
1949~1952年,国营山东新华制药厂青岛营业部以经营该厂产的玻璃仪器为主,
还经营少量外埠产品, 经营品种50余种。地方国营青岛人民药房经营化学试剂100余
种、玻璃仪器60余种。1952~1955年,中国医药公司青岛支公司对化学试剂、玻璃仪
器实行综合经营,设专人管理。1956年,中国医药公司山东省青岛分公司化学试剂批
发部在北京路41号建立, 经营化学试剂品种近1000种,销售额26万元。1957年4月,
中国医药公司提出实行专业经营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分级经营原则,医药商业实行
三级经营网点。青岛医药商业在经营中做到既满足用户需要,又讲求企业经济效益,
对重点用户实行计划供应。凡属一次性需要的品种和用量较大的品种,列为专项供应,
签订供需合同或收取部分定金,保证按时供应。1960年,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学技
术委员会和商业部报告关于在商业部系统成立科学用品服务机构的通知精神,青岛市
成立了青岛科学用品服务处,隶属青岛市商业局领导。同时,将青岛医药商业经营的
化学试剂、玻璃仪器移交青岛科学用品服务处经营。1964年,根据商业部下达的《关
于撤销商业部系统科学用品供应服务机构和调整化学试剂经营管理的通知》,撤销了
青岛科学用品服务处,将化学试剂、玻璃仪器业务又重划归青岛医药商业经营,并成
立了中国医药公司山东省青岛批发站化学试剂玻璃仪器批发部。1966~1976年“文化
大革命”时期,化学试剂、玻璃仪器商品销售徘徊不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
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8~1987年,青岛医药商业化学试剂纯销售额为
4142万元,比前10年增长了1.5倍;玻璃仪器纯销售额为1165万元。1987年与1953年
相比,化学试剂增长了75.3倍,玻璃仪器增长了10.4倍。
青岛地区6县为三级经营点。 除平度县药材公司自1977年开始经营外,其他各县
基本不经营化学试剂(胶县1977~1982年部分经营,因危险品仓库未获解决,停止了
经营)。玻璃仪器类商品,除崂山县外,其他各县(区)均有经营,1981~1987年销
售额为: 即墨县2.8万元、胶南县4.7万元、胶州市11.7万元、莱西县9.8万元、
平度县18.8万元。
零售建国前,青岛的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三大类商品均从属于西药房
综合批零经营。
建国后, 1956年1月国家规定医药零售店只准按国家制定的零售牌价销售,不准
兼营批发业务。供应对象主要是居民消费和不享受批发的企业单位。是年,商品分类
经营情况是:医疗器械类,青岛城乡医药零售店均兼营,经营品种多者二三百种,一
般四五十种。化学试剂类,各零售店均不经营,由三级批发统一供应市场。玻璃仪器
类,市南、台东、沧口区各安排一所零售店重点经营,县公司所在地零售店部分经营,
其余零售店基本不经营。
1979年, 山东省青岛医药采购供应站在北京路1号设医疗器械商店,是青岛市唯
一的医疗器械专业零售店,兼营玻璃仪器。1980~1987年,累计纯销售总值为527.6
万元,年平均为65.95万元。其中,医疗器械类为419.8万元,年平均为52.48万元;
玻璃仪器类为107.8万元,年平均为1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