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成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5&rec=36&run=13

建国后,青岛医药科研工作虽然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在1957~1987年期间,
仍完成了107项科学研究项目。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青岛的化学制药厂
普遍重视加强科学研究,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出现,取得许多重大科技成果。其中,研
制并投产的42项,形成生产规模的17项,获国优、省优、市优产品12项,获国际博览
会金奖1项, 工艺改革7项,代外地、外单位科研8项(其中烟台市3项、宁夏2项、青
岛轻工2项,为上海合成麝香香酮药理测定1项),改进操作提高产品质量的5项。
1954年,青岛海洋渔业公司水产品加工厂生产的乳白鱼肝油,质量一直上乘,供
应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武汉、西安、南京、合肥、长沙、沈阳、长春、哈尔滨
等全国主要大中城市。1982年,实行全封闭防污染和灭菌新工艺,合格率达到100%,
成为国内唯一全合格的鱼肝油产品。是年,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1983年,该产品
被评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1984年,荣获国家银质奖。青岛海洋渔业公司水产品加
工厂所生产的浓、淡鱼肝油滴剂和维生素戊丸。1985年均被农牧渔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70年代初期,青岛肉类加工厂生物化学制药厂学习天津萃取工艺生产细胞色素丙。
后几经探索,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的透明度居国内之首,深受各地医药卫生界推
崇,曾数次派人来青岛学习。1987年,该产品获山东省优质产品奖、商业部优质产品
奖。1984年,青岛肉类加工厂生物化学制药厂研制的生活要素,获商业部科研成果二
等奖。
1978年, 青岛第三制药厂学习上海生产工艺生产辅酶A冻干粉针,但产品质量一
直不稳定。1981年,该厂三结合试验室攻关小组历时一年多,44次试验,终于筛选出
最佳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1983年,该产品获山东省医药公司系统科技成果二
等奖,1984年被评为山东省“双革”成果二等奖。
1979年,青岛第二制药厂将旧发酵设备改造后生产庆大霉素。产品收得率低、染
菌率高,年产量停留在1~2吨之间,经济效益低下。1983年,通过集体“会诊”,对
菌种选育、发酵配方进行改进,总收得率由72%提高到83%,优级品率达到97%。是
年12月,获山东省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等奖。
1981年, 青岛制药厂生产的新诺明年产量为1吨,翌年达到10吨,1983年达到31
吨。 由于新诺明高效低毒,产品供不应求。1984年,扩建为年生产能力100吨。1985
年, 产量达到112吨。是年,改为常压脱羰。1986年完成152吨,优级品率达到99.8
%, 符合英国药典(1980年)标准。是年再经扩产改造,设计能力达到300吨/年。
1987年完成222吨,占国内总产量的9.6%。1985~1987年,出口量达到128吨,提高
了在国外的知名度。1987年获省优质产品奖。1986年获山东省医药管理局收率工艺科
技进步二等奖。
1982年, 青岛第三制药厂与青岛海洋大学、 青岛医学院联合研制藻酸双酯钠
(PSS),历时3年研制成功。这是中国首创开发的海藻药物。1985年经山东省卫生厅、
山东省医药管理局鉴定,1986年投产,并获山东省科学进步一等奖,山东省优秀新产
品一等奖。1987年荣获第十五届国际博览会发明金奖。
1986年,青岛黄海制药厂根据国际70年代发展起来的药物动力学理论,以药用高
分子材料为缓释基质研制成功长效消心痛片。口服后,药物在胃肠形成控释胶团,定
时定量释放药物,从而治疗和预防心绞痛。1987年,该产品获青岛市优质产品奖,同
年获山东省经济委员会优秀新产品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