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采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5&rec=31&run=13

20世纪初期,青岛的化学药品货源主要为舶来品,多从外商洋行进货,或从上海、
天津等地采购。20年代末,上海有了华人开办的制药厂,因而国产药品在青岛逐渐增
多。进口药品以德国药品占首位。1938年后,化学药品货源主要来自日本设于青岛的
药房、药厂(办事处)。1945~1949年,化学药品货源一半靠中、外进出口商,一半
靠上海、天津、广州等地采购。
1952年,根据集中经营分级管理的原则,二类药品收购、调人、进口由中国医药
公司统筹安排,指令收购与调拨。三类药品又分为专业平衡商品和一般三类商品。专
业平衡商品在全国医药计划会议期间由中国医药公司统一平衡。会议之后,如需增减
收购、调人计划,需报山东省医药公司审批,同意后可修改计划;一般三类商品中的
地产商品,其收购计划由山东省医药公司作最后决定,执行中工商双方可研究增减数
量。调人部分,青岛医药支公司自行处理。进口,主要为地方外汇进口,由山东省医
药公司向山东省计划委员会申请外汇。外汇下达时附有进口药品明细表,委托青岛医
药支公司全权负责。此外,尚有青岛市地方外汇进口,青岛医药支公司依据青岛市计
划委员会批准的外汇和品种,自行处理。
青岛医药支公司自1952年起,即设有常年驻上海医药采购供应站的采购代表,负
责上海地区的采购和催发与上海医药采购供应站已签订的合同商品。1956年,山东省
医药公司在上海、天津先后成立山东省医药采购组。中国医药公司山东省青岛分公司
(以下简称青岛医药分公司)驻上海采购员,归属山东省医药采购组领导。同时,青
岛医药分公司派出驻天津医药采购组1人, 负责天津地区山东省医药公司所属各二级
站的采购和催发与天津医药采购供应站已签订的合同商品。另外,青岛医药公司还设
有专职采购员2~3人,负责全国各地采购催发任务。“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驻
上海、天津的山东省医药采购组相继撤销,采购任务主要由中国医药公司山东省青岛
市公司自行处理。1982年以后,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调人采购渠道由过去的
定点向变为多渠道、多层次,收购调入、进口指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到1987年,青
岛医药公司系统二级站总收购值达7781万元。
收购1952年,中国医药公司第一届大行政区医药公司经理会议决定,医药要集中
经营管理。根据“统一计划、统一管理、促进生产、打击投机、稳定物价、安排市场,
满足广大人民用药需要”的精神,药厂生产的全部药品均由所在地的医药公司(二级
站)包销。青岛医药二级站贯彻会议决定精神,对青岛地区制药单位的化学药品实行
全部包销。1979年,国家医药管理局决定,化学药品生产收购应“以需定产、截长补
短、以长创新,做到商品适销对路”。自此,改变了地产化学药品必须由所在地医药
公司收购包销的格局。是年,青岛医药站当地化学药品收购值比1978年下降了34%。
1983年,医药系统实行跨区收购。到1987年,当地产品收购值由1982年所占96.3%、
省内收购0.9%、省外收购2.8%,分别变为41.3%、37.8%和20.9%。
地产品收购自1952年青岛医药支公司成立起,即对青岛私营药房、药厂所生产的
化学药品实行收购。 其时, 产品不足20种, 收购值在150亿元(旧人民币)左右。
1955年,对3家制药单位采用加工订货方式收购,收购值为280万元。1958年,生产化
学药品单位为7家, 品种82种,收购值达到530万元。1959年,收购品种为144种,收
购值为1365万元。 1960年,收购值又比1959年增长1.05倍,达到2811万元。1963~
1965年,收购的产品质量和数量稳中提高,平均年增长率为6.8%。1966年后,由于
“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工商计划管理遭到破坏,产品产量和收购值虽然持续增长,
但因产品质量不佳, 损失142.40万元。1982年,医药市场出现多渠道、工业让利和
价格浮动的形势,严重冲击了原有的固定收购关系,地产品收购发生急剧变化。1984
年比1983年收购值降低30%;1985年又比1984年降低30%;1986年和1987年,比1985
年分别增长了18%和27%,但包含浮动价格的回升值。
省内跨区收购建国后,对行政区划外产品的收购严格控制。收购行政区外的产品,
只限于非医药专业生产单位所生产的医药公司必须兼营的产品。其品种不多,如磷化
锌、酒精、甘油、六六六、敌敌畏等。收购值每年约20~50万元。青岛医药公司省内
跨区收购始于1983年。即行政区划以外的专业制药厂的产品,可以不通过所在地的医
药二级站即可向其收购。 青岛医药站跨区收购1987年达到65家,收购品种达200种,
收购值达2314万元,成了药源主渠道之一。
省外收购1953~1982年,青岛医药二级站省外收购,主要是土产系统的薄荷冰、
樟脑粉和卫生部所辖的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抗毒素、血清等。土产系统的薄荷冰(油)、
樟脑粉(块)等,由山东省医药公司根据全省各二级站供应和生产需要量,统一与省
外土产公司系统签订供需合同,下达二级站按时收购。卫生部所属生物制品研究所供
应的抗毒素、血清、血浆、γ-球蛋白、胎盘组织液等,划区定点供给。
1957年以前,青岛的抗毒素、血清类药物供应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供给。之后,
划归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供给。1960年又划归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供给。由于兰州至
青岛途中的运输困难,商品运输期长,影响及时投放,有效期缩短,1964年复改由长
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供应。
1983年,划区定点供应被打破,相应地取消了前一年度提报年度要货计划规定。
此类生物制品可以遴选收购。与此同时,对省外制药厂的产品,也放开了必须通过所
在地二级站(司)调拨的规定,可以与制药厂直接挂钩。到1987年,青岛医药公司省
外收购值由1982年占收购总值的2.8%,上升到21%。
调入建国初期,山东省的制药工业比较薄弱,产品的品种较少,主要依靠省外调
人,尤以上海产品居多。青岛医药支公司系统商业调人,系根据1953年中国医药公司
内部调拨规定执行的。1958年,山东制药工业有了发展。青岛医药站省内调人由1957
年的136万元猛增至742万元。以后,青岛的制药工业逐步发展壮大。1966年,已有原
料药、注射剂、片丸剂、酊水糖浆等多种剂型产品。1967年,省内调人与省外调人已
各占一半。1976年,省内调人达到1338万元,比省外调人1064万元高出25%。1983年,
由于实施跨区收购,省内调入大幅度下降。1984年,只有87万元。1987年,省外调人
1262万元,而省内调人仅为95万元。
省内调入1949~1957年,山东省内的化学制药工业,除淄博市的山东新华制药厂
和青岛市的山东省水产公司青岛鱼肝油厂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外,其他制药厂基本上为
制剂加工型的小厂。产品单调,规格不全。因而,青岛医药公司省内调入值仅占调人
总值的8%~20%。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山东省的制药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青岛、
济南相继有4~5年家药厂开业,品种、数量有了增加。但限于设备和技术力量,其产
品仍以片剂、酊水糖浆剂为主,省内调入值占调人总值的1/3。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
山东省制药工业蓬勃发展,烟台、临沂、济宁、潍坊、德州等地相继成立制药厂,逐
步形成原料和各种剂型的山东省化学制药体系。省内调人值与省外调人值持平,或高
于省外调人值。省内调人成为进货的主要渠道之一。
1982年以前的山东省各地市制药工业的产品,由所在地二级医药公司(站)包销。
各二级站(司)参加山东省医药公司排产平衡会议期间,同时确定调出调人品种、数
量计划、并签订购销合同。因此,省内调人量取决于省内制药工业产品的多寡。1983
年,实行以销定购、遴选收购之后,省内调入成为跨区收购,调入值大幅度下降,由
货源的主渠道退为辅助渠道。至1987年,青岛医药系统二级站省内调人值为95万元。
省外调入50年代初期,省外调人商品约80%来自上海医药采购供应站。1958年以
后,天津、北京、沈阳、广州医药采购供应站(一级站)产品的花色品种逐渐增多,
质量有所提高,而且包装也具特色,省外调入产品的对象发生变化。青岛医药站省外
调人,由开始依靠上海,逐步发展为全方位的省外调人,调人单位超过40家。1983年
以后,由于制药工业转轨变型,可直接向药厂购进,省外调入值呈下降趋势。1982年,
省外收购127万元, 省外调入1475万元, 收购与调人比为1:12。到1987年省外收购
1282万元,省外调人1262万元,收购与调人比为1:1。
进口1891年,青岛西药进口量很少。主要由外国传教士携带小量的西药,只供其
传教施舍,很少流入市场。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西药进口逐渐增多。1909年增至
95605海关两。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初,西药进口陡降。日本人为迅速占领青岛医药市场,先后
有日本财团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以及中小企业井上诚昌堂、山东
大药房等在青岛设点开业, 西药进口额迅速回升,1916年达到77894海关两,比1915
年增长3倍。 1917年,西药进口值突破10万海关两。日本药品大肆进口的同时,夹带
了大量毒品——海洛因、吗啡等,使青岛毒品泛滥。山东大药房就是以经营吗啡针为
主的日商之一。1921年,西药进口值超过16万海关两。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
德、日两国霸占西药市场的局面改变。美国的派德、孟山都、普强、礼来,英国的宝
威、罗宾逊、伊文斯,法国的永兴、威罗,意大利的利比德,瑞士的汽巴等制药厂竞
相争夺市场。 是年, 西药进口只有31779海关两。 1925年,猛增至105675海关两。
1929年, 达到218267海关两。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后,更名为青
岛特别市。进口贸易的实权仍被外国洋行操纵。1932年之后,由于军阀混战,黄河连
年泛滥决口, 农业歉收, 物价上涨,青岛西药进口锐减。1932年比1931减少51%,
1935年又比1932年下降34%。 1937年,进口值仅为15571海关两。1938年日本第二次
侵占青岛后,西药进口几乎全为日本人控制。其时尚有部分是欧美药品。是年,西药
进口160220海关两。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欧美与中国的贸易中断,即使德国
药品也必须由日本转口,加贴日文标签始能进入青岛。由于日本药品大量输入,青岛
成了华北最大的日本药品集散地。1944年,日本国内财政枯竭,西药生产、进出口贸
易艰难。 到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青岛的西药几无进口。1945年9月,美国军队在青
岛登陆,美国药品随之涌入设于堂邑路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除了发放救济物资(包
括药品)外,还以“生产型”倾销美国战争剩余药品。美国药品短期内即完全取代日
本药品。这一时期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民不聊生,通货膨胀,物价暴涨,使本已无
法控制的西药进口,更呈现混乱的局面。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青岛解放前夕。
建国初,青岛西药进口仍然依靠私营进出口商。其进口值约占西药购进总值的45
%~60%。由于欧美各国对新中国贸易进行限制,香港成了青岛西药进口主要渠道之
一。 1952年中国医药公司青岛支公司成立后, 派专人到深圳接受香港发运的货物。
1954年1月,外贸部、海关总署颁布了《关于管理制剂类药品及成药进口几项规定》,
对青岛口岸私营进出口商已进口的西药,指令青岛医药支公司统一收购,青岛医药支
公司的西药进口和收购计划必须经卫生部审查批准。1955年,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山
东分公司成立,负责青岛地区的西药统一进口,并争取了远洋贸易,摆脱了由香港转
口的中间盘剥,西药进口成本大幅下降。随着全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国产药自给能力
增强,青岛西药进口值逐步减少。1959年西药进口值仅占当年西药总购进的1.2%;
1969年占1.1%;1979年占2%;1987年占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