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化学药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5&rec=21&run=13

19世纪60年代末,青岛已有外国传教士携带的小量化学药品(通常称西药),为
传教施舍之用。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开医院办药房,市售西药逐渐增多。1914
年,日本侵占青岛后,西药市场逐步形成以德国、日本为主,兼有英、法、意、瑞士
等多国产品的格局。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德、日药品仍占垄断地位。1938
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 加强了西药市场的垄断。1940年,日本人在青岛开办
的药厂、药房达27家。青岛成了日本药品在华北最大的集散地。抗日战争胜利后,美
国药品随美军在青岛登陆、迅速充斥市场。日本药品被排斥殆尽。其时,由于国民党
发动内战,化学药品购求量剧增,西药批发商和掮客应运而生。西药房由抗日战争期
间的70家发展为108家,掮客达40余人。专门生产西药的厂则无一家。直至1949年6月
青岛解放前夕,青岛西药行业无什么发展。
建国后,国营医药商业逐步完善了经营机构,加强了市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
引导私营批发商转向制药工业。同时,疏通流通渠道,开展成药下乡,以改善农村缺
医少药的状况。1956年,青岛地区医药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各县先后成立了中
西药兼营的县药材公司,理顺了经营网点和渠道。1958年大跃进期间,青岛西药工商
业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青岛地区医药工商业逐步扭亏转盈。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
打乱了西药行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秩序,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被削弱,经济效益下降。
1978年,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对医药产供销实行统一管理。翌年,确定“以需定产,截
长补短,以长创新,做到商品适销对路”的原则,改变了工业生产、商业包销的老办
法,青岛地区西药工商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4年,山东省青岛医药公司成立,统
一管理医药行业,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使青岛西药工商业迈上新台阶。新产品、
新工艺不断涌现。有些产品不仅行销全国,而且进人国际市场,提高了青岛医药业的
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