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东风盐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4&rec=98&run=13

青岛东风盐场,位于胶州湾北岸,东隔羊毛沟与南万盐场为邻,西至大沽河,与
东营盐场隔河相望, 南依红岛乡,北靠上马镇。场部设于上马镇南1公里处,与建新
盐化厂对门而居。东风盐场隶属于青岛市盐务局,是全民所有制的中型企业,也是国
内闻名的实现海盐生产机械化的样板盐场。
1989年末,该场占地面积364 318公亩,其中,盐田面积346 408公亩 (含养虾池
21 010公亩) ,房屋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场部设17个职能科室,下设原盐生产工区3
个, 养虾场2个,机修车间、冷库、育苗场、服务公司各1个,职工1 045人。固定资
产原值1 919万元,净值1 259万元;定额流动资金528万元;工业总产值2 138万元,
利润29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8 399元/人,盐工实物劳动生产率581吨/人,居国内
海盐行业领先地位。 同年,原盐生产能力为20万吨,实产原盐21.21万吨,优一级品
率100%, 平均含纯96.07%;实产对虾206.58吨,增加企业收入146万元。东风滩田结
构合理, 生产工艺先进,机械化水平较高,动力设备齐全,共有通用设备363台,海
盐专用设备105台, 挖泥船1艘, 配套拖轮1艘,低压线路30.23公里,广播通讯线路
56.9公里。
东风盐场的前身是分散的民营滩,旧隶石河场。1897年被德国侵占,1914年11月,
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盐田,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归胶澳商埠管辖,1938年被
日本第二次侵占。 1945年被南京国民政府接收。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由胶澳盐务
局(1950年改为胶澳盐场管理处)管理,其中,马哥庄、后韩家、王家庄、潮海等场盐
田,后属青岛东风盐场。
青岛东风盐场, 是1960~1968年,先后由3种经济类型的盐滩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是从1953年的民户滩互助组到1956年组成的4个高级盐业社; 二是从私人资本永裕
公司到实行公私合营后所属的马哥庄、后韩家滩田;三是在“盐田改革”中没收和征
用地主、 富农的滩田。这3种不同类型的滩田于1957~1960年经过多次调整组成了马
哥庄、程哥庄、张哥庄3个盐场,并于1968年进行了归并,定名为国营青岛东风盐场。
1970年青岛市盐务局氯化钾厂并入东风盐场。1978年潮海盐场并入,成为青岛东风盐
场原盐生产第三工区。1979年,盐化工生产从该场划出,成为青岛建新盐化三厂的组
成部分。
东风盐场是国内、省内海盐老滩技术改造最早的盐场。为了减轻盐工劳动负荷,
实现海盐生产机械化,改变旧操作,实施新工艺,把分散、零乱的盐滩改为集中式的
新型盐场,1965年,轻工业部下达了海盐生产机械化科研项目,由天津制盐工业科学
研究所与青岛市盐务局共同承担,以东风盐场作为中间试验场,开始了历时10余年的
老滩技术改造工程, 于1975年完工,计投资820万元,建成了包括东、西半场和三工
区在内的“三化四集中”的新式盐田,达到了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目的。各项
主要经济指标比改滩前的1965年大幅度提高,原盐生产能力提高25%~44%;原盐平均
含纯由85%提高到96%以上;盐工实物劳动生产率改滩后比改滩前提高3.3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岛东风场上了一个新台阶。原盐除供应系统内精盐
原料用盐外,大部由青岛港转运南方各城市,较好地完成了多项计划。自1980年原盐
始终保持了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1983年青岛市人民政府颁发了
企业整顿合格证书。1984~1988年连续被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85年由轻工业
部定为国家盐业企业现代化管理试点单位。 1988年2月,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
级先进企业,11月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并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特别是在以盐为主、
多种经营方针指引下, 自1984年开始在第一制卤区改建养虾池,至1989年达到3 150
市亩,产对虾206.58吨,亩产131公斤,平均体长13.49厘米,超过了12厘米以上规格
虾的要求。并配套建成了饵料加工、冷库、育苗厂等,还建了一个养鸡厂。以盐为主,
多种经营,硕果累累。
青岛东风盐场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极为重视职工智力投资。至1989年累计培训技
工290人; 保送去山东省盐业职工中专学习的14人,去天津轻工业学院进行学习深造
的9人,通过电大、函大及电视中专培养多种管理人材115人。1989年底共有专业技术
人员81人。其中,高级1人,中级35人,初级45人;按专业分类:工程技术人员15人,
经济系列30人,统计系列14人,会计系列12人,卫生系列9人,档案系列1人,多数已
成为工作中的骨干,推动了生产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