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产规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4&rec=40&run=13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日商建设的17处精盐制造厂,分布在当时租界内的小
港、台西、沧口、四方、大港、湖岛、阴岛、毛岛、女姑等地。其中,专门生产洗涤
盐者5处,洗涤盐和精盐同时生产的12处。尚有工程未完即移交的2处。全部设计能力
为:年产精盐150万担(7.5万吨) ;年产洗涤盐200万担(10万吨)。实际从未达到设计
水平,常年生产精盐和洗涤盐一般在9万吨左右,1921年生产精盐5万吨。
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 1923年9月,青岛永裕盐业公司即中标承购了原日
本人经营的胶澳盐业,其中,包括17处精盐厂。这些厂在建设时,由于日商急功近利,
工程质量低劣, 再加地方封建勾结北洋军阀横加干涉,拖了近一年。到19247月永裕
盐业公司接收这17处精盐厂时,生产设备失修严重,厂房多已损坏,有的仅剩下了露
天的简易厂房。1925年2月21日,该公司晚名为永裕制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裕公司)
同时将各种设备拆卸归并,加以修复,精盐工厂即得以开工生产,并规定除洗涤盐外,
还年产精盐150万担。北洋政府指定永裕公司为输日盐专商,每年向日本提供精盐150
万担。由于日方不履行协定,拒绝购买青岛精盐,而国内只能按北洋政府规定的内销
口岸(主要是南方大城市)销售。但由于当时引岸缺席,南方盐商勾结官府多方阻挠,
因而内销口岸销售也无保证。 特别是1928年,自4月起北盐不许南销,这就更断绝了
永裕公司精盐的销路。而国内十几家精盐公司则竞争激烈,市场供过于求,再加内地
惯食粗盐,以致精盐销路不畅,生产时开时停。抗日战争爆发后,永裕公司董事长范
旭东下令不与日本人合作,将公司迁往四川省。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行政
院院长宋子文下令,将永裕公司盐田、工厂作为敌产予以没收,经多方交涉,据理力
争,拖了近2年,到1947年6月才发还永裕公司。青岛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永裕公司在
资金贷款、销售给予大力扶持,生产经营有了好转,1951年盈利11.9万元。1952年,
洗涤盐因成本高,出厂价低,销售亏损而停产5个月。1953年,海盐生产因雨多歉收,
至10月底已负债62万多元,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12月永裕公司董事会提出了申请
公私合营的报告。1954年6月1日,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公私合营永裕制盐
公司。 公私合营后的当月,作为公股投资,国家拨款100万元,用于偿还债务,发放
拖欠数月的职工工资,从而满足了当时维持生产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又通过对
洗盐机、烤盐炕等生产设备能力的平衡,使洗涤大粒盐的生产水平,比建国前有了很
大提高,比公私合营前生产水平更上了一层楼。1949~1967年(1967年6月因销路不畅
停产)19年平均年产35934吨,此外,还于1954年4月至1962年8月生产过洗涤粉碎盐,
年产较高时达5000~6000吨,最低是1400吨,1953年生产再制盐15吨和1955年生产再
制盐29吨,都是锅熬土法生产的。
1957年永裕公司将盐田划归地方国营盐场,从此便成为了专业化的原盐加工厂。
1967年1月公私合营永裕制盐公司更名为国营青岛盐化厂后, 对老企业进行了全面的
技术改造, 1957年产再制盐1.3万吨,至1989年达到3.5万吨,增长3.5倍。同时还实
行了多品种生产,产品质量达到了部优、省优、市优标准,满足了国内外各方面的需
求, 并创下了国内3个第一:一是1957年3月,国家投资47.1万元,修建年产1.3万吨
的国内首家真空罐车间,1958年11月正式投产,为国内真空制盐的发展,起到了示范
推动作用。 1964年对再制盐设备填平补齐后,每年增产肠衣专用盐1万吨。二是1965
年9月试制成功洁白晶莹、 颗粒均匀、质纯松散的高级餐桌盐,并派专人送到北京,
当年国庆宴会上第一次食用了国产的餐桌盐,从而结束了餐桌盐依赖进口的历史。三
是1966年国庆节,为保证焰火晚会万里晴空,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需用高质量的精
盐清空,这些盐就是青岛盐化厂生产提供的。
为青岛盐化工厂加盐的生产与发展, 1957~1989年国家先后投资628万元,对老
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主要是1967年新建扩大了锅炉房,1969~1971年、1988~1989
年又2次对锅炉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1969~1971年、1984~1986年2次对再制盐四效
蒸发罐进行了更新改造, 罐体由不锈钢代替普通碳钢,把加热室面积440平方米扩大
为530平方米, 提高了生产能力;1972~1975年扩建餐桌盐车间厂房1350平方米,改
产出口餐桌盐2万吨;1984~1989年对再制盐脱水干燥设备进行了改造。
在搞好青岛盐化厂(1988年10月并入青岛晶山实业公司)老企业技术改造的同时,
于1979年在崂山县马哥庄建成青岛马哥庄再制盐厂(现为青岛建新盐化厂再制盐车间),
设计能力年产再制盐5万吨,1981年达到了设计能力,实产52030吨。1982年、1983年,
通过更新锅炉和配套设备, 使1985~1989年生产能力均达6.6万吨。1984~1985年,
青岛建新盐化厂还建成了年产能力5万吨的洗精盐车间, 因以销定产,实际控制在年
产3万吨。 至1989年,降低档次的加工盐已被淘汰外,高质量的加工盐生产能力共有
16.1万吨。 其中,再制盐11.1万吨,洗精盐5万吨。1989年实产加工盐137346吨,其
中, 再制盐102888吨,洗精盐34458吨,比建国前最高历史水平的1948年低档次的加
工盐,高出5.8倍。青岛再制盐,工艺新、规模大,居国内同行业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