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酮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2&rec=91&run=13

硬脂酸 1944年青岛同生油脂厂开始生产, 产量较低,直至1950年仍在100吨以
下。50年代中期生产迅猛增长,1957年达2530吨。1959年该厂并入青岛台东化工厂时,
年产能力为1500吨,此后年产量长期稳定在1000吨左右。1981年,将加压触媒水解法
工艺改为无触媒加压水解法,年产能力提高到3000吨。1982年,又对蒸馏工序进行改
造, 改常压蒸馏为减压蒸馏,年产能力增至6000吨,并由原来只能生产三级硬脂酸1
个品种, 增加到可生产一级和三级硬脂酸2个品种。1984年,青岛红星化工厂一、三
级硬脂酸均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是年,全市硬脂酸生产达到3567吨。1986年全市
突破4000吨,1989年突破5000吨。1990年生产5303吨。
氯乙酸 又称一氯醋酸。1962年青岛农药厂投产,年产能力为2000吨,当年生产
122吨。 60年代中期达到1000吨,1967年为最高生产年份,产量为1542吨。70年代中
期生产下滑,1976年生产117吨后停止生产。
癸二酸 1966年青岛红星化工厂开始试制。1970年,青岛红星化工厂建成年产能
力600吨装置,当年生产66吨。后产量起伏不定,产量最高为1972年467吨,1980年生
产76吨后停止生产。
顺丁烯二酸酐 1976年青岛农药厂投产,主要为马拉硫磷生产配套,生产工艺为
苯氧化法, 年产能力为500吨。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恒沸脱水装置将顺丁烯二酸脱
水制取顺丁烯二酸酐, 年产能力为250吨。顺丁烯二酸酐投产当年生产80吨,翌年增
至193吨,最高1979年409吨。同年,随马拉硫磷停产而停产。
双乙烯铜 又称二乙烯铜。1964年青岛染料厂开始生产,主要为染料生产配套,
当年生产18吨。 后产量逐年增长,70年代中期达到400吨以上。1980年,青岛农药厂
为与久效磷农药生产配套, 开始生产双乙烯酮,年产能力800吨。当年生产27吨,翌
年增至417吨。 1988年,全市双乙烯酮产量达到1388吨,为历史最高生产年份,1990
年生产104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