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2&rec=54&run=1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市纺织、印染及其他行业所需要的烧碱(化学名称氢氧
化钠,别称苛性钠、火碱),基本依赖输入。1942年,民族工商业者先后创立了丰盛
号制碱厂、 德隆号制碱厂、青岛制碱厂(1943年1月)等苛化法烧碱厂,均为手工业
工场,生产技术落后,采用人工操作,大锅熬制,生产规模也很小,职工人数多者30
余人,少者不及10人。
1944年,日本在青岛设立的上海纺织株式会社和德山曹达(曹达,日语。即烧碱)
工厂, 共同投资65787万元(伪币),计划利用青岛地区的海盐和上海纱厂(现青岛
国棉五厂)的剩余电力,建立青岛曹达工厂。设计规模为日产烧碱9吨、漂白粉5吨、
盐酸17吨; 全部设备均由日本运来。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运达的设备器材尚
不足20%,所有的初期工程,也随着日本的投降而中断。
1945年1月,青岛延年化学厂建成投产,主要设备有爱尔麻亚电解槽16只(投产8
只) 、 电动机6台、直流发电机1台、真空蒸发器1套、漂白粉塔1座,日产液体烧碱
300~350公斤、 漂白粉300公斤左右。1946年春,青岛广益化学工业厂(青岛红旗化
工厂前身) 建立, 主要设备有纳尔逊电解槽10只、漂白粉装置一套,日产30%烧碱
350公斤、 32%漂白粉182公斤。1947年7月,中国纺织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利用日本曹达工厂遗留的电解设备, 建成青岛第一化工厂(青岛化工厂前身),9月
投产。 主要设备有纳尔逊电解槽28只、漂白粉间与盐酸石英塔1座。投产后,又增装
西门子电解槽32只, 建水泥制氯化锌塔1座。产品有烧碱、漂白粉、盐酸和氯化锌。
这3个电解法烧碱厂的建立, 标志着山东省以电解食盐水溶液为基础的氯碱工业的诞
生。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造成交通阻隔,运输困难,氯碱工
业所需原料短缺,生产厂家成本加大,难以承受。同时,美国的烧碱、漂白粉等化工
产品大量涌入青岛,低价倾销,青岛市烧碱生产厂家无力与之抗衡,市场被夺,产品
销售困难。在两面夹击之下,苛化法烧碱厂全部倒闭;青岛延年化学厂开工年余便被
迫停工,青岛广益化学工业厂自投产就陷于半瘫痪状态,停工的时间比开工的时间多,
形同倒闭。青岛第一化工厂技术、设备在当时还较为先进,但因缺煤少电、设备状况
极差,生产时断时续,仅日产烧碱12吨(100%,下同),自1947年9月投产至1949年
5月,共生产烧碱227吨。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青岛第一化工厂被收归国有,
6月16日恢复生产,当年生产烧碱144吨。7月2日,青岛广益化学工业厂恢复生产,电
解槽增至20只。 1950年1月,青岛延年化学厂恢复生产,开工后又增加电解槽7只。
1950年上半年,青岛市的氯碱生产虽然恢复并有所发展,但尚未走出低谷。一是解
放战争仍在进行,交通运输仍较困难,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较高,致使生产成本居
高不下;二是青岛市还存有大量美国漂白粉,产品不易销售,青岛第一化工厂当时隶
属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其产品可直接供给纺织印染厂家,广益、延年两厂则销
售比较困难。加之两厂负债过多、经营管理不善,一度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延年化
学厂曾几次申请歇业,经青岛市工商局一再鼓励和帮助,勉强支持下来,广益化学工
业厂则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1950年4月, 南海专署(后改为胶州专署)投资4亿元
(旧币)与之合营,易名为青岛广益化学工业厂公记,工厂性质由私营变为公私合营,
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当年生产烧碱89吨、漂白粉187吨。
1950年下半年开始,青岛市纺织、印染生产一再扩大,对烧碱、漂白粉的需求大
增, 每天需液碱2万余吨,加之国家控制烧碱进口,禁止漂白粉进口,烧碱市场出现
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电解法烧碱厂相继扩大生产,青岛第一化工厂投入生产的电解槽
达48只, 广益化学工业厂电解能力扩大到年产400吨,延年化学厂电解槽增至16只。
私营兴华化工厂于当年建成投产,有电解槽15只(该厂于1955年前后因亏损严重而关
闭)。苛化法烧碱也再度发展起来,先后有毅生、德兴东、建华、大昌、维化、永新、
鼎成、景盛、德发等20余家小型苛化法烧碱厂建立投产,广益化学工业厂、东生福制
碱厂也增加了苛化法烧碱。苛化法烧碱产量超过了电解法烧碱产量。但这些手工制碱
厂带有投机性质,粗制滥造竞争销路。青岛市化工行业公会为纠正这种不良现象,组
织了烧碱联营,将全市所产烧碱规格一律提高到规格40度含碱30%,使全市液碱日产
量保持在2万吨左右,以充分供应各行业的需要。
1951~1952年,青岛化工厂(原青岛第一化工厂)根据华东区工业会议的要求,
进行扩产改造, 烧碱年产能力由650吨增至1600吨,成为山东省产量最大、设备最好
的电解法烧碱厂。 青岛延年化学厂增加了苛化法烧碱,日产电解液体烧碱350公斤,
苛化法液体烧碱800公斤。同年6月,青岛广益化学工业厂移交青岛实业总公司,苛化
法烧碱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降低了成本,当年生产烧碱761吨。
1953年,青岛广益化学工业厂试制成功95%固体烧碱,并投入批量生产,年产能
力为1000吨。1955年,青岛延年化学厂并入广益化学工业厂。翌年,德发化学厂、景
盛制碱厂、 永新合作社、鼎成工业社等9家小型苛化法烧碱厂并入广益化学工业厂,
形成了相对集中的较大生产规模。1956年,根据国家计委和化工部关于山东省不宜再
发展苛化法烧碱生产,要把重点放在电解法烧碱上,以达到发展一些氯产品的要求,
在青岛化工厂投资100多万元, 进行扩产改造。增加纳尔逊电解槽88只,电解槽总数
达184只(25平方米西门子电解槽64只,12平方米纳尔逊电解槽120只);同时,对盐
水工序、蒸发工序、氯氢处理系统填平补齐,烧碱年产能力提高到2500吨,并建成投
产山东省首套液氯生产装置,年产能力为5000吨。1957年,青岛广益化学工业厂停止
苛化法烧碱,扩大电解法烧碱生产规模,投入运行的电解槽达到52只。
1958年开始, 在青岛化工厂投资280多万元,进行较大规模的扩建和设备更新,
采用比较先进的16平方米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逐步淘汰落后的西门子电解槽和纳尔
逊电解槽。 1960年,该厂烧碱产量达到157万吨,占山东省总产量219万吨的717%。
其间,由于“大跃进”急于求成思想影响,片面追求高指标、高产量,违背科学规律,
无限制地拼设备、挖潜力,电解槽长期超负荷运转而无维修机会,造成严重损坏,产
品质量急剧下降。1960年1~7月份该厂烧碱含盐量平均为710%,最高达105%,严重
超过部颁标准; 漂白粉一级品率从1957年的532%下降到07%。消耗定额增高,生产
成本加大,30%液体烧碱的每吨成本从1957年的32781元上升到43232元。1961年产量
急剧下降,仅生产烧碱8824吨,比1960年降低近50%。
1961~1964年,青岛市关停了“大跃进”期间上马的小型苛化法烧碱;青岛广益
化工厂因设备、工艺落后,1959年开始大幅度削减烧碱生产,1961年停止了生产。至
1964年,山东省电解法烧碱厂家只保留了青岛化工厂。1965年,青岛化工厂采用新工
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了以电解装置为中心的全面技术改造,烧碱年产能力达到25
万吨。
“文化大革命”初期,化学工业特别是农药及其他氯产品的生产得以迅速发展。
1970年,青岛红旗化工厂恢复电解法烧碱生产,新安装16平方米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
年产能力为4000吨。 同年10月,胶南化工厂电解烧碱装置建成投产,采用3型立式吸
附隔膜电解槽, 年产能力为1500吨。青岛市电解法烧碱装置能力达到305万吨,占山
东省年产能力568万吨的537%。但随着“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和破坏,青岛市氯
碱工业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完全发挥, 特别是1974年,全市生产烧碱109万吨,相当
于生产能力的1/3,青岛化工厂仅生产9196吨,相当于1963年的产量。产品质量下降,
消耗成本上升, 企业经济效益滑坡, 以至发生严重亏损。胶南化工厂1970年投产至
1976年,累计亏损99万元,为建厂投资665万元的1489%;青岛化工厂在10年中有6年
发生亏损,亏损总额高达1570万元。其中,1974年全厂停产3次,累计88天,亏损534
万元。“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青岛市氯碱工业得以迅速恢复。1977年,青岛化工厂
扭转了连续38个月的亏损局面, 生产烧碱269万吨,被化工部列为全国14个首先采用
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槽厂家之一。青岛红旗化工厂生产烧碱3210吨;1978年胶南化工厂
的产量也达到1333吨;均创建厂后最高纪录。 1978~1980年,国家投资640万元,
青岛化工厂自筹2185万元,对烧碱生产装置进行更新换代,安装具有70年代先进水平
的30平方米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槽48只,淘汰部分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同时对盐水、
氯氢处理、 蒸发、 供电等工序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 烧碱年产能力达到5万吨,
1990年又扩大到65万吨。1978年,胶南化工厂将50只3型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更换为8
型, 年产能力提高到3000吨;1989年投资500万元,安装16平方米金属阳极电解槽36
只, 年产能力增至1万吨。青岛红旗化工厂1985年扩充电解装置,电解槽增至72只,
烧碱年产能力扩大到6500吨1990年, 青岛市电解烧碱年产能力总计达到815万吨,生
产烧碱67万多吨,比1978年的361万吨增长8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