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能源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2&rec=172&run=13

管理机构 1979年前,青岛市化工能源消耗只作为一项考核统计的经济技术指标,
并未作为一项专业管理。 1979年起全国开展“节能月”活动,是年9月,青岛市化工
局成立节能领导小组,由一名副局长担任组长。随后,全局31个企业先后成立节能领
导小组,并初步建立工厂、车间、班组三级能源管理体系。
1980年, 青岛市化学工业局制订《关于加强能源管理工作的安排意见》。9个所
属年耗煤万吨以上的化工生产企业设置能源管理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其他企业
大多设置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节能工作。1981年青岛市化学工业局设立设备能源科,
负责本系统能源管理工作。
1989年,根据青岛市政府有关规定,青岛市化学石油工业公司成立资源节约和综
合利用领导小组,所属企业相应建立厂、车间、班组三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管理体
系。
能源节约 1980年,青岛市化学工业局制订《关于加强能源管理工作的安排意见》,
对水、电、煤的考核定额做了暂行规定,改变了长期以来化工企业能源定额不统一的
状况。
80年代前期,青岛市水、电、煤供应短缺,化工企业增支因素不断膨胀。各企业
根据化工生产耗能高、节能潜力也大的特点,广泛持久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促进了
经济效益的增长。1981年下半年,青岛地区发生6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干旱,严重威胁
工业生产。青岛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生产企业“减水不减产,把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
限度”。青岛市化学工业局采取“既保重点,又保均衡”的方针,对全系统用水实行
统一计划调度。各企业进一步改善计量手段,实行用水计量,并同经济责任制挂钩,
按计划指标进行考核;同时广开水源,扩大海水、井水和干道水的利用;改进回收工
艺,充分利用循环冷却水和冷凝水。通过上述措施,各企业保持了正常生产,又达到
节水效果,全系统自来水用量仅占总用水量的5.43%。是年,青岛市化学工业局组织
6个企业进行热平衡测试。 多数企业重新核定各项产品的能源消耗定额,健全计量工
具, 采取改进措施,热能利用率达到40%左右,比平衡前提高10%。同年7月,青岛
市化学工业局同青岛市橡胶公司联合举办热平衡学习班,两局所属企业及胶南县、胶
县、崂山县、即墨县的能源管理机构负责人和专职人员参加培训。随后,青岛市化学
工业局举办了节电学习班。
1982年,能源短缺更加突出,全市燃料供应缺口达14%。青岛市化学工业局组织
水、电平衡测试和第二次热平衡测试,并对各企业能源的管理及利用状况进行大检查。
各企业实行燃料进出货场验收计量和入炉计量;结合经济责任制制订重点产品消耗考
核定额,节能措施层层包干,逐级落实。化工企业进一步完善计量手段,全系统水表
安装率为95.95%,电表安装率为88.3%,蒸汽流量计安装率为71%,实现了水、电、
汽三表进车间。
同年,青岛市化工局制订《企业能源管理定级、升级细则》,翌年,制订12种能
源管理台帐。1984年制订包括用水在内的14种能耗报表。
在节能升定级活动中,青岛染料厂、青岛化工厂、青岛碱厂、青岛泡花碱厂、胶
县农药厂、胶南化肥厂被评为国家一级节能企业,青岛农药厂、青岛海洋化工厂、青
岛油漆厂、胶南化工厂、莱西磷肥厂被评为国家二级节能企业,青岛红旗化工厂、青
岛化工二厂、青岛自力化工厂、青岛城阳化工厂被评为山东省节能企业。
1986年,青岛市化工系统贯彻国务院颁发的《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化工
部制订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先后制订有关能源管理职责与能
源统计、能源计量、能源定额、能量平衡及用水、用电、用汽、燃料油、成品油、热
力管网保温测试等方面的管理标准。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青岛市化学石油工业公司直属企业,万元产值耗标煤平均
年降低7.33%。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万元产值耗标煤年平均下降2.58%、耗电年平
均下降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