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职工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2&rec=154&run=13

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青岛市劳工教育委员会的督促下,青岛福字胶皮厂、中国
颜料厂、同泰橡胶厂等,相继办起劳工学校或职工文化补习班,学员均在50人以下,
经费由厂方支付,教员由本厂职员兼任,晚上授课,学习内容为一般文化知识,由于
厂方不积极,均未能长期坚持。
建国初期, 全市化工系统职工有半数以上是文盲和半文盲。 1950年,国家发布
《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青岛维新化学厂和青岛橡胶厂等较大的企业相继
办起职工业余学校或识字班、初中班、专业培训班等。青岛橡胶厂于1951年办起数学、
物理、化学和橡胶工艺专业培训班,学制半年,毕业78人;青岛维新化学厂于1953年
办起两个扫盲班和两个速成初中班,并成立教育科,抽调10名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教师
(占职工总人数的2%) ,设立了职工教育专用经费。1956年,青岛油漆厂成立职工
业余学校, 先后举办扫盲班(30人)、高小课程学习班(100人左右),另外,还举
办了物理、 化学学习班,参加学习人数达160人。1957年,青岛化工厂成立职工业余
学校,两年内教师由2人增加到13人,并开设了从小学到初中共6个教学班,参加学习
的职工达300多人。 到1962年,该厂职工队伍的文化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文盲、半文
盲比例降低到15%。“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学校被解散,教
师下放劳动,教学书籍及教学设备被毁坏,职工教育全部停止。
1976年,化工职工教育开始逐步恢复。是年,青岛第二橡胶厂、青岛染料厂、青
岛化工厂、青岛油漆厂、青岛第六橡胶厂、青岛同泰橡胶厂、青岛红星化工厂、青岛
红旗化工厂等部分化工企业相继办起“七·二一”工人大学。实行“厂来厂去”的办
学方针,学员全脱产学习,学制3年。这些学校的学员文化程度不一,教学质量较差,
有的学员到毕业时只达到初中文化程度。1979年该类学校全部停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化工系统职工教育全面展开,并逐步走向正轨。
许多企业重新建立职工教育机构,安排培训基地,制订计划,采取业余或脱产、半脱
产轮训等方式对职工进行文化补课,开展各种形式的职工教育。青岛第六橡胶厂1979
年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 并制订了5年教育规划,使全厂40%的职工达到高中以上文
化程度, 8%的职工达到大专水平,1980年,该厂被山东省化工厅评为“职工教育先
进单位”。1981~1983年,青岛第二橡胶厂、青岛同泰橡胶厂、青岛化工厂、青岛染
料厂、青岛油漆厂、青岛红旗化工厂、青岛红星化工厂等较大企业先后建立了职工中
学或职工教育中心,以青壮年职工的文化、技术补课(简称“双补”)和干部轮训为
重点,开展了全员培训。同时,全市化工系统的成人高等、中等专业教育以及在职干
部、工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也逐步展开。
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形式是广播电视大学全科班或单科班。1979年开始,青岛化工
厂、青岛染料厂、青岛油漆厂、青岛红星化工厂、青岛红旗化工厂、青岛碱厂等相继
开办了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一批具有大专学历的专业人才。
部分企业还先后办起电视中专和职工中专。
在完成对企业职工文化补课后,1985年开始,对职工进行中、高级技术培训工作。
是年,由青岛化工厂、青岛染料厂等部分提前完成文化、技术补课的企业先行试点。
到1991年,青岛化工厂共举办化工工艺、化验员、化工仪表、化工电工等高级工培训
班7期,培训192人。青岛第二橡胶厂到1990年,已有5596人次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班学
习,全员培训率达到124.4%。
1990年,全市化工系统除完成职工文化和技术等级教育、培训外,还开展爱国主
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双基”)教育以及岗位、
资格培训等各类形式的职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