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化工科研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2&rec=144&run=13

青岛解放后, 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 青岛市各级化工科研机构相继建立。
1990年,全市化工系统科研单位34个,占全系统企业总数的86.2%。其中,化工部所
属驻青岛市的科研机构2个;青岛市属独立化工科研机构2个;青岛市高等院校化工科
研机构5个;企业办科研所(室)25个(其中,享受市属科研机构待遇的厂办科研所2
个)。共有工程技术人员3847人,占全系统年末职工总数的7.36%。其中,从事科研
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达2279人。
化学工业部海洋涂料研究所 1966年4月18日, 为研制船底防锈和防污(即防止
海洋生物附着)涂料,由化工部和海军后勤部组织20多个有关单位,在上海召开会议,
成立了“4.18”会战组,分别在南海、东海和北海三个点开展科研工作。1970年,会
战组改为协作组。 1980年2月,在原“4.18”北海协作组的基础上组建化工部海洋涂
料研究所。1990年,该所职工人数达到183人,其中科技人员12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
36人,中级职称的32人,初级职称的51人,其他科技人员9人。
青岛化工研究所 1958年,以青岛市第一轻工业局试验室为基础,成立青岛市科
学技术研究院化工研究所。初建时职工不足10人,占地面积2266平方米,主要进行农
药方面的科学研究。1963年,更名为山东省重工业厅化工研究所青岛研究室;1965年,
改属青岛市化学工业局,改称青岛化工研究所。其间,该所着重从事海洋化工、高分
子材料及农药方面的研究开发。
到80年代初期,该所共取得科研成果38项,其中有8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3项
获省科技成果奖, 9项获青岛市科技成果奖。1979~1981年,取得科研成果16项,占
建所24年成果总数的42%,并且利用其科研成果生产的产品获得纯收入22万元,与有
关单位签订科研和技术协作、 服务合同6项,总值20.6万元。1982年取得成果16项,
有6项科研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80年代中期,该所逐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产品为
主的科研开发方向。主要分为三个大类,一是包括橡胶助剂、塑料助剂、纺织印染助
剂、皮革化学品、涂料助剂等各类助剂;二是农药、医药中间体;三是粘合剂。其中
较有影响的项目有:橡胶促进剂NS、纺织胶辊处理剂、软包装粘合剂等。1985年11月1
日,青岛化学石油工业公司将青岛色酚染料厂厂址移交青岛化工研究所。1989年3月,
青岛化工研究所移址青岛市四方区小白干路132号,占地面积扩大到20265平方米,固
定资产(原值)570万元。到1990年底,该所职工已达到143人,其中从事科技工作的
107人。 科技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1人,中级职称的33人,初级职称的52人,其
他科技人员1人。 共完成科研成果61项,其中26项受到国家、部省和市级奖励。比较
有代表性的产品有: 分散剂PD(PR)、水中颗粒饵料粘结剂、工业防霉剂、对苯二甲
醛、间三氟甲基苯乙腈、对甲酰基苯甲酸甲酯等。
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 筹建于1975年4月。 1978年建成3400平方米科研大楼。
1979年,化工部确定该所为全国胶带专业技术归口单位,1980年为全国胶带定点试验
组组长单位。
1981年,该所成为山东省化学石油工业厅橡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同时承担
全国胶带和海洋橡胶制品专业情报协作组组长工作,创办刊物《胶带及海洋橡胶制品》。
到1982年,该所已鉴定或应用于生产的科研成果有9项。1987年4月,根据胶带产品质
量监督检验的需求,该所被化工部确定为部级胶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同年7月,
该所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并进入了以青岛第二橡胶厂为龙头企业的黄海橡
胶联合公司(黄海集团),成为这个集团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之一。
80年代末,该所已开展了胶带科研、标准化、全国胶带物理机械性能统测、胶带
新型手段的开发、胶带质量仲裁、生产许可证发放、优质产品评比等行业归口服务工
作,并收集、研究、交流本专业国内外信息,主办了《胶带工业》刊物。其主要产品
和技术有: 双面圆弧齿橡胶同步带,采金溜槽胶带,芦笋罐头机用花纹环形胶带,橡
胶空气弹簧,煤气表薄膜,冶金精炼炉用耐高温充气密封胶囊,橡胶缆绳,橡胶衬里,
短纤维橡胶复合体应用技术,聚氨酯铺装材料和铺装技术,果蔬保鲜薄膜,常温翻胎
和补花纹块技术, 粉煤灰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技术,同步带生产技术,切边式V带生
产技术,各种硅、氟胶件及各种耐高温、耐腐蚀、耐油密封橡胶制品等。该所的双面
圆弧齿橡胶同步带、齿形多楔双面带、减震空气弹簧、短纤维在橡胶中的应用、聚氨
酯铺装技术等居国内领先地位; 切边式V带生产技术、短纤维增强胶管、钢丝铠装短
纤维复合吸引胶管、短纤维增强矿工帽、气调保鲜水果膜等技术都处于国内一流水平。
198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对该所的检定测试能力
和可靠性进行评审并认定合格。
1990年, 该所有职工159人,其中从事科技工作的97人,占职工总数的61%。科
技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4人、中级职称的49人、初级职称的33人、其他科技人员
1人。 该所是集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产品生产、科技贸易为一
体的科研单位,设有胶带研究室、橡胶制品研究室、标准计量室、信息室、设备室及
一个部级检测中心和一个中试车间。
厂办科研机构 建国前,青岛市只有少数几个规模较大的化工企业设有技术部门,
技术人员主要是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很少进行化工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建国后,随着
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化工产品的开发,部分化工企业开始成立自己的科研机构(研究室
或中心试验室)。最早是1956年创办的青岛染料厂研究所。其后,青岛海洋化工厂研
究室和青岛东风化工厂研究室相继建立;有的企业根据具体生产组成临时性的试验组。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部分企业成立生产指挥部,设专人管理技术工作,撤销了
科技机构,技术人员下放劳动,科研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特
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得到逐步落实,企业开始重视科技人
员的作用,许多厂办的科研机构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在一些企业中也产生了
一批不固定的科研小组。1990年,全市化工系统企业自办的科研机构共有25个,从事
技术研究开发人员11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