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阻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1&rec=22&run=13

固定电阻器 青岛市研制生产电阻器始于1957年。是年, 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服务
部试制出第一批1/2瓦碳膜电阻器。至1961年,生产1000只后停产。1961年5月,青岛台
西无线电器材厂(青岛无线电厂前身)试制出碳膜电阻器。至1963年,总计生产了2.9万
只后停产。1965年10月, 市南区第八纺绳社(青岛东方红无线电厂前身)派人到北京综
合元件厂学习生产工艺,并自制了简易生产设备。1966年12月,阻值范围为5.1欧姆至2
兆欧姆, 额定功率0.125瓦, 最大工作电压150伏的碳膜电阻器试制成功,定型为RTX—
0.125瓦。从此,青岛电阻器生产走上了专业化生产道路。
1971年9月,青岛东方红无线电厂再次派人赴上海无线电十二厂学习小型精密线绕
电阻器的生产技术。11月,试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后因上级规划定点及市场需求的
变化, 这种电阻器到1974年停产。1974年4月,青岛东方红无线电厂从广州路33号迁至
芝泉路,并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自制了6台半自动电阻电焊机,使电阻器生产从
手工操作发展到半自动化生产, 提高功效4倍。至年底,RTX—0.125瓦碳膜电阻器产量
达269.49万只。翌年,年产量上升至419.4万只。1978年,随着电视机的普及,青岛东方
红无线电厂又研制出为电视机配套的RJX—0.125瓦金属膜电阻器。1979~1980年, 购
置了金属切削机床及专用自动设备20多台。 各种电阻器产量从1978年的587万只增长
到1981年的1135万只,万只成本从1978年的238.23元降到1981年的202.93元。
1981年12月,青岛东方红无线电厂更名为青岛电子元件三厂。1982~1983年,全国
家用电子整机出现滞销,受其影响,RTX—0.125瓦碳膜电阻器生产由1981年的近1000
万只降至1983年的146.37万只。1984年RJX—0.125瓦金属膜电阻器停产。在此情况
下, 青岛电子元件三厂积极研制开发新产品。1983年3月,试制成功用于稳定晶体管偏
流的MF11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月,试制成功适应温度-25℃~85℃、耐压3.3~27
伏、额定功率0.5瓦、非线性系数≥2.3,用于微型电机中消除电气噪声的MYZ消噪声型
环状压敏电阻。1985年, 随着市场供需的变化,青岛电子三厂停止了长达19年的RTX—
0.125瓦碳膜电阻器的生产。MF11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也同时停止生产,转而集中力
量生产MYZ消噪声型环状压敏电阻器,年生产能力已达300万只。
电阻器是青岛市最早生产的电子元件,至1986年底,先后研制生产5个型号200多个
规格,累计生产了各种电阻器7313.31万只,行销全国22个省市100多个厂家。
电位器 1965年11月, 青岛四方无线电厂(青岛无线电厂前身)派人到上海无线电
十二厂学习WTX—K小型电位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随即开始试制。1966年2月,青岛第
一只电位器试制成功。6月, 投入批量生产。至1971年,累计生产43.52万只。1972年,
产品转由临清无线电二厂继续生产。 1973年, 青岛第一木器厂试制出WTK型电位器。
1974年投入批量生产,当年生产5万只。1975年,青岛第一木器厂在继续生产了8.8万只
后, 将该产品交给青岛电位器厂生产。当年,青岛电位器厂产量达到15万只。1977年,
产量上升到43万只;该厂还试制成功WTH型电位器,当年生产了1.7万只。1978~1981年,
青岛电位器厂先后试制出WT、WT111、WH5和WH20A型等电位器新产品,产量连年大幅度
上升,到1981年,达124.5万只,比1977年增长近两倍,创历史最高水平。1982年,收音机
出现滞销, 继而电位器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产量大幅度下降。当年从124.5万只下降
到37.7万只,1985年降到29.7万只。1986年,随着电子琴、收录机和电风扇等电子产品
社会需求量的增加,第四季度开始,电位器生产出现回升,WH20A型电位器年产量达27万
只。
青岛市从1965年开始试制生产电位器, 先后有青岛无线电厂、青岛第一木器厂、
青岛电位器厂3个单位批量生产过WTH、WTS—K、WTK、WT111、WH5、WH20A和WT七个型
号的产品。到1986年, 累计生产各种型号的电位器663.22万只(其中无线电厂43.52万
只,第一木器厂13.8万只,电位器厂605.9万只)。1983年,青岛电位器厂生产的WH20A型
电位器,在全国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中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