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设备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1&rec=162&run=13

青岛市电子仪表工业实行归口管理一起步,就重视设备管理,无线电工业公司和仪
器仪表工业公司分别设有经理办公室和基建设备科, 各配有1名专职设备管理人员。
1969年两个公司合并后,无线电仪表局基建设备科配备2名专职设备管理人员。1985年
基建设备科撤消后, 将设备管理划归技术科,管理人员从2人减为1人。1986年,在机构
调整中,又将设备管理划入生产计划科。
青岛市电子仪表工业系统的设备管理,6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末期,执行的是50年
代从苏联引进的计划预防修理制度,坚持“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的
方针,使设备的维护从被动的发生事故的抢修,逐步走上主动的进行计划检修的轨道。
这期间, 公司认真贯彻执行了1965年国家经委颁发的设备完好及完好率的考核办法以
及对设备维护保养的“四项纪律”、“五项要求”, 向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宣传“以预
防为主, 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各企业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配备专职
管理人员和机修人员, 制定和建立健全了设备保养、检修、润滑、备件、事故处理、
报废、定人定机、设备台帐、机型台帐、固定资产台帐、进厂验收、安装移交、大修
移交、完好标准和精度检查标准以及设备档案簿等规章制度,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根
据国家统一的编号目录, 对设备进行了编号管理。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特别是
1967~1969年,设备管理人员下放劳动,设备管理工作一度处于瘫痪状态。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 青岛市电子仪表工业公司先后认真贯彻执行了1982年国家经委制定的
《国营工业交通设备管理试行条例》和1987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
业设备管理条例》,在原有各项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订和完善了各项
设备管理制度,并把设备大修、项修计划列入公司的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同时检查、
同时考核,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设备管理和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工作,逐步变传统
的计划预修制为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设备效能最高为目标, 对设备的“一
生”进行管理。在对设备的“一生”管理中,重点加强了对自制设备的前期管理,自制
设备的选型、效率、工程能力、能源及原材料消耗、安全和环保、成套性、维修性、
使用寿命等全面进行论证,有计划地组织各企业对50~70年代的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
同时组织各企业运用微机对设备台帐和备件进行管理, 组织应用了网络技术和价值工
程。 对重点设备进行了状态监测和运用诊断技术。全系统有90%以上的单位开展了设
备的目标管理,以企业的经营总目标为依据,作出实现设备年、季、月的奋斗目标及措
施。有95%以上的单位开展了视板管理,把设备的平面布置、动力管道、各项技术经济
指标,用视板显示进行管理,实现了设备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培养设备管理现代化人
才,是青岛市电子仪表工业系统80年代加强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1983~1987年,
公司多次举办各类设备管理人员学习班。参加学习人员670人。通过人才的培养,为推
行设备管理现代化打下了基础。青岛市电子仪表工业公司近20年来, 一直坚持每年年
终进行一次设备管理的检查总结评比,把设备管理的好坏和创优与企业升级密切结合,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87年, 青岛微电机厂、电子元件一厂、显像管厂、电视机厂、
照相机厂、无线电专用设备厂、电子材料厂、计数器厂、电唱机厂、第四仪器厂等10
个单位被评为公司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其中, 照相机厂、计数器厂、第四仪器厂被评
为山东省机械工业系统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电子元件一厂、无线电专用设备厂、电视
机厂、电子材料厂、电唱机厂被评为山东省电子工业系统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微电机
厂被评为山东省经委设备管理三连冠优秀单位和1987年度山东省电子工业系统、电子
工业部设备管理优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