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平板玻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0&rec=7&run=13

青岛市的平板玻璃生产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家生产平板玻璃的青岛工农
玻璃厂,前身是1954年部分个体摊商筹资3000元,由加工玻璃圆镜、挂镜起家的青岛联
成制镜厂。1966年9月, 该厂在国家建材部和青岛市政府的扶持下,由建设银行青岛市
分行贷款95万元、市一轻局拨款10万元,发动职工收集废钢铁,利用鞍山钢铁厂拆除的
设备材料自行设计建造二机平板玻璃窑炉,12月8日竣工,1967年8月13日正式投产。其
建筑面积为3655.68平方米,熔化面积67.5平方米,冷却面积83.1平方米,熔化率为
每日741公斤/平方米,有2台原板宽1.8米的玻璃垂直引上机,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0万标
准箱。当年, 共生产3毫米、5毫米的平板玻璃69620标准箱。1968年,共生产各种规格
的平板玻璃22.5万标准箱,产品销售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由于该工程投资少、见效快,受到国家建材部的重视和表扬,并将该工程树为国家
二机窑的样本窑。1969年11月, 在山东省临沂地区召开的全国平板玻璃小窑会上介绍
和推广了其先进经验,该厂产品参加了阿尔巴尼亚地拉那的成果展,该厂的平板二机窑
成为援外的样板窑。
1970年,胶南县建材厂利用当地资源,在生产日用玻璃的基础上开始筹建平板玻璃
车间,1972年建成平板玻璃厂房和横火焰炉型平板玻璃生产线。其后,因资金短缺及燃
料、原料未列入国家计划等,1975年才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额达80万元,系一机平
板玻璃窑炉,采用小平拉工艺,熔化面积为32.3平方米,玻璃原板宽1.3米,净板宽1.1米,
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标准箱,当年共生产2毫米、3毫米厚的平板玻璃4万标准箱。
1976年,青岛工农玻璃厂针对二机平板窑炉所产玻璃质量等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
将二机平板窑炉改造成四机平板窑炉。 改造工程总投资270万元。其中, 一轻局拨款
100万元, 银行贷款126万元,企业自筹44万元。由蚌埠市玻璃设计院设计,设计年生产
能力50万标准箱, 1977年9月正式动工。同年,青岛东方红玻璃厂投资80万元,将2号日
用玻璃窑改建成生产2.5毫米的小平拉平板玻璃窑, 年设计生产能力为3500标准箱。
1978年10月, 青岛工农玻璃厂四机平板玻璃窑改造工程结束。新扩建引上楼和熔化附
房4142平方米, 切装车间4585平方米。四机平板窑为横火焰分隔蓄热室燃油溶炉,有5
对小炉,熔化面积116.16平方米,冷却面积169.8平方米,熔化率为每日960公斤/平方米,
设有4台有槽垂直引上机,机宽2.95米,玻璃板宽2.2米。该窑溶化温度、窑压、玻璃液
面、油压、油温雾化气压力均实行自动控制。11月7日点火,12月投产。1979年,生产2
毫米、3毫米、5毫米的平板玻璃51.15万标准箱, 完成工业总产值767万元, 实现利润
51.63万元,扭转了“文化大革命”以来连年亏损的局面。该工程被评为青岛市建委优
质工程。
各平板玻璃生产厂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有硅砂、矽砂、白云石、石灰石、芒硝、纯
碱等。其中, 纯碱是国家一类物资,每年各厂根据统一分配指标,由国家统一调拨、基
本由青岛碱厂供给, 各厂不足的部分以高于国家调拨的价格从青岛碱厂采购;芒硝,各
厂按国家分配的指标, 由青岛化轻公司代订购货合同。硅砂、矽砂、石灰石、白云石
属国家三类物资, 由青岛建材公司代订购货合同或厂方直接与生产厂签订供货合同。
木材由国家统一分配指标,由青岛木材公司木材厂统一加工成木箱供给,不足部分由山
东省计委、建材局及青岛市计委增补指标, 购买价格略高于国拨价格。各厂所需的燃
料,主要是购自山西大同和山东肥城的原煤;1973年青岛工农玻璃厂率先在山东省内首
家改烧重油, 按国家统配指标统一调拨,由青岛石油化工厂供给,不足部分由青岛市计
委从青岛石油化工厂超产重油中供给,或由厂家用平板玻璃与外地调剂和自购。
各生产厂所产的平板玻璃属国家统配物资,由山东省建材公司统购,青岛市留成25
%。除统一调拨外, 部分产品由山东省、青岛市协作办公室负责与外省、市调剂余缺,
主要销往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山西、广州等地, 主要调剂生产用木
材、钢材、煤炭、燃油等。
1980年,胶南县建材厂对小平拉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将原一机平板玻璃窑炉改造
成二机平板玻璃窑炉,熔化面积增为56.7平方米,玻璃板宽增至2.1米、净板宽增至1.8
米,生产能力扩大到年产3毫米平板玻璃20万标准箱。1981年5月,青岛工农玻璃厂更名
为青岛建华玻璃厂。
1983年, 胶南县玻璃厂对二机平板玻璃窑炉进行冷修改造,玻璃板宽由原来的2.1
米增至2.5米,年产能力增加到25万标准箱,同时安装了余油回收装置和自动换向装置,
解决了换向时炉内黑烟外冒及熔化温度、窑压不稳定造成的燃料油浪费等难题, 节约
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1984年,青岛建华玻璃厂开始筹建四机无槽垂直引上平板玻
璃生产线。1985年3月, 四机无槽平板玻璃窑炉的改建工程破土动工,改造建筑总面积
11848平方米。其中, 翻建改造旧厂房5813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为6035平方米。窑炉
为横火焰分隔蓄热室燃油溶炉, 有6对小炉,熔化面积94.7平方米,冷却面积945.7平方
米, 熔化率每日1200公斤/平方米。主要设备有4台无槽垂直引上机,机宽3.67米,玻璃
宽2.9米; 另配有原板自动切割机和真空掰板机。该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60万标准箱/
年。其中,白色玻璃30万标准箱,彩色吸热玻璃30万标准箱。还投资148万元,从比利时
托雷多公司引进全套原料计量和混合设备,通过微机控制,提高配料计量的精度和混合
料的均匀度。1985年, 青岛玻璃厂由于生产工艺落后, 产品质量差, 产品滞销。该厂
1977年以来累计生产平板玻璃3.5万标准箱,至是年8月,被迫停止平板玻璃生产。1985
年后,各厂所需的芒硝、木箱等不再由国家统配,改由企业自购。各厂所产的平板玻璃
亦由国家统购改为企业自销。由于山东省内平板玻璃市场趋于饱和, 各厂纷纷拓展外
地市场, 约60%的产品销往外省市,主要销往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及上海等
省市,约20%在青岛销售,其余销往烟台、潍坊、诸城等地。
1987年3月23日,青岛建华玻璃厂四机无槽垂直引上平板玻璃生产线点火,5月正式
投产。至年底,生产5毫米白色玻璃25万重量箱。全市共生产平板玻璃843494标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