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石 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0&rec=29&run=13

青岛地区的石棉储量不大,主要分布于莱西县的南墅镇、日庄镇,崂山县的王哥庄
镇峰山以南及胶南县的七宝山东约10里的石灰山上。
20世纪30年代初,位于青岛市辽宁路73号的竞成石棉工厂成立,成为青岛最早生产
石棉制品的厂家,该厂“自行采矿、自行提制”,主要生产初级的石棉保温材料和防火
材料。胶县是主要石棉生产地之一, 平均年产石棉500吨,除在青岛地区加工外部分销
往日本,每吨售价100~120元。
青岛解放后, 市人民政府鼓励机关、团体生产自救。1950年3月25日,青岛市人民
法院投入100袋面粉的资金, 资方人士杨振喜投入织绳机、木制弹花机、电机各1台及
部分工具和办公用品(折合50袋面粉的资金),借用10余间民宅,正式成立青岛石棉试验
工厂。建厂之初,有职工13人,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在一无技术、二无专用设备的情
况下,利用市场上遗留的外国石棉样品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手摇纺线车、木制脚踏织布
机等简易设备,土法上马,生产出石棉制品。至年底,共生产石棉粉、石棉线、石棉布、
石棉绒、石棉纸、石棉垫子等11个品种的石棉制品50吨。该厂所需的原料有温石棉、
角闪石石棉(蓝石棉) ,主要由国家依据生产计划统一分配,不足部分议价自购;产品以
自销为主,主要销往青岛各棉纺织厂、青岛发电厂、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工厂等。
1952年, 该厂研制成功并投产用于保温隔热、填衬材料及复制其它石棉制品的普
通石棉布、石棉编绳、石棉扭绳和石棉方绳等新产品。1953年5月,该厂更名为青岛实
业石棉制品厂(1962年更名为青岛石棉制品厂) 。1954年,该厂增加适用于活塞、阀门
杆等密封用石棉盘根的生产。1955年, 又开始研制石棉摩擦制动制品。1958年后, 受
“大跃进”的影响,该厂提出工业产值“超潍坊、超烟台”的口号,加大低档石棉粉、
玻璃丝石棉绳、石棉板的生产。为适应生产发展之需,试制成功风笼开条机,淘汰了手
摇纺线车;将新增的10台手工织带机改为电动织布机。同时,台东区工业局组织区属袜
子厂、织布厂、木厂、火柴厂等加工石棉制品,使石棉制品的产量猛增:1958年石棉制
品年产量达17435.6吨,1959年达43454吨,1960年高达54108吨。由于产品质量不高,产
品滞销,造成产品大量积压,生产的石棉粉只好填沟。
1959年, 青岛实业石棉制品厂开始向日本、苏联等国出口石棉绳、石棉线、石棉
布、油浸盘根。同年, 研制成功并投产用于各种机动车辆及机械减速、制动的带型制
动材料——石棉橡胶(铜丝) 刹车带。翌年又投产刹车片、隔热片等新产品,形成系列
石棉摩擦制动制口。1961年,石棉制品正式纳入国家建材部分配计划,每年召开两次全
国建材产品订货会, 由国家统一调拨。但因低档石棉粉、玻璃丝石棉绳、石棉板产品
滞销, 石棉制品产量大幅回落。至1962年,其产量仅有931.2吨,企业损失500多万元。
1961年起,为满足生产的需要,投产了年产量1吨的151产品和年产量2000支的218产品;
研制成功盘根连续化成型机,使卷制盘根实现多道工序合为一体的连续化生产;将清网
联合梳棉机改造成罗拉梳棉机; 完成了10台罗拉梳棉机和5台捻线机的改造,研制成功
浆布机、松绳机、盘根折叠机、刹车带折叠机等; 研制成功并投产隔膜石棉布和电解
石棉布、普通耐酸绳和特等耐酸绳、油浸石棉盘根和橡胶石棉盘根三大类产品; 国家
又相继拨给2台BC272B双联梳棉机、3台1392型捻线机、1台1393型合股机;使石棉机纺
能力初具规模。至1966年, 该厂的石棉制品行销华东、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中
南六大地区的14个省市石油、化工、农机、冶金、煤炭、铁路、交通、军工等行业。
1966年9月28日,青岛第一硅酸盐砖厂因转产石棉制品而改称为青岛第二石棉制品
厂。当年, 该厂有职工105人,生产石棉板504.4吨,上缴利润30.28万元。1971年,该厂
采用一次成型的漏板法生产出保温桶所需的内撑材料——石棉粒, 其后将生产工艺改
为先压制板材再冲压成型,使产量大幅度提高,至年底生产石棉粒4.7吨,产品销往山东
省内各保温瓶生产厂。同年,又研制投产了耐酸石棉纸板新产品。1972年,为解决平板
玻璃生产所用的国产石棉垫片耐温差、强度小、寿命短、成本高的难题, 该厂采用国
产耐高温石棉进行石棉垫片的耐高温试验,1973年试制成功耐650℃高温的101#石棉垫
片,1974年正式投入生产。为玻璃生产配套的需要,又研制开发出耐温650℃以下的100
石棉垫片。
1972年,青岛石棉制品厂针对干法石棉纺纱生产工艺落后、粉尘严重超标的情况,
与陕西陶瓷非金属矿研究所、青岛建筑材料研究所共同合作,利用1片英国产无尘石棉
布研制出一整套短纤维石棉水选、 打浆、成膜、捻线、萃取等湿法无尘纺纱新工艺,
并试制成功无尘纺纱拉膜机。1975年底,市科委组织会战,突破原棉处理、脱水烘干、
酒精萃取等技术难关, 翌年4月建成年产15吨的短纤维石棉无尘纺纱中试生产线,10月
通过国家建材总局鉴定。同年,该厂研制成功石棉橡胶刹车带压延贴胶工艺,每年可使
该厂节约汽油约400吨, 并减轻了环境污染,在全国同行业中属首创并保持领先地位。
1977年, 青岛第二石棉制品厂以液压成型工艺试制成功适用于军工、化工等行业特殊
要求的耐高温、高压的石棉橡胶耐酸板, 其耐酸性能超过英国的“人面狮”牌石棉橡
胶板, 填补了国内空白,1978~1984年共生产8.75吨。同期,该厂还开发生产了耐酸石
棉填料、中低压石棉橡胶板; 青岛石棉制品厂还开发生产石棉织带、石棉被、聚四氟
乙稀石棉盘根等产品。1979年, 青岛石棉制品厂生产的“星轮”牌橡胶石棉盘根和石
棉橡胶刹车带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
1979年后,青岛石棉制品厂和青岛第二石棉制品厂所需的原料基本自行采购,石棉
多从青海省的茫崖石棉矿和祁连石棉矿、四川省的新康石棉矿和四川石棉矿、辽宁省
的朝阳石棉矿以及姚安石棉矿、山东省的日照石棉矿等采购, 所需部分蓝石棉从英国
进口, 青岛石棉制品厂所需的半成品石棉线主要从山东莱阳、浙江慈溪和余姚等地购
进。石棉制品的销售主要通过各类订货会和登门推销等形式自销, 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西藏自治区除外) ,并出口蒙古、朝鲜、古巴、越南、智利、丹麦、柬埔寨、缅甸、
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
1981年1月,青岛石棉制品厂、青岛第二石棉制品厂、建材局汽车保养厂、炉渣砖
厂、石棉原料加工厂联合成立青岛石棉制品总厂。同年, 该厂生产的101#石棉垫片被
评为国家建材总局(部)优质产品,1982年荣获国家银质奖。1982年,“星轮”牌石棉橡
胶刹车带和石棉橡胶盘根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国家建材总局(部)优质产品。
1984年1月, 原青岛第二石棉制品厂从青岛石棉制品总厂中分出。此后,青岛石棉
制品业先后研制生产了专供“嘉陵”牌和“重庆”牌摩托车制动与传动用的50型石棉
橡胶刹车片、密封材料——石棉油浸填料、特种绝缘石棉纸、缓蚀石棉密封填料和耐
高温石棉布等产品。1986年6月, 石棉制品总厂建成年产500支玻璃引上机石棉辊生产
线,7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被中国建材装备公司定为石棉辊定点生产企业,所产的玻璃
引上机石棉辊填补了省内空白,并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1987年,青岛石棉制
品总厂生产的“星轮”牌石棉橡胶刹车带获国家银质奖。
至1987年, 青岛石棉制品业主要产品有石棉隔热保温制品、石棉摩擦制动制品、
石棉密封制品三大类,70个品种,700个规格,形成年产石棉制品3708.87吨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