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德国侵占始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rec=9&run=13

1897年11月1日“巨野教案” 发生后,德皇威廉二世表示,中国人终于给我们提
供了梦寐以求的纠纷口实, 决定立即出兵。11月6日,德皇威廉二世命令在上海的德
国远东舰队司令棣利斯“立即开往胶州,占据该地,并威胁报复,积极行动”。他声
言:德国占领胶州湾的行动,上千的德国教民将扬眉吐气,当他们知道德皇的战舰在
他们跟前,几百个德国商人将欢欣鼓舞;希望全世界人民从这件事上得出这个教训,
即“逆我者亡”。10日,德国远东舰队司令棣利斯从上海率“开士”号、“晚蔡司”
号、 “康茂冷”号3艘军舰向胶州进发,13日下午抵达胶州湾。清军守将章高元发现
后,派人前去探询。德国舰队司令谎称“来此游历”。章高元信以为真,当晚清守军
未做丝毫戒备。
14日清晨, 全副武装的德国海军陆战队官兵700余人,以借地操演为名,分乘小
舢板在栈桥西岸登陆。上岸后分兵出击,一部分抢占清军大营后的山头;一部分包围
总兵大营和泥洼营房,并切断各军营的电讯联系;一部分占领前海沿的清军炮台,拔
掉清军旗帜,换上德军旗帜,另百余人直奔小鲍岛附近的火药库。同时,德国军舰扼
守了胶州湾口。仅数小时,青岛各要塞隘口全部落于德军手中。上午11时左右,德军
登陆部队给清守军送去了最后通牒:“限三点钟将驻防兵勇全行退出女姑口、崂山以
外,只允带火枪一项,其余火炮概不准带,以48点钟退清为限,过此即当敌军办理。”
德军的侵略行径,激起了青岛民众和清军将士的愤慨,纷纷要求立即还击。清军虽数
量上超过德军,但弹药严重不足。德国侵略军硬逼退军,并且不准携带弹药。章高元
亲往面见棣利斯,反复争辩,德军坚持不允。棣利斯坚持下午三点钟德军必须进驻清
军营房。章高元急电山东巡抚李秉衡和北洋大臣王文韶,请求定夺。在德军的威逼下,
章高元“恐兵端自我而开,开获办理不善之咎”,遂于当日中午下令把军队全部撤至
四方村,炮台、营房、仓库全部交给了德军。于是棣利斯发布布告,“宣言占领胶州
湾及其附近一切海岛与属地”。
为进一步对中国施加压力, 德皇11月15日又决定派遣3艘军舰组成第二舰队,由
其胞弟、海军大将亨利亲王率领来华。
清廷奉行投降主义外交路线,连电指示章高元部:“德国图占海口,蓄谋已久,
此时将借巨野一案而起,度其情势,万无开仗之理”。德军遂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他们破坏清军电线使清军失去联络,在青岛前后各山设卡密搜。在清廷“不准开仗”
的指示下,章高元怕开战“获罪滋重”,严加约束军队。16日下午,清廷电令章高元
“唯有镇静严扎,任其恐吓不为之动。断不可先行开炮,致衅至我启。”章高元遂从
四方转移到沧口。 19日上午9时,数百名德军又至沧口逼清军再退。因没有满足德军
的要求,德军便强行解除了章高元亲兵的枪械,随即将章高元劫持到德国军舰上扣留
达半月之久。
驻守清军“全军公愤,非战不可”,但在清廷旨意下,终未抵抗,只是节节退让,
甚至听任德人枪炮齐施, 使清兵伤亡多人。12月3日,章高元被德军释放,回到清军
大营后即遵上谕“拔营后沿途如遇德人,须约法三章,彼此礼让,不准妄动”,率部
匆匆撤往烟台。仅半个多月的时间,德军就把清军全部赶出了青岛,青岛陷于德军手
中。
11月20日,中德两国就德军侵占胶州湾一事在北京进行谈判。德方先以“巨野教
案”为由,提出罢免山东巡抚、赔偿被毁教堂、抚恤被害传教士、中德合资筑路开矿、
赔偿兵费、保障教堂以后平安等六项要求,却避而不谈胶州湾问题。后续舰队抵达中
国后,德方又立即推翻六项协议,直接提出租借胶州湾为军港、租期99年的要求。
1898年1月27日, 德皇敕令胶州湾占领地由德国海军部管理。2月11日,德国亨利
亲王率领第二批舰船抵达胶州湾。在德国军事压力下,3月6日清廷派李鸿章、翁同騄
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在北京正式签订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主要内容有:(一)
德国租借胶州湾租期99年; (二) 准德国在山东境内修两条铁路,其一由胶澳经潍
县、青州、博山、淄川、邹平等处至济南,其二由胶澳经沂州、莱芜至济南;(三)
德国在铁路沿线30里内享有开矿权; (四) 今后山东省内无论开办何项事务,或需
外资,或聘外人,德人有优先权。条约保证德国在99年的租借期内,对胶州湾地区享
有完全的主权。若德人在期限未满前将胶州湾交还中国,可得到一切开支费用的赔偿,
还可无条件地得到另一合适的港湾。条约在胶州湾租借地以外,又划定了保障德国军
队行动权利的“中立地”,支持德人在中国的军事扩张。工程的优先承办权,使德国
得以操纵山东全省的经济命脉。
1898年7月17日,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在德国柏林批准交换。随后,中德两国
于8月22日签订《胶澳租地合同》,10月6日签订了《胶澳潮平合同》及《胶澳边界合
同》,作为履行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的具体约章。租借地区域包括即墨、胶州的部
分区域,陆上从崂山湾东半岛东北角起,经崂山中部沿白沙河到女姑口,再往西包括
阴岛、红石崖,胶州湾西部从黄岛到薛家岛,包括今青岛市内四区全部及崂山区、城
阳区、胶州市、胶南市和黄岛区的部分土地,即整个环胶州湾区域,称胶澳租界(又
称胶澳,即胶州湾)。其租界南北长度自北纬35°53′30″起至36°16′30″止,东
西宽度自东经120°8′30″起至120°37′40″止。 胶澳的陆地面积及所属25个岛屿
的面积, 合计551.753平方公里;领海面积即团岛岬以西的胶州湾全部海域为界,计
560平方公里;另有青岛湾海域面积16.5平方公里。胶澳全部陆海总面积1 128.253平
方公里。 另外划定胶州湾潮平周围100里为中立地带,主权仍归中国,但准德军随时
来往。
1898年4月21日, 德国政府宣布设总督府对胶澳实行“保护”,又称胶澳为“胶
州”。总督府置于海军部管辖之下,首脑是胶澳总督,由海军将领担任,其待遇与德
国非洲殖民地总督相同, 拥有很宽泛的职权。自1898年4月任命海军大校罗绅达为首
任胶澳总督,后更换9次均为海军大校。德人先后建造了总督府和总督官邸。1906年1
月总督府落成,总督由原清总兵衙门移此办公。
在租借地内,除邮政、司法官吏直接受德国本部管辖外,其余均受总督指挥,总
督在租借地可以发布各种命令。总督之下设军政、民政、经理、工务四部和参事会。
军政部掌管军事。民政部掌管行政,其性质与后来的市政府基本相同,唯财政与市政
建设直隶总督而不受民政部管辖。民政部下辖警察局、港务局、码头局、土地局、林
务局、华人政务局、户籍局和鸦片局等。此外,学校、测候所、屠兽场等也由民政部
直辖。经理部(又称度支部或财政部)兼管军民各种财务事项。工务部掌管公用事业
及土木工程。
1899年3月13日设立的参事会是总督的咨询机关。 参事会的成员,除德胶澳总督
外, 尚有海军参谋长、民政部长等官员,此外还吸收4名德国商民为董事参加该会。
为了收卖华人上层人士,德国当局在组织参议会时吸收华商参加。1902年颁布《中华
商务公局章程》,由中国商绅代表人物为董事组成商务公局,以便调处一些商务及民
事。1910年8月,德人从同乡会组织齐燕会馆、三江会馆、广东会馆中物色4名华人董
事参加参议会,辅助他们实行统治。
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命胶澳租借地(原称“胶州保护地”)分为内外
界,即青岛、李村两个辖区。内界即租界内的市区,称青岛区,分为九小区,即青岛、
大鲍岛、小泥洼、孟家沟、小鲍岛、杨家村、台东镇、扫帚滩、会前。其余为外界,
称李村区, 辖村庄274个。由于码头、交通设施、商业设施、居民建筑的兴起,市区
建设迅速发展,基本连成一片,初具规模。青岛、李村两个辖区均设区役所(又称区
署) ,设区长1人,由德人担任,受民政部长领导。区役所内设小区和村庄。新市区
被命名为“青岛”,其范围仅限于今市南区大部分和市北区一部分,青岛作为一个城
市政区的名称首次出现于记载。
1900年2月,德国人开始制定青岛的城市规划,确定青岛的城市性质为军事基地、
进出口贸易自由港、殖民地行政经济中心。1910年,德国人又制定了《城市扩张规划》,
进一步明确青岛的城市性质为重要繁荣的商业中心,初步形成了南北狭长的带状城市。
1900年,德人为维护统治秩序,推行殖民歧视政策,规定前海滨海一带为外国人
居住区,大鲍岛和埠头区为华人(主要是工商界人士)经营、居住区,而居住条件很
差的台东、台西一带成为中国劳动人民的聚居区。德人将青岛区的许多马路以德国人
名、地名命名,中国人居住区的街道则命以中国地名。后随着工商经济发展、人口增
加,以及清朝贵族和绅富的迁居,1910年德人取消了欧人、华人分区居住的规定。
德人在租借地内设立了巡捕房等,由德国警察、海军部队等执行巡逻任务。他们
网罗一些汉奸组成小分队,配合德人巡捕迫害中国民众。胶澳总督府对西方人的讼事
处置慎重,按德国法律行事;另在青岛、李村两区设官署专理中国人诉讼,对触犯德
国当局法律的中国人,德国侵略者经常是严刑拷打,有的刑具是灌铅的鞭子和带刺的
竹板,致使犯人皮开肉绽。德人严厉收缴中国人手中的火枪、腰刀等武器,甚至把中
国人作为“枪靶”任意射杀,依此训练德国军队。德人统治17年间,颁布各种管理中
国人的条令法规达188种之多。胶澳总督府还建造了牢固的监狱,从德国运来断头机,
把敢于反抗他们侵略暴行的中国人严加囚禁,强制其作苦工,或处以死刑。为确保胶
州湾租借地的安全,胶澳总督府先后在团岛、汇泉角、太平山、青岛山、湛山、贮水
山、海泊河口等地修筑炮台,配置重炮、野炮,加强防御,强迫众多中国劳工修筑各
种军事设施,遭伤病的、被防泄密灭口的不计其数。
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德人都由青岛出兵,干涉中国政局,维护其在华
权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德人占领青岛后,加速了政治扩张和经济掠夺的步伐。立足脚跟后,德人强行禁
止中国人私自买卖土地,凭借帝国主义强权把持了地丁册籍等资料,以低价强迫租借
地内的农民出卖耕地,然后高价卖出,从中获利。从1898年1月起,在不到3年的时间
内便强卖了1.4万亩, 加上被强占的大量官地和原清军征用的土地,胶澳总督府从中
牟取了暴利。
1898年9月2日,德国宣布胶澳为自由港,向世界各国开放,货物可以免税进出。
1899年7月1日设胶海关,德人阿里文任税务司。1899年在胶州湾东岸开始筑港,历时
7年,耗资5 000多万德国马克,于1906年建成一个包括大港、中港、小港在内的设备
完善的近代化的青岛港。大港是青岛港的主体,防波堤内筑有三座码头,码头上建有
可用先进设备装卸货物的仓库。各码头上都有铁路与胶济铁路相连通。中港是为大港
服务的一个工作港。小港设备简单,专门泊靠民船。
1899年6月1日,德华银行等14家德国企业在柏林组建德华山东铁路公司,在德国
政府支持下着手筹备修筑胶济铁路, 9月23日从青岛正式动工。1904年6月1日,胶济
铁路全线通车,总长394.6公里,另有张店至博山的支线长38.87公里。1900年德华山
东铁路公司还在四方建立了机车车辆修理厂。1899年10月德人创立德华矿务公司。德
国人利用胶济铁路向山东内地扩大影响,把舶来品运往山东各地,又把山东的土特产
掠往海外。德国人把铁路修往矿产资源丰富的山东腹地,霸占矿区,掠夺煤、铁等重
要矿业资源, 排挤中国民族资本经营的矿业。1901年8月青岛至德国航线开通,这是
青岛的第一条远洋航线。
德国当局除修筑港口、铁路外,还大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自来水
系统、民用电话网、邮政设施、排水系统等。十几年间,兴建了上百个较大建筑项目,
其中房屋几十万平方米、 市内公路总长约8万米、郊区公路总长约21万米。德人还围
绕对青岛的开发,投资兴办了一些配合港航贸易和城市生活所需的工业企业,经营了
造船厂、发电厂和屠兽场等。造船厂初办于1900年,1905年由青岛湾迁往中港,当时
建有一座1.6万吨的浮船坞, 具有先进的生产能力,至1913年共造各种船舶20多艘。
发电厂初由德国企业主经办,后被德国当局收买,改为官营。屠兽场是一个设施先进
的专业屠宰企业,同时履行当局所授予的检疫职能。德华缫丝公司建于1901年,采用
新式机器缫制质量精良的柞蚕丝,后因成本过高难以为继而破产。啤酒厂建于1903年,
德英合资以德资为主,利用青岛的矿泉水生产优质啤酒。此外,德人还在青岛开设了
一些小型工业企业, 以迎合市场需求。自1898~1913年,德国对胶澳共投资162 480
万马克。
德国当局在建设各项工程时,用低廉的工资雇用中国工人。当时铁路工人每月工
资不过6~7元,码头工人每天工作十几小时,每月工资也仅有10~12元。
德国侵占胶州湾, 激起了青岛人民此伏彼起的反抗斗争。1898年1月即墨李象凤
将一名作恶多端的德人杀死,德国侵略者指使清廷令山东巡抚将李斩首。当月的一天
夜里, 有200多中国爱国志士持长枪袭击德国兵营,击伤德人多名。1899年初,德国
殖民者诬称中国粮商卖粮过湿,横加惩罚,激起中国商民的愤慨,青岛附近一些村庄
联合起来, 拒绝向德人出售各种食物。1899年4月,即墨王义训联合青岛一带的大刀
会“竖旗聚众”,公开提出“誓与教会为仇”的斗争口号。群众捣毁了当地教堂,惩
治了民愤极大的教徒。后来,王义训被即墨知县关押,更激起群众的愤怒。即墨大刀
会遍告大刀会众, 在马山集合1 000余人准备攻打即墨县城。即墨南乡和西乡民众也
在大刀会的领导下行动起来,在山间铸炮造枪。德国当局惊呼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
准备复仇,德人哀叹到了“最坏的时候”。 在胶州修筑大沽河铁路桥时,德国当
局所修涵洞狭窄,河水不便外泄,极易导致上游成灾。当地农民结坛成立义和团痛打
铁路工程承包商, 烧毁了大辛疃教堂。德国总督于1900年2月派军队携带大炮、机枪
前往镇压。胶州2万多人持械抵抗,德国当局慑于民众威力不得不将铁桥涵洞加宽。
中国工人、市民也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抗德斗争,他们有的采取消极怠工、破坏工
具等手段反抗德人统治,船厂和木厂工人还举行过有成效的罢工斗争。胶州破产农民
傅二,到青岛后组织了抗德义勇队,吸收工人、学生等开展武装反抗斗争,使德人闻
风丧胆。义勇队兴盛时,人数多达二三千人。后傅二被叛徒出卖而被捕,义勇队也随
之瓦解。
1907年,中国同盟会山东负责人丁惟汾派人到青岛开展工作。次年,同盟会会员
陈干、刘冠三等在青岛创办震旦公学,成为同盟会的联络机关。1908年秋,震旦公学
的革命党人与济南革命党人发起成立全省保矿会,反对德人侵夺山东矿权,德国当局
大为惊恐,驱逐陈干等人,并查封了震旦公学。武昌起义爆发后,青岛人民受到鼓舞,
刘冠三重返青岛建立同盟会机关部,指挥胶济铁路沿线的独立斗争,青岛成为山东半
岛反清革命的中心。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德国当局以青岛系“中立地”为由,阻挠青岛人民举行庆
祝活动。 1912年1月21日,即墨人民举行反清独立斗争。次日,即墨县临时民政署成
立。德国当局勾结清军屠杀革命党人,镇压即墨人民的斗争。 1912年初孙中山就
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青岛各界爱国人士邀请他惠临,德国当局横加阻挠,孙中
山闻讯后执意前来。 1912年9月28日,孙中山抵达青岛,各界人民集会欢迎,听取演
讲,受到鼓舞。
辛亥革命后,许多清朝遗老、封建贵族逃到青岛,得到德国当局的庇护,策动癸
丑复辟和丁巳复辟。民国初年,青岛成为复辟清王朝的据点,但这些逆历史潮流的活
动都以失败而告终。
至1913年, 青岛市区华籍人口已达161 140人,初步接近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数
量。 各项城市设施逐渐齐全, 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城市风貌,步入当时中国重要城市
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