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rec=19&run=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青岛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1949年11月26日,中共青
岛市委正式成立。中共青岛市委积极慎重地壮大组织,至1950年6月已发展党员2 500
多人,一批先进工人加入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行列。全市性工人、青年、妇女代表会议
于1950年2~5月间相继召开,市总工会、市青联、市妇联正式成立。
青岛工人阶级以国家主人翁姿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恢复生产,改造
旧企业。工人阶级响应中共中央“三年恢复国民经济”的伟大号召,以极大的热情投
入增产节约的劳动竞赛。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生产者国棉六厂工人郝建秀和先
进集体郝建秀小组,成为青岛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青岛市各界群众、各人民团体坚决拥护中共中央抗美
援朝的正确决策,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表明严正态度。青年工人、学生积极报
名要求赴前线杀敌,郊区农民也纷纷行动起来,全市报名参战者达1万余人,后来有2
000多人参加军事干部学校与部队。 广大工人、农民以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实际行
动,支援抗美援朝战争。青岛铁路职工赴前线参加战地运输。工商界踊跃纳税、增产
捐献, 捐献飞机大炮款达482.5亿元(旧人民币),可购买战斗机32架。全市医务界
组织了3次赴朝鲜医疗队,参加者包括教授共84人。全市各行各业纷纷订立爱国公约,
向前线将士捐赠慰问品。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革命政权、保障人民安全和恢复生产,中共青岛市委采
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1950年5月,青岛边防部队、民兵一举全歼窜犯胶南大珠山的
国民党特务和股匪80余人, 粉碎了敌人的破坏阴谋。1950年底至1951年4月,青岛郊
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依法没收地主土地及征收其他应征的土地近5万亩,连同原
有国有土地共5.5万亩,除去市政事业等用去2 400多亩外,绝大部分土地进行了分配,
有18 409户贫雇农得到了土地,极大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遵照中共中
央关于“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的指示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青
岛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揭发、逮捕、严惩反革命分子,取缔反动会道门,破获了
“圣母军”、“中国革新党”等反动组织。1951年底,青岛开展了全面取缔娼妓的工
作,封闭妓院6处,使314名妓女、暗娼获得了新生。为更好地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青岛于1951年11月开始遵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在全市机关、团体、企业中开展了“反
对贪污、 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继而于1952年2月开始在工商
业界开展了“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资财、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
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揭露并处理了革命队伍内的犯罪分子和借加工军
用品非法牟取暴利、破坏抗美援朝的不法商人,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1952年,
美帝国主义悍然动用细菌武器惨害中国人民,青岛系严重受害地区。全市军民参加了
反细菌战的突击斗争,1个月出动2万多人次,清除细菌和寄生毒虫,整治了被污染的
环境, 及时有效地挫败了细菌战。1952年8~10月,青岛市开展打击贩卖烟毒罪犯的
行动, 共审判、判处烟毒犯1 668名,彻底清除了危害社会的烟毒问题。 中共青
岛市委依靠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劳动群众,认真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经过三年
艰苦奋斗,顺利完成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任务,全市经济战线的困难迅速被
扭转,并解决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遗留问题。195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3.24亿元,安
排了4万多人就业。 青岛以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恢复和发展
国民经济中,人民政府加强了对私营工商业正当经营的保护和管理,合理调整公私关
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利用其对国计民生有利的方面,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
方面,推动工商业继续发展。
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
义的任务,青岛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56年1月1日,蓝村至烟台的铁路通车,青
岛增加了一条陆运交通干线,增强了青岛的运输能力和对外联系的能力。1956年4月,
青岛市人民政府改称青岛市人民委员会。
1956年1月,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在全国出现高潮。青岛工商界在中共青岛
市委的领导下,开始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绸布业率先于1955年12月23日
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至1月底, 全市1 725家私营工商业户全部实现公私合营, 7
000多名工商业者开始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郊区农业合作化加速进行。至1
月底,加入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农户达到96.9%。渔业、手工业也走上合作化道路。走
上合作化的青岛郊区农民战胜了40多年未有过的自然灾害, 195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1.25亿斤,提前一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
至1956年底,青岛全市共有10万多人就业,仅1956年就有2万多名正式工和4.3万
多名临时工参加经济建设,职工总人数近20万人。8年间,工人工资增长35.57%,有
2.5万多名职工迁入新居。至1957年9月底,全市工业生产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在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青岛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过渡时
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对工业进行挖潜、革新、改造。同时,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57年底,
全市工业总产值超额9.46%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城市公用事业和科研、教育、文
化、 卫生等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仅8个国营棉纺织厂5年间上缴利润即可新建8个大
型棉纺织厂。5年间,青岛恢复和新建工厂企业近100个,四方机厂的人民型机车、染
料厂的橡胶促进剂、汽车制配厂的三轮汽车等填补了青岛工业的空白。1957年青岛市
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亿元, 比1952年增长62.6%。 1957年3月,青岛市
政府制订了《青岛市初步规划》,确定青岛市是一个国防、工业、对外贸易、疗养的
多功能城市。
1957年4月27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
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
风运动。5月后,全党整风运动逐步展开。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青岛召开会议,着
重讨论了整风和反右派斗争,毛泽东在会议期间作了《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的报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