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日本第二次侵占始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rec=14&run=1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爆发。8月初,日本内阁批准了军方进攻青岛的方
案, 日军大规模进攻上海前后,青岛日军企图制造事端。8月14日,在青岛的日本浪
人伪装中国人狙击日本水兵,制造“德县路事件”,反诬中国人所为,加剧了青岛的
紧张局势。9月4日起,日本开始撤离日侨,同时关闭了日资工厂、商店,准备武力进
攻青岛。日本驻青岛总领事馆8月13日关闭,9月4日随日侨撤离。
国民党青岛市政当局奉命实施“焦土抗战”计划,并按南京国民政府的电令,准
备撤向鲁中山区。同年12月18日,市长沈鸿烈下令炸毁日本在青岛投资经营的九大纱
厂,另将发电厂、啤酒厂、自来水厂和港口的船坞等设施予以破坏。当晚,从沧口纱
厂炸起,至次日上午,沧口、四方的日本纱厂先后被炸毁。同时,还炸毁了青岛港的
起重设备,又将第三舰队舰船及民用船舶20多艘沉没于青岛港口航道之中。12月26日,
日本宣布封锁青岛海面交通。27日沈鸿烈率海军陆战队、保安队等国民党驻青岛军政
人员及家属近万人撤离青岛。国民政府弃守青岛后,全市一度陷于无政府状态,一些
欧美侨民联合一些青岛商民组织“临时商团”,承担维持秩序之责。1938年1月10日,
日军第四舰队出动40余艘军舰及部分海军陆战队,在数十架飞机的掩护下,日本海军
陆战队未经任何抵抗便在山东头、沙子口、浮山湾和汇泉湾等地登陆,迅速侵入市区,
又一次侵占了青岛。
1938年1月10日日军侵占青岛后,随即网罗中华民族败类,拼凑傀儡政权。1月17
日,伪“青岛市治安维持会”成立,以“维持青岛及其附近治安”为名,行使地方政
府职能,内部设立秘书处、总务处和警察部,还设有咨询机构——复兴委员会和土地
整理委员会。伪“青岛市治安维持会”在行政上受伪华北临时政府指导监督,实际上
完全听命于日本海军青岛情报部和日本“兴亚院青岛出张所”。伪“青岛市治安维持
会”所设秘书处、总务部、警察部,都有日本人担任次长、顾问等职。1943年,“出
张所”并入日本驻青岛总领事馆。
伪“青岛市治安维持会”设有两个附属机构——复兴委员会和土地整理委员会,
中日委员各半。复兴委员会研究通过有关青岛各项事业专案,提交“治安维持会”照
案执行。土地整理委员会办理青岛市公私所辖各种土地台账,通告对于事变前青岛市
政当局的不动产登记概不予承认。“治安维持会”还分管原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所属
青岛盐务管理局、山东区统税局、青岛商品检验局、青岛高等地方法院等机构。后来
恢复的农林事务所、消防队、屠宰税征收处,亦由维持会直属。“治安维持会”还新
建了一些媚日团体及汉奸组织。
日本把青岛作为全面侵华战争的重要基地,除屯扎重兵外,还设置了总领事馆,
侵青军事机关即为统治青岛的最高领导机关,军事力量主要有海军根据地队司令部、
陆军旅团司令部和青岛宪兵队。青岛宪兵队是日本设在中国的10个宪兵队之一,下辖
若干区县宪兵队,专以侦缉、搜捕抗日人员为任务,并搜集情报,协助实施“经济统
制” 。日本人实施法西斯统治,1938年1月推行保甲制度,以日伪青岛特别市警察局
管辖区为保甲行政区,设市南、市北、海西、台东、四沧、李村6个警察分局。
1939年1月10日, 伪青岛特别市公署成立,隶属关系不变。原伪治安维持会会长
赵琪充任市长(兼任“华北临时政府”委员),从市长到各局长均配有一名日本人作
“顾问”,一名日本人任辅佐官,日本控制了市公署实际权力。伪市公署设总务、警
察、社会、财政、教育、建设、卫生、海务八局,并继续代管统税、盐务、商品检验
局和法院等。1939年制定《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和《母市计划》,要把青岛建成政
治、港湾、工业和观光性质的城市,企图扩大城市规模,成为华北的战略基地及掠夺
物资的港口枢纽。6月1日,伪政权实施“大都市计划”,将即墨县、胶县划入青岛,
全市面积扩大为原地域的10倍, 两县伪公署分别改为乡政办事处(1940年2月15日改
称区办事处)。伪市公署还增设乡区行政筹备事务局,统一指导两乡区的事务。因即
墨县、胶县地处较远,抗日力量在青岛农村、郊区建立抗日政权开展抗日活动,敌伪
实际上无法实施有效管辖。 1940年3月,“华北临时政府”并入以汪精卫为首的“中
央政府” ,改称“南京国民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青岛仍受该委员会统辖。是年3
月,奉命将伪市公署代管的统税、盐务、商品检验各局分别陆续移交财政部、实业部
管辖。 1942年6月,增设崂山办事处,其职能与胶县、即墨相同;裁撤卫生局和乡政
筹备事务局。1943年11月13日,伪青岛特别市公署改称青岛特别市政府。1944年6月,
增设经济局。1945年3月,恢复卫生处,同时恢复农林事务所等,直隶于特别市政府。
日本侵占青岛之初,即由日本海陆军特务部和总领事组成联合小组,行使除军事
外的各项管理职能。1938年11月,日本确定青岛、上海、厦门为特别行政区。1938年
末, 日本设立兴亚院统一负责中国占领区的政治事务。1939年3月,兴亚院华北联络
部青岛出张所成立,该所所长柴田弥一郎任伪市公署顾问。出张所除军事外,统管青
岛乃至山东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宜,为日本侵占青岛之最高政治机构和情报机构,
完全凌驾于伪市公署之上。“出张所”还派人直接充任伪市公署的顾问、辅佐官、市
政委员等,并委派日本人充当各局的“次席”,实为首席角色。青岛日本总领事馆全
面管理维护日本侨民在青岛的权益。1943年兴亚院改为“日本大东亚省青岛总领事馆”,
代行兴亚院的职能,全面控制青岛的政治、经济、文化。总领事馆下设警察署,名义
上专管日侨事务,实际上肆意干涉中国人事务。日本还在青岛设立一些公开非公开组
织团体,在日本总领事馆和伪政权的领导、协调下从多方面为日本侵华战争服务。伪
政权与日军相结合,建立了特别组织网络,其中有日本特务组织及伪警察系统。1938
年2月24日, 日伪在华北各沦陷区普遍设立的伪组织新民会向青岛派出联络员。1939
年5月15日成立“新民会青岛特别市指导部”。1940年4月成立由伪市长赵琪兼任会长
的“新民会青岛特别市总会”。该组织与伪政权相互勾结、配合,在政治、军事、经
济、 文化各方面充当了日本侵华的帮凶。1941年1月,日本人重建旅青日本人自治团
体“青岛居留民团”,配合日本官方对青岛实行控制。
在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下,以汪精卫为首的伪国民党中央党部、以王克敏为头目的
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以梁鸿志为头目的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于1940年1月23~26日
在青岛举行会谈,达成协议,为炮制汪伪国民政府进行最后准备。
青岛日伪当局在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以青岛为基地,多次出动陆、
海、空军对胶东、滨海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制造了毛子埠、晓望村、杨家村等
多起惨案。但这并没让中国人民屈服,反而激起中国人民更激烈的反抗。
自1941年3月开始先后进行了5次“强化治安运动”。第一次“强化治安运动”,
青岛是重点城市, 消灭中共抗日军民是运动的重点。3月30日举行了10万人的市民大
会,到郊区连续“讨伐”。第二次“强化治安运动”始于1941年7月7日,历时2个月,
重点为“实行剿共、巩固治安”。第三次“强化治安运动”,成立了青岛市“强化治
安运动”本部,伪市长赵琪任部长,推行经济封锁,强化保甲制度和“讨伐”运动。
第四次“强化治安运动”始于1942年3月20日,以“东亚解放,剿共自卫,勤俭增产”
为口号。4月300多名日伪军进崂山扫荡,惨害中国人民。第五次“强化治安运动”始
于1942年10月8日,历时2个月,仍以“剿共为第一要务”。
为支撑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实行所谓“以战养战”的政策,大力掠夺青岛
地区的物资财产和人力资源,加强对重要经济部门的垄断统制。对国民经济中的重要
行业如矿山、交通邮电、公用事业等,日本人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国策会社专
营。其他的工商业,则以“军管理”、“委托经营”、“组合合作”等方式予以控制。
四方机厂、永裕盐业公司、华新纱厂等都被强行霸占。
1938年7月, 日本政府制订的对华经济侵略要点指出,必须在实质上抓住必要的
交通事业,特别是在华北方面,以国防要求为第一位,铁路、水运等必须保证全面完
成军事任务。1938年日军侵占青岛后,铁道联队儿玉部队立即对胶济铁路实行军管,
后交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北支事务局经营,继由日伪华北交通公司管理。青岛港由
日本海军、陆军和总领事馆三方组成的“青岛港湾委员会”接管后,日本当局交满铁
埠头株式会社独家经营。 1938年1月,日军入侵青岛的当月便从英国人手中接管了胶
海关,改由日本人任税务司,从而完全控制了青岛海关。
青岛港和胶济铁路成为日军侵华战争的水陆大动脉。青岛港一直是日军在华北的
最重要的军港和战略物资转运基地,大批侵略军和武器装备由日本运抵青岛港,经胶
济铁路转运山东及华北各战场。同时,日本还通过胶济铁路及新修的德州—石家庄铁
路掠夺山东、河北、山西等省的“二黑二白”(矿石、煤炭、棉花、食盐)。这些重
要物资,除一部分在青岛供应日资企业外,矿石、煤炭的大部分运回日本。胶济铁路
的畸形流向导致1940年青岛港出口额大幅度增加,首次超过天津港,跃居华北诸港之
首。为方便掠夺物资,在青岛港新开辟装卸煤炭、铁矿石专用码头,安装了自动装卸
机械。
在日本占领当局支持下,战前日本厂主纷纷返回青岛,重建被炸毁的九大纱厂及
其他企业。1939年4月各厂全面恢复生产,日本资本重新垄断青岛及山东的纺织工业。
日占当局还依仗特权支持和帮助恢复和发展其他日资企业。日本“取引所”,在青岛
先后成立二三十个,垄断了许多行业,大批中国厂商被摧垮。日本“纤维组合”以惩
治“暴利犯”为名迫害中国纱布商,使500多家纱布商号倒闭大半。
日本厂主对中国工人施以奴化教育,实行法西斯管制。在四方机厂强令工人学日
语,强迫工人学习“中日亲善”之类的会话,逼迫工人改称日本名字。在烟厂等强迫
工人进行军训,在纱厂严格实施搜身制度。日本人在青岛成立了“劳工协会”办事
处,后又增设“华工赴日事务所”和“青岛特别市劳务委员会”,经青岛港将掳掠华
工运往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和日本本土,专门从事井下采矿等脏苦累险的劳动,
许多人丧身异国他乡。青岛的劳工协会集中点即为关押点,遭囚禁的劳工还被抽血供
日本伤病员使用, 许多劳工被折磨致死。1945年2月17日,被关押在体育场准备外运
的劳工进行暴动,300多人有幸逃脱,获得自由。
早在1937年10月,中共青岛特支就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抗日战争中行动方略的指
示,决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游击队。青岛共产党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将党的领导
机关迁移至崂山一带的农村,带领山东大学“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到下埠落小
学开展工作。同年11月,中共东北等工委决定撤销中共青岛特支,成立中共青岛市委,
首先在毕家村、蓝家庄一带成立了崂山游击队第四中队。中共青岛市委执行中共中央
的方针路线,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党的
抗日主张,建立“青岛抗战先锋团”等组织,团结广大工人、学生参加抗日斗争。
为开展青岛市内党的秘密工作,邻近青岛的抗日根据地的中共组织如中共胶东区
委、中共鲁中区五地委分别有计划地派员进入市内建立组织。1939年秋,中共胶东区
委派人来青岛,相继建立中共崇德中学党支部等,组织开展抗日斗争。1940年12月中
共建立日本侵占青岛后第一个中共工厂支部——中共颐中烟草公司党支部。其后鲁中
区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等先后分别建立青岛地下党组织,发动组织工人和各界市民开
展抗日斗争。1941年,中共胶东区党委建立中共青岛市工作委员会。1943年秋,中共
中央山东分局成立青岛工作委员会,领导市内的隐蔽斗争。八路军胶东军区组织崂山
武工队,在流亭河北建立抗日根据地。1944年胶东军区成立青岛武工队,对日伪展开
武装斗争。 1945年7月,中共青岛党组织成立青岛武工大队,在崂山华阴、傅家埠等
处协助组建农救会、自卫团等群众团体,配合解放区主力部队作战和市区地下对敌斗
争。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在莒南县组建中共青岛市工作委员会。中共青岛工
委组建了市区、沧口两个支部,发展党员,团结进步群众,开展抗战斗争,成为中坚
力量。
中共青岛地下党组织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抗日宣传组织活动,发展地下党员,建立
党的外围组织,团结群众共同抗日。地下党组织从工人阶级的切身利益出发,利用合
法斗争形式,发动工人打击日本侵略者。纱厂工人多采取怠工、破坏机器等方式反抗
日本厂主。码头装卸工人经常将货物掀入大海,还不时把橡胶、成件的棉纱运走。铁
路工人破坏机车车辆, 有效地破坏了日本军工生产。1940年至1941年3月,胶济铁路
发生运转事故达1 340多起。1943年春,五号码头工人举行反日罢工斗争,游行示威。
另外,在社会各阶层人士中开展统战工作,筹集物资支援根据地的抗日斗争。1945
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正式签字,历时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终获胜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