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销 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9&rec=71&run=13

内销 建国前, 青岛复制企业均为自产自销。1925~1932年,青岛共有6家花边
厂, 在竞争中有5家倒闭,只有协成花边厂得以雄居江北。青岛协成花边厂在经销产
品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厂以优惠销售 (如赊销、降价销售,先赔后赚等策略手
段)争夺客户,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以质取胜,赢得了市场。
建国初,青岛复制企业仍坚持自产自销,各厂家多向百货公司、土产公司或私营
商户直接批发,有的还签有长期供货合同。1953年后,国家对私营业户实行加工订货、
统购包销、定购定销等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原料和销路。1956年,复制生产纳入国家
计划。除少量小商品自销外,大部分产品均按主管局下达的指标组织生产,产品由纺
织品站按计划收购。1964年后,花边线带产品自销范围扩大,并直接对外贸、针织、
服装行业承揽加工订货,纺织品站与生产厂家签订合同收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商品生产逐步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收购量逐步减
少,自销范围相应扩大。1982年开始,边、带产品全部自产自销。由于新的销售渠道
未能及时建立,产品一度滞销,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1981年青岛制线厂销售收入
为1573.3万元,1983年降至1113.9万元。青岛各复制企业自1983年起,强化销售机制,
设立经销机构。为了进一步打开局面,除对各大商场、工业用户批发产品外,同时利
用广告等手段,提高产品知名度,以展销会、订货会、走访用户等形式吸引顾客。
1988年,各厂对销售科实行承包,对销售人员实行联购联销奖励,以调动销售人
员的积极性。同年,青岛毛巾厂等7家复制企业(包括崂山毛巾被厂) 销售收入共1.43
亿元,占青岛纺织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6.4%,占山东复制业销售收入总额的16.2%。
外销 青岛复制业产品早在5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口。1956年,青岛制线厂接受国
家出口订货, 出口纯棉丝光线团,年出口18.60万打。1962年,出口“三环”牌线团
10.92万打,1965年出口量达41.55万打。“文化大革命”初期出口一度中断,1970年
恢复出口。1970~1973年,每年出口纸芯线团30万打、宝塔线0.3~2万打。1974年出
口量开始下降, 至1976年仅出口纸芯线9万打、宝塔线0.68万打。1977年只出口宝塔
线2.3万打。 1978年停止出口。1987年又恢复出口,涤纶线进入意大利、美国市场,
年出口量3960打,出口产值为20万元,创汇7.77万美元。1988年出口涤纶线5548打,
出口产值为48.17万元,产品销往美国、意大利、古巴、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青岛毛巾厂最早出口毛巾产品始于1958年4月, 对苏联出口浴巾。1961年,产品
打入香港市场。1978年出口日本。1979年开始出口美国。1988年,产品销往苏联、香
港、 日本、美国等40个国家和地区。创汇额不断上升,1988年达500万美元。第二毛
巾厂于1987年也开始出口浴巾,1988年,该厂外销毛巾被36.06万条、浴巾7.28万条,
主要销往日本、苏联、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第三毛巾厂自1986年起为青
岛服装厂提供毛巾布面料,制成服装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8年,青岛市共出
口毛巾67.8万条、毛巾被48万条。
青岛生产的床单在80年代也先后销往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
家和地区,产品有方格床单、漂白床单和拉绒坯布。1987年销往澳大利亚腈纶钩编床
罩300条。1988年,共外销床单产品88.7万条,销售额1408万元,创汇350余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