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劳动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9&rec=52&run=13

1923年,青岛最早开设的三家袜厂,工人总数82人。1928~1933年开设的五家针
织厂, 工人数达120余人。各厂工人基本上为男工和少量童工,仅新大纶袜厂70余名
工人中有女工30名。 1941年,大德兴业株式会社开办时规模较大,职工人数达200余
人。 1946年,和顺和大信两个针织厂合并为青岛第一针织厂,职工221人,其中男工
86人、女工135人,职工中年龄在16~25岁的183人。
青岛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针织业发展迅速。1951年,青岛市共有针织
厂家164个,其中两个国营厂的职工764人。162个私营厂共有职工838人,其中女职工
277人、 技术人员36人。1956年,经过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各私营厂先后并入青
岛第一针织厂和大德袜厂(青岛第二针织厂前身)。到1960年,青岛针织业的职工队伍
扩大为4662人(包括毛巾厂),工程技术人员65人。1962年经济困难,部分职工被精简
回乡生产,职工人数急剧下降为1999人。1965年开始,职工人数开始回升为2960人,
1970年为3843人,1978年达4199人。1979年,青岛市针织业职工人数增至6106人。随
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企业生产力不断发展, 至1988年末,12个针织厂的职工人数达
8948人(含四个厂办厂的职工304人)。
青岛针织企业在提高职工的素质方面,采取初中、高中文化补课,举办各种专业
电视中专班,派出代培大专、中专生,参加省、市举办的技术业务培训班、质量管理
学习班等,及岗位责任制的培训、新工人上岗前培训、进行政治轮训等措施,提高职
工的政治文化素质。 1988年末,青岛针织职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38%,中专的
占3.59%,工程技术人员216人,占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