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销 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9&rec=43&run=13

内销 1945年以前,青岛印染企业产品自产自销。抗战胜利后,中国纺织建设公
司青岛分公司接管青岛印染厂。青岛印染厂产品由公司统筹经营销售,而华新、阳本
及其他小染厂仍自产自销。建国初,青岛印染产品除青岛印染厂外,各厂仍自由经营。
1951年,青岛棉业公司(1949年6月中旬成立) 改名为青岛花纱布公司,与各印染厂形
成按内贸需要的加工关系。1954年,花纱布公司改名为中国纺织品公司青岛市公司,
当年9月1日国家对纱布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以后,印染布统一由纺织品公司销售。
1955年初,青岛部分内销印染产品严重积压。为解决积压问题,1956年春,青岛
纺织管理局对青岛印花布产销进行改革,实行青岛印花布选样定产制度,由工厂、内
贸、文化界各方人士组成青岛市花布花纹图案评选委员会,每半年评选一次,起印量
7.5万米, 选样定产后由青岛纺织管理局安排各印染厂生产。1957年,纺织、商业两
部在青岛联合举办第一次全国花布选样定产会议。此后每年春、秋两季各召开一次,
青岛有较多产品受到好评。1965年,青岛第五印染厂的青平绒被评为第一名。
1979年末,山东省首先在全国实行“服装面料的直供方式”,有利于减少环节,
发展服装生产。1980年,工厂开始组织产品自销。1982年,出现全国性内销印染产品
滞销积压和降价的困难, 1983年1月20日商业部决定取消统购统销,形成工厂自销与
纺织品批发公司内销两个并行的内销渠道。
1985年,内销市场涤棉和中长印染布销售较旺,但纯棉印染布未见起色。1985年
下半年,国际纺织品市场好转,内销压力减轻,各厂自销扩大,青岛印染产品占内贸
经营比例逐步下降。从1975年的36%下降到1985年的5.4%,1986年又开始回升。
外销 1956年,青岛开始出口坯布、漂布、色布,由山东杂品进出口公司委托上
海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办理出口。
1957年,青岛印染厂为打破青岛及山东地区出口漂布、色布的单一格局,接受上
海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交给的一项11套色国外丝绸印花布样印制棉布的任务 (花样编号
为20506BA),印制出质量合格的11套色花布,开拓出山东、青岛印染行业漂布、色布、
花布全面出口的新格局。
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口主要品种有: 青岛印染厂的大花人棉绸、染色人棉绸、
纯棉什色府绸(扇子舞牌),该府绸出口古巴、伊拉克、苏联,被誉为“山东绸”。还
有“白猫”酞菁蓝花布,青岛第二印染厂的印花双面绒、印花麻纱,畅销缅甸、东南
亚、欧洲。青岛第三印染厂的“白猫”牌花布、“大象”牌漂布,由于各厂重视出口
生产,质量稳定,1965年青岛印染出口合格率高达89.72%。青岛印染厂每月印制花版
数高达180个, 1968年出口交货量达4176万米,占该厂印染布年总产量47.15%,达到
历史最高水平。青岛第三印染厂出口产品质量稳定,1964年该厂被山东省商检局定为
产品外销免检厂。
70年代,对苏联、东欧、古巴、伊朗、伊拉克、斯里兰卡等国出口大幅度削减,
加上片面追求产值,发展批量大的内销产品,影响了出口。80年代,山东省纺织品进
出口公司把原交给青岛印染行业的出口印染布任务转移到济南、潍坊等地印染厂,青
岛印染出口定单减少,出口比例低于历史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