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产 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9&rec=41&run=13

产量 建国前,青岛印染产品产量低(年产约2000万米),产品单一,多为纯棉印
染布,色布为主,质量也差。1950年,青岛印染厂、华新纱厂印染场、阳本染印厂三
个厂年产印染布1717万米,加上小漂染厂生产,年总产量约3000万米。1952年,
青岛印染厂、 华新、阳本三厂年产7784万米,全市年总产量约1亿米。1962年,
棉花减产,产量略有下降,以后逐步回升。全市年产量,70年代超过2亿米;80年代,
虽然生产能力接近年产3亿米, 但实际产量增加不多,在2~3亿米徘徊。由于受市场
因素影响,管理放松,产量有所下降,1988年年产量跌回2亿米。
品种 印染产品分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三大类统计,建国前后青岛印染产品
以色布为主。青岛印染厂、华新纱厂印染场、阳本染印厂三个厂合计,漂布、色布、
花布的比例为3∶62∶35,加上小厂绝大多数生产色布,色布比例高达80%。50年代初,
色布以蓝、黑、红、紫酱布为主,蓝布中深蓝布多为硫化蓝色布。青岛印染厂在全国
首先将阿尼林染色机改为硫化蓝轧染机。青岛第二印染厂采用酸矾氧化法提高硫化蓝
色泽鲜艳度,中蓝、浅蓝布除硫化色外,还有耐水洗及日晒的士林蓝色布。按色泽深
浅,分30号、60号、190号士林蓝。青岛印染厂对190号士林蓝布采用液下皂煮工艺,
以提高质量。黑布(元青布)建国前采用阿尼林色布,由于生产中人易中毒等问题,建
国初期停止生产,改硫化元青色布。1956年该布贮存后脆损,各厂对硫化元青布采用
防脆处理。青岛第二印染厂采用冷流水氧化法提高其乌黑度,红布、紫酱布采用冰染
染料染色,色牢度好,成本低,花布多为小花哔叽,印花细纺等品种。
1954年,纺织工业部在京召开全国印花会议,花布需求增加,花布生产异军突起。
1957年花布生产比例上升至64%,色布降至28%,漂布为8%。当时青岛三大印染厂致力
于花布生产,淘汰色牢度低的盐基染料,大红、紫酱两个底色花布以士林染料拔染,
纳夫妥底色代替盐基染料防染,深蓝底色花布采用印地科素尔染料色。黑底色花布过
去一直采用阿尼林色底防染工艺, 青岛印染厂在全国首创纳夫妥黑底色防染工艺。
1957年,青岛印染厂在全国首次试验纳夫妥染料印地科素尔染料转化效果印花新工艺,
花样设计不断创新,雕刻职工采用手工雕刻结合缩小雕刻,制成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
印花布,当时是青岛印花布生产的“黄金时代”。1956~1957年,青岛第二印染厂在
全国率先生产印花双面绒。
1958~1959年,以粘胶纤维为原料的人棉绸色布在青岛印染企业普遍生产,并成
为北方地区生产出口人棉绸花、色布的主要基地。
60年代初,色布出口增加。1965年色布比例上升至46%,花布降为39%,漂布为15
%。产品结构由单一纯棉布改为纯棉布及涤棉混纺布和其他混纺布。窄幅布(指幅宽36
寸)改为阔幅布(指幅宽44寸)。青岛第二印染厂在全省率先生产维棉混纺印染布(维纶
50%,棉50%) ,青岛印染厂引进涤棉混纺布印染加工设备开始生产涤棉混纺印染布,
并有少量腈纶、粘胶混纺产品生产。60年代末,青岛印染厂利用部分印地科素尔染料
及色基重氮磺酸盐作“光敏染料”试验生产感光印花布,并采用微泡法对非银感光材
料在雕刻上应用取得科研成果,各厂还推广应用涂料印花工艺。
70年代,涤棉混纺织物发展迅猛,青岛印染厂、青岛第二印染厂扩大生产,涤粘
中长产品也开始兴起,产品仍以色布为主,整个印染产品色布仍保持较高比例。1975
年色布占48%, 花布占40%,漂布占12%。染色采用连续轧染工艺,涤棉、涤粘中长混
纺织物大多采用热熔染色工艺。印花采用色酚印花工艺,并推广叠印印花工艺。
80年代,棉布、人棉绸、涤棉混纺布、涤粘中长混纺布继续印染生产,维棉印染
产品大幅度减少,只保留少量维棉花布生产,腈粘产品已停止生产,新增有涤腈产品、
纯涤纶长丝产品。青岛印染科学研究所生产少量丙纶/棉混纺产品、麻/涤纶混纺产品、
丙纶/涤纶共混产品。 青岛第四印染厂利用设备优势,从1986年起生产化纤混纺布的
仿棉整理产品和纯棉布的水洗整理产品。青岛印染行业引进设备增多,新工艺、新技
术不断采用。圆网印花、平网印花工艺的采用,扩大了印花领域; 溢流喷射染色工艺
的采用,开拓了染色领域; 泡沫树脂整理、涂层整理,使整理产品有新发展。青岛印
染厂等单位研究纳夫妥染料色淀转移印花新工艺,属全国首创。青岛印染厂经多次生
产实验,大批量(约200万米) 用于涤棉织物深色印花布,质量好、成本低。在色布和
花布产量减少的情况下,漂布比例上升。1985年,漂布比例升为30%,色布降为39%,
花布降为31%。
名优产品 青岛印染产品由于印制精细、花色鲜艳、风格清新、质量上乘,畅销
于海内外。
50年代, 有青岛印染厂的“苏小妹”牌漂布以及30号、60号、190号各种士林蓝
色布和泰山牌小花哔叽,华新纺织染厂“熊猫”牌印花双面绒、染色及印花灯芯绒,
阳本染织厂的“兄妹” 牌190号士林蓝色布、印花大花标、纳夫妥红酱细布,顺德祥
染厂的“梅兰竹菊”牌硫化青布,增兴染厂的“地球”牌硫化青布,安泰染厂的海昌
蓝布。60年代有青岛印染厂的“扇子舞”牌什色府绸、大花人棉绸,华新纺织染厂的
“跳鲤”牌印花平布什色咔叽,阳本染织厂的印花单面绒,青岛第五印染厂的青平绒
和印染帆布。70年代有青岛第二印染厂的大花纯棉贡呢、涤棉什色线绢。80年代有青
岛印染厂的涤棉深色花布、黑底防染印花纯棉高支府绸,青岛第三印染厂的漂白缎格
布, 青岛第四印染厂的“三鱼”牌涤粘中长色布。其中涤粘中长3号将军绿华达呢,
1985年在全国工业普查三级分等标样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标样”; 涤粘中长仿
麻呢,1984年8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新产品”;青岛第五印染厂的真丝手绘手帕,1984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产品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