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销 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9&rec=30&run=13

30年代,青岛单织业的产品多采取自销方式,一般是生产厂家趸批给布商,再由
布商转手批发或零售; 也有的加工订货、委托布庄代销,或前店后厂,自设摊点营销
等。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贡呢、哔叽、细斜纹布是为日商加工产品,其他产品主要
销往胶济铁路沿线、陇海铁路沿线、连云港及东北地区。抗战胜利后,外埠客商纷纷
来青岛订货,扩大了产品在国内的覆盖面。从1947年开始,有少量线呢产品通过外商
销往东南亚一带。
建国初,青岛棉业公司通过加工订货、换货等方式,收购各单织厂产品。1950年,
产品由市花纱布公司包销。1954年,国家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各生产厂家生产
出的产品随即开票划拨给市花纱布公司。1958年,床单、棉毯、灯芯绒、人绢绸通过
外贸单位开始销往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时和日本人争夺市场的主要产品。
从1961年开始,45×45纯棉色织布、20×20咔叽布销往古巴等国。1966年,45×45色
织布、涤棉色织布已成为出口拳头产品,行销美国、苏联、英国、法国、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国,年出口量48.1万匹。自1973年起,外销品种和数量增多,斜纹绒、仿麻
布、细平布、坚固呢、丝纹呢、细条布、细格布等也加入了外销产品的行列。至1979
年,共外销棉布1473.8万米,混纺交织布22.56万米,绒布725.57万米。
80年代后,单织产品逐渐呈现出产大于销、供大于求的趋势。1983年国家对纺织
产品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各厂开始设立销售科,注重市场信息,加强销售力量,进一
步拓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销售,在以市纺织品站为主要销售单位的同时,还
积极参加各种订货会、展销会、下乡赶大集和增设展销部等扩大销售产品的覆盖面,
使内销逐渐扩大到东北、京津、河南、内蒙古、甘肃、浙江、湖北、江苏、上海、云
南等省、市、自治区; 外销市场逐渐扩大到美、英、法、日、联邦德国、香港等30多
个国家和地区。外销量较多的产品有纯棉平布、帆布、平绒、灯芯绒、纯棉府绸、涤
棉条布、色织水洗布等。1988年,青岛单织业销售量5247万米,销售收入12983.26万
元。其中外销814万米,占销售总量的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