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劳动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9&rec=13&run=13

青岛早期的棉纺织业为手工操作,劳动效率低,强度大。随着机器纺织业的兴起,
纺织生产具有连续性强、用工量大、女工多等特点,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具有“三早”
特点。早成熟: 招工年龄限制在16~22岁左右,多数工序的值车工,经过三个月的基
础训练即可上车,半年后可顶岗生产。早贡献: 运转值车工进厂一年后,即可单独顶
班生产,人均年劳动生产率达2万元以上。早衰退:一线值车工多为女工,其“黄金”
工作时间一般为15年(包括结婚、孕期、哺乳期)。一般到40岁后,其视力、体力、灵
敏性等均难正常顶岗和完成定量定额任务。
青岛棉纺织业自1916年“内外棉纱厂” 招工建厂始,至1922年,已拥有职工1.3
万人, 占当年青岛市工人总数的60%。工人来源有青岛市民、市郊农民以及山东省莱
阳、蒲台、德州、益都等地的农民。一般工人只需经简单的培训,即可上机实际操作。
部分纱厂保全、保养等专业工种的工人作为练习生赴日本进行短期培训。青岛各日商
纱厂初建时,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由日本人担任,每厂50~70人,最多的内
外棉、钟渊纱厂有100余人。
30年代,青岛棉纺织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相应增加,各棉纺织厂用工
量均在千人以上。 1937年6月,用工最多的厂有钟渊纱厂和大康纱厂,分别为9880人
和5372人, 用工相对较少的丰田纱厂和同兴纱厂,分别为1673人和1850人。1937年7
月,各厂从业人员累计已达33035人,为建国前从业人员最多的年份。
日商采用严酷的手段逼迫工人拚命劳作,普通工人每天工作11~12小时,日工资
多者8~12角,一般为4~7角,而新工人和童工每日仅得2.5~3角。
1939年,日商重建被炸各纱厂,其规模比战前缩小。青岛棉纺织业共有工人1.85
万人,用工最多是钟渊纱厂,有2773人,而富士纱厂仅有1161人。1945年初,日商纱
厂生产陷入停顿,用工减少。1948年底达16560人,其中直接生产工人14042名,间接
生产工人2518名(不包括华新纱厂)。各棉纺织厂每万台运转纱锭平均直接工人数均达
96.37人,每百台布机平均使用直接工人数44.74人。其后,因受政局影响,各厂生产
日呈衰势, 工人出勤率降低。至解放前夕,青岛棉纺织业职工总数为19935人,出勤
率不足40%。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青岛纺织业除留用部分日伪时期的专业技术人员
外,大部分职员是从内地各省招收。1946年末,中纺青岛分公司和各大棉纺织厂共有
职员768人,以江苏人最多,为210余人,次为山东、湖南、浙江人;职员薪金30~600
元不等; 在768人中,共有大学毕业者173人、专科毕业者137人、高中毕业者277人、
初中毕业者181人。 各棉纺织厂工人几乎全为山东省人,文化程度按中学、小学、粗
识、文盲划分,文盲比例最大,占工人总数的46.2%;次为小学,中学仅占2.8%。
建国后, 青岛各棉纺织厂率先对劳动用工制度进行改革。至1952年8月,青岛各
棉纺织厂在基本不增人的原则下,全部由两班改为三班运转,实行了八小时工作制,
相应减轻了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1957年,青岛棉纺织业从业人员
达30408人。至1959年,增加到35296人,为建国后从业人数的第一个高峰年。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青岛棉纺织业部分职工回乡务农、放长假或离职理家,全市
棉纺织厂共精减职工1.7万人。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各厂通过子女顶替、社会招工及
国家分配初中、 高中毕业生补充劳动力。至1970年末,各厂职工总数达到32909人。
1978年,青岛棉纺织业拥有职工33019人,其中管理人员为1881人,工程技术人员650
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岛棉纺织业通过新建棉纺厂(第十棉纺厂)、老厂改造
等途径不断扩大生产能力, 用工量大幅度增加。1979年5月,各棉纺织厂根据各自的
特点,在运转工人中实行个人岗位计件工资,替代过去等级工资加奖金的办法,调动
了一线生产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1983年,各棉纺织厂职工总数达41725人,为建国后
用工人数第二个高峰年。同年,青岛第一棉纺织厂试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开始招用
合同制工人。1984年,各厂相继招用合同制工人(一般合同期限5年) ,全年共招收合
同制工人248人。 此后几年,各厂招工人数不足,加之退休人员较多,人员总数略有
减少。
1988年底,青岛棉纺织业所属九大棉纺织厂,共有职工38796人,占全系统的40%,
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74人、 中专1326人、高中11595人、初中21419人、小学及以
下3482人;有高级职称者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