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设 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9&rec=100&run=13

缫丝、丝织设备 1902年德华缫丝厂利用蒸汽机器制作蚕丝、黄白丝,为青岛近
代丝绸工业的发端。1917年建厂的铃木丝厂初有日本缫丝机330台,煮茧锅745口; 到
1923年,缫丝车达到1000部,张店分厂缫丝车达600部,日产量也由开始的150担上升
到1500担。 1923年,钟渊纱厂有缫丝车200部。1941年开工的日商纺织工厂有铁木织
机200台。1945年,第三实验绸厂有日本铁木织机196台(其中津田型112台,伊滕型84
台),其他附属设备和电机设备100余台,设备大多破旧不堪。
青岛解放初,青岛丝织厂接收了第三实验绸厂的设备。1950年3月恢复生产,196
台织机仅开动120台。 1958年, 增加国家定型设备K251自动换梭全铁丝织机60台。
1964~1977年,日式铁木织机全部改造成全铁K251丝织机,同时新增加K251型宽幅丝
织机60台, 准备工序有整经、摇纬、捻丝、并丝、上浆、子等配套设备108台,丝
织机总台数达250台。
青岛第二丝织厂到1982年,拥有K251型丝织机220台、配套准备工序设备114台。
70年代广泛采用电子技术,青岛丝织厂、青岛第二丝织厂安装电子护经、光电探
纬织机110台。
青岛丝线厂建厂初期只有几只染缸和一些木制捻丝设备。 80年代, 先后引进了
GB001型络丝机和GB121型并丝机及5台2411型绞动喷射染色机, 达到全部机械染色,
共计各种设备50余台。
印染设备 解放前,丝绸印染在青岛、山东都是空白,为了适应丝绸工业的发展,
增加丝绸的花色品种, 扩大外贸出口产品, 改变山东只出口柞丝白坯的落后局面,
1966年国家投资176.1万元, 在青岛丝织厂新建印染车间,增建空气调节、给水、供
气、 供电、排水工程,陆续添置印染设备74台。其中引进日本产OF71—4型高温高压
溢流染色机、AH3—160型热定型机、33T—165型短环烘干热定型机、呢毯整理机、震
荡水洗机、瑞士产感光连拍机、连晒机、德国产提卷染色机、高温高压卷染机、喷射
溢流染色机等11台国外设备,形成1800万米的印染能力。
动力设备 1949年,青岛第三实验绸厂有生产动力设备高压3300伏、低压220伏,
全厂装机容量70千伏安,全部设备为天轴集体传动。
从50年代开始,丝织厂对动力设施多次扩建、增容。1964年,青岛丝织厂的设备
动力,由集体天轴传动改为单机单独传动; 1971年扩建配电室,装机容量由1949年的
70千伏安达到800千伏安。至1988年,青岛丝绸各企业装机容量达到1300千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