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9&rec=1&run=13

青岛建置初期,纺纱、织布、印染均以作坊和家庭为单位,具有一定规模。《海
云堂随记》明确记载,1897年春有染坊6家,染料有靛蓝、洋红等,产品有纱、布等。
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德商利用山东的柞蚕和桑茧资源,于1902年在沧口设立德华
缫丝厂,使用机器缫丝,生产丝绸。民族纺织业的机器生产亦随之开始,1905年创办
了沧口缫丝局。1913年,华新实业公司用30万元收购了德华缫丝厂,筹办华新纱厂。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 大批日本人移居青岛, 投资办厂。在纺织业方面,从
1916年日商内外棉株式会社在四方占地建内外棉纱厂起,至1922年,有日商蚕丝株式
会社、大日本纺织公司、钟渊纺织株式会社等六大会社(公司)在台东、四方、沧口兴
建了铃木丝厂、大康纱厂、钟渊纱厂、宝来纱厂、隆兴纱厂和富士纱厂。这期间,华
新纱厂、华昌铁工厂等亦相继建立,标志着青岛民族纺织工业的崛起。北洋政府和南
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日本的资本实力处在主宰地位,青岛民族纺织业在挤压
中求生存、求发展。日本利用其在青岛的特权,相继建立了丰田、上海、同兴三个纺
纱厂,青岛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遏制。
1934年10月,陈孟元投资20万元建立了华北第一家动力机器印染厂——青岛阳本
印染厂。1935年,青岛华新纱厂也由单一纺纱厂,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纺纱、织
布、印染联合企业。至1936年末,青岛纺织业有纱锭56.84万枚,占全国的10%以上,
织机9286台,占全国的15%以上,其生产规模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队很快逼近青岛,12月18日国民党军队将日本
人在青岛开办的9个纺纱厂和瑞丰染厂等企业全部炸毁。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
岛后,推行“以战养战”和摧毁中国民族工业的侵略方针,不仅从日本运进新式动力
纺织机械,修复和扩建了8个日本纺纱厂(宝来纱厂未修复),还强买了青岛华新纱厂、
阳本印染厂、利生铁工厂等民族纺织工业,扩建了青岛的染织工业和针织工业,垄断
了青岛的纺织业的生产、原料市场和产销市场。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 1946年1月国民党青岛当局接收了日商在青岛开
办的各纱厂、织布场、丝厂、木梭厂、铁工厂等,改组后迅速复业。由于国民党官员
接收时中饱私囊,且疏于管理,纺织生产很不景气。特别是1949年,行将崩溃的国民
党青岛市政府危机四伏,在“南迁”阴谋破产后,企图将青岛的市政建设、工矿企业
毁于一旦, 2万多名青岛纺织工人按照中共青岛市委的部署,投入反南迁、反破坏、
护厂、保厂的革命斗争中。
青岛解放后,中纺青岛分公司及其所属的棉纺织、印染、针织、纺织机械等13个
企业获得了新生;青岛的298家私营企业亦走上了康庄大道。1949年末,青岛纺织业向
全市提供棉纱12.53万件,布1.63亿米(其中国营企业1.06亿米,占全国的12.23%,占
全省的45.81%),实现工业总产值1.3亿元。三年经济恢复时期,通过民主改革运动,
废除了“搜身制”、“把头制”、“技师带班制”,开展以增产节约为主要内容的生
产竞赛,涌现出一批全国模范人物,创造出落纱、细纱、织布、保全等21个先进工作
法。其中,第六棉纺织厂细纱值车工郝建秀创造出连续7个月平均皮辊花率仅0.25%的
成绩,并总结形成了“郝建秀细纱工作法”,由纺织工业部向全国推广; 青岛的织布
工作法和保全工作法在全国也很有影响。1952年,青岛开始试行企业独立经营制度,
从每天开两班改为三班, 使产量大为增长。年末,青岛有纱锭41.73万枚、线锭3.63
万枚、织机1.31万台,其生产能力在全国居第三位。在全国纺织工业中,和上海、天
津一起被誉为“上青天”。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青岛480余个私营纺织业户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同时,
根据纺织工业部的安排,先后选派专家支援越南、巴基斯坦、圭亚那、赞比亚等国,
选派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支援北京、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和新疆等
地。1956年,青岛生产的细布、平布、印染布开始打入国际市场。
1958年,青岛市染织工业局与青岛市纺织管理局合并,成立了青岛市纺织工业局,
统管全市纺织工业。1960年,青岛纺织原料严重不足,企业开始试验利用野生纤维纺
纱织布。 7月,青岛化纤厂成立,填补了青岛的一项空白。是年秋,根据外贸出口的
需要,青岛转产人造棉布出口。山东省纺织工业厅还选定青岛为“半机械自动落纱机
推广试验点”。1962年,为了贯彻调整方针,青岛纺织系统“关、停、并、转”了部
分企业,年末总产值只完成2.78亿元,比1958年下降了65.38%,年利润总额完成2164
万元,比1958年下降了80.18%。1963年,山东省纺织工业厅迁至青岛,成立了山东省
纺织工业局。 1964年,从第一、三、六棉纺织厂和针织二厂划出机修车间,成立了4
个纺织配件厂,扩大了青岛的纺织技术后方工业,使青岛纺织工业走出低谷,呈现出
发展的趋势。 1965年,青岛纺织工业总产值6.87亿元,比1962年增长2.4倍,年利润
1.31亿元,比1962年增长6.1倍。
1966~1973年,青岛纺织抽调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山东省内产棉区的枣庄、平
阴、 临清、北镇、诸城、蒙阴、惠民、济宁和泗水等地建起10个棉纺织厂、2个针织
厂、1个印染厂、1个纺织器材厂、1个纺织机械厂等共15个分厂。共置纱锭15.23万枚,
织机4413台;印染设计能力达3000万米;能生产纺织机械和纺织器材的全套设备。
“文化大革命”时期,青岛纺织工业受到冲击,生产发展受到影响。1966~1970
年, 国营纺织企业年总产值平均增长6.6%,低于山东省平均增长10.7%的速度。特别
是1974年,青岛纺织业大面积停工停产,年末工业总产值(系统内)仅实现3.95亿元,
占年计划的46%;年利润只完成1348万元,相当于正常年份一个月的水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改变纺织工业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使产品更新换代,生产出市场急需的产品,青岛纺织业不仅进行了老厂技术改造和设
备更新,还先后建立了毛纺织厂、绒布厂、帆布厂、床单厂、台布厂、第二化纤厂和
第三针织厂,加快了青岛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纺织企业
推行了“四班三运转”工作制,加强专业化领导,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增强出口产品
的国际竞争能力。 1980年,纺织品出口比重达到21%。从1981年开始,逐渐扩大了纺
织企业的自主权,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随着纺织品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移,
纺织业由过去的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工作重点也由过去抓产值、抓数量逐步转向
抓品种、抓质量、抓技术改造、抓经济效益、抓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抓出口创汇。
至1988年, 青岛纺织工业系统内有企业92个。其中,棉纺织37个、毛纺织5个、
麻纺织2个、 针织12个、服装13个、鞋帽3个、化纤2个、纺机和纺器9个、其他9个。
有59个企业完成了优化劳动组合。年生产能力,化纤抽丝0.4万吨,纺纱锭67.56万枚,
气流纺1.06万头,织机1.4万台,印染生产能力2.9亿米,针织用纱1.88万吨,毛纺锭
2.35万枚,麻纺锭9804枚,服装0.6亿件。全年工业总产值达20.73亿元,占全市工业
总产值的13.92%。固定资产原值达10.78亿元,利税总额达2.5亿元(其中利润为1.4亿
元),出口产值达6.28亿元,出口收购值为7.05亿元,出口创汇为1.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