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花 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8&rec=91&run=13

青岛建置之初,在市郊乡村就有民间花边工艺,多是业余手工制作,自产自销。
后由乡村传入城市,其生产工艺、制作方法都有较大的变化。青岛生产的花边主要有
编织花边、机绣花边和百代丽等。
编织花边 1922年秋, 青岛市民段巨川筹资1万元,在西藏路14号创办协成花边
厂,从日本购进编织机100台,雇工10人,于次年1月正式投产,成为青岛市最早的花
边生产业户。 1924年,该厂又增加编织机500台,工人亦达80余人。主要生产鱼鳞瓣
花边、蜈蚣花边、松紧带等1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华北各地。1928年后,又陆续开办
了合兴、美丽、利源、鸿济四家花边厂,因经营不善,不久纷纷关闭。1931年,协成
花边厂从上海购进梭织机5台, 增加带类产品并试制成压扣花边产品。至1935年,已
有工人120余人,产品增加到20余种,年盈利达1.5万元,是华北地区唯一的花边生产
厂家。1938年,即墨县花边同业公会成立,协调管理全县45个私营花庄,全县年产花
边近8000套,主要是台布、餐套、盘垫等,产品以内销为主,亦有少量国外来料来样
加工。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市花边生产受全国经济萧条的影响,生产经营日趋困难,
终于1948年歇业停产。
1953年1月,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青岛花边生产重新投产,主要生产市场需求
的松紧绳、松紧带、白纱带、花线绳四种产品。同年秋,开始生产裙边,后又增加自
由线、蜈蚣花边等传统产品,产品除满足青岛市场外,还销往徐州地区及陇海铁路沿
线的其他城乡, 当年实现工业产值10.08万元。1956年,青岛花边生产走上公私合营
的道路。之后,青岛市的花边生产工艺不断改进,花色品种逐年增多,由原来的30多
种增加到100多种。 1986年,引进意大利钩边机生产设备,研制生产出高级浮雕式提
花床罩,珠皮网扣床罩等家庭、宾馆用的高档装饰工艺品。当年产线带类花边3582.8
万米,提花高级床罩7万条,创工业产值660万元。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销往欧
美、东南亚、日本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机绣花边 青岛市的机绣花边生产起步于1968年。1968年,青岛机绣花边厂从日
本引进AE—150型机绣花边机1台,开始试生产机绣产品。1976年,青岛生产的机绣花
边开始出口,当年创汇8.48万元。因效率高、工艺好,生产的门、窗帘,床单、罩及
台布等,深受用户好评,销路见好。1980年引进联邦德国卡尔迈耶公司日本子公司生
产的RJG5/2F—WE型和RJ4/1型提花经编机,并于次年投入生产。其产品涤美纶装饰布,
在图案设计、色彩、风格和实用价值上有许多独特之处,在国内外市场上风靡一时。
1984年,出口可溶花边2.2万条、绣花细布11.38万米、绣花围裙1.21万条、刺绣花边
171.3万米、镶边花边9.7万米、刺绣台布4.56万条,总价值达154.62万元。青岛生产
的花边由3类6种陆续增加到3类9种花色,主要有可溶花边、长条纱巾、方纱巾、印花
纱巾等。1986年,生产装饰布156万米,绣花窗帘27.8万套,创工业产值2076万元。
百代丽 1964年,青岛舞台用具厂开始研制百代丽。1965年,第一批产品样品在
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受到客户欢迎,日本客商当场提出包销百代丽产品。
百代丽产品的品种除台布类外,还有床罩、沙发靠垫、背垫、琴巾、枕套、服装、面
包巾、盘垫、被套、窗帘、门帘等。之后,在百代丽的基础上又派生出绚代丽、巧代
丽、新代丽等产品。进入70年代,产品除继续销往日本和香港地区外,还销往美国、
意大利、联邦德国、西班牙、希腊等国家。80年代,青岛生产的百代丽仍保持着旺销
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