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夹立板 纺织配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8&rec=58&run=13

夹立板 1959年之前青岛木器一厂就生产夹立板,供山东省各地市火柴生产厂家
使用。由于生产规模小、产量少,年产仅3830排,远不能满足火柴生产厂家的需要。
1959年,轻工业部决定青岛木器一厂为全国生产夹立板的重点厂,生产纳入国家计划,
原料由轻工业部调拨,产品在满足青岛市火柴制作需要的同时,开始销往省外。1960
年,轻工业部召开全国火柴生产会议,决定全国火柴厂生产所用夹立板,统一由青岛
木器一厂生产供应,青岛木器一厂成为全国唯一生产夹立板的厂家,产品按计划销往
全国各火柴生产厂。1962年,生产夹立板21.36万排,比1961年增长4.3倍。1963年,
夹立板生产达到高峰, 年产25.83万排。后受“文化大革命”冲击以及市场影响,青
岛市夹立板的生产逐步萎缩,直至停止生产。
纺织配件 1922年前后,日本商人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在青岛大力发展纺织工业,
为棉纺厂、织布厂配套服务的木制纺织配件生产、经营的店铺应运而生。
青岛解放后,随着青岛纺织工业的发展,为纺织工业配套服务的纺织配件业也得
到恢复和发展。1953年,四方区民政部门以生产自救形式组织10多名木器生产工人,
组成木器生产组, 生产纺织配件,供棉纺厂、织布厂使用。1956年1月10日,纺织系
统吸收部分生产纺织配件的木器铺, 成立青岛市第三木器生产合作社,时有职工173
人。 其中,非生产人员占1.5%。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约1万元,另有木料50立方米。
除各种手工工具外,无任何机械设备。工人租用简易平房作厂房,支起案子,白天作
工作台,晚上作床铺。1959年,合作社开始购置带锯机等机械设备,逐步由手工操作
向机械化操作转化。
1961年,青岛市贯彻中共中央《手工业三十五条》,青岛第三木器生产合作社更
名为青岛纺织配件生产合作社,不久又改称青岛木器三厂,成为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
所属的大集体企业。主要承担山东省各地市纺织企业所需的各种木制纺织配件的生产
任务,纺织配件成为企业的定型产品。青岛生产的木制纺织配件有30多个品种,主要
用于1511M型和1515M型两类织布机。 1963年, 生产各种纺织配件130855件,打件板
83820只, 卷布板260299块,创产值985015元,实现利润107710元。后因纺织业原料
不足,生产受挫。同时,塑料纺织配件的应用,使木制纺织配件生产受到一定冲击。
进入70年代后,纺织工业生产技术、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所需木制配件骤减。1976年,
企业仅实现利润22609元。80年代,纺织配件生产已处于停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