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手缝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8&rec=21&run=13

1929年,青岛创办忠记制针厂,是为青岛市最早的手缝针制作厂家。1930年,有
职工50人。1931年12月,青岛冀鲁制针厂开业投产,日产手缝针60万支,产品以“双
钱”、“三角”、“黑龙”、“狮球”为商标,销往胶东半岛及河北各地。1932年,
冀鲁制针厂以高价购得日本手缝针专用生产设备制鼻机全部技术资料,将生产工艺由
原来的砸鼻、穿孔、分割三机生产,改造成一台机完成,改造后的设备称联三速度机,
提高了生产效率, 扩大了生产规模。职工也由原来的69人发展到121人。1933年,忠
记制针厂因经营不善倒闭,生产设备被冀鲁制针厂收买。青岛产手缝针开始行销全国,
打破了德国、日本产手缝针独占中国市场的局面。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冀
鲁制针厂被日商国分壮介以10.1万元联银券强行购买,改称青岛冀鲁制针厂株式会社。
1946年,尹致中以归还财产所有权的名义,购买收回,并恢复原名。
青岛解放后,青岛市政府派人参加青岛冀鲁制针厂管理委员会,参与管理。1955
年,查出尹致中有隐瞒敌产行为,将青岛冀鲁制针厂收归国有,成为地方国营企业,
改称国营青岛冀鲁制针厂。1956年,国营青岛大华制针厂成立。1957年,冀鲁制针厂
有职工847人, 年产手缝针301162.5万支,工业总产值1011.2万元。此后,因生产缝
衣针工艺复杂, 周期长, 产值小而造成产量下降。1958年产183655万支,1959年产
99303万支,到1960年,只产73118万支。产品除在国内市场销售外,开始外销出口。
1961年, 由于产量下降,造成供应紧缺市场上曾出现0.2元买一支针,或一个鸡蛋换
一支针的现象。 同年9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耿飚、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白如冰
到厂视察, 要求采取措施, 恢复手缝针的生产能力, 满足市场需求。 当年产量达
192376万支。1962年产237950万支,缓解了市场供应。60年代,青岛产手缝针以“红
叶”、“玫瑰”、“白兰”、“莲花”注册,代替以前的“双龙”、“狮球”、“富
贵花”、“鲁王”、“如意”商标。1966年,国营青岛冀鲁制针厂改称青岛制针厂,
同时,国营青岛大华制针厂和1957年成立的公私合营启东制针厂并入该厂,使该厂成
为青岛市生产手缝针的唯一企业。1979年,青岛制针厂职工增加到1438人,年产手缝
针18.29亿支,完成工业产值2279万元,出口手缝针5170万支,出口交货值68.06万元,
成为国内手缝针生产的重要厂家。1985年,生产手缝针23.52亿支,外销量71317万支。
在全国同行业评比中,产品被评为全国第一名。在轻工业部全国缝衣针质量测评中,
有11个规格的产品获第一名,并获国家银质奖。1986年,青岛制针厂完成工业总产值
1550万元,其中优质产品值达14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