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印 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7&rec=6&run=13

印刷业是青岛较早的现代工业之一。 1900年7月,德国驻青岛当局在斐迭利大街
(现中山路)和科隆大街(现湖北路)拐角处(现金属材料公司址)开办印刷所,组织印刷
出版《胶澳官报》,后称《青岛官报》。1901年,广东人朱琪在青岛印刷出版了第一
张中文报纸《胶州报》,这是中国人在青岛出版的首家报纸,青岛的印刷业也由此开
始逐步发展起来。1902年,德国天主教会在青岛柏林大街(现曲阜路) 3号修建天主教
堂,教堂内除设有修道院、明德男学、圣功女学、医院等外,还建有印刷所,称天主
教印刷所,这是青岛地区出现的第一个专业印刷厂家。该所使用德国生产凸版印刷机
械,主要为教会印刷书籍和宣传品。1905年,天主教印刷所更名为天主教印书局,时
有职工6人, 各种大小设备15台,除继续为教会印刷书籍和宣传品外,开始为外国驻
青岛的机关、企业、洋行印刷外文表格、簿册、单据、信纸、信封等。1910年,即墨
人徐敬兴在河北路22号创办了鸿顺公印刷所, 主要印刷中式帐簿、 信封、信纸等。
1912年,广东人陈乃昭集资2万元大洋在潍县路81号办起宜金印务局,雇用职工28人,
专为跑马场印刷马票、彩票和西式帐簿、英文单据、表格、名片等。1913年,贺蕴山
在潍县路55号创办公华印刷社,有职工16人,各种设备5台,实施铅印印刷。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日本侨民大批涌入,在青岛从事各种经营活动。
1916年,日本侨民真崎一郎在青岛创办了青岛印刷株式会社,在北洋政府接管青岛前
夕,日人青柳宪龙又开办了泰东号印字局。1924年,日本侨民还开办了《青岛新报》
印刷所。其间,由于办印刷投资少,见效快,在日本侨民创办印刷业的同时,华人也
纷纷投资印刷业,1916年7月15日,昌邑人马润生在朝阳路4号创办了恒聚兴号。1920
年,文登人陈敬兴在大沽路创办了同文公记印刷局,即墨人陈子麒创办了益祥印刷社
等印刷企业。
北洋政府统治和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青岛印刷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除前时期的印刷业继续保持并有所发展外,新建的华人印刷业就有56个之多,日本侨
民也新开办了3个。 其中,以民族资本家班鹏志于1927年在李村路创办的山东省内第
一家专业照像制版社——青岛华光照像制版社影响最大。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继续开办的印刷企业有76个,同时,新开办的有57个,停
业的有28个。规模较大的有天津人王轶群等人于1939年4月1日合资在济宁路61号创办
的福东和记印刷局,主要设备有16页铅字印刷机1台,8页铅印机4台,脚踏机3台,小
石印机2台。 主要印制单据、报表、中西帐簿、支票、传票、商标广告。5月1日,高
密人孙德山等人合资在范县路20号创办的德民印刷局,主要设备有:12页铅印机1台,
8页铅印机2台, 有职工17人。主要从事书籍、刊物、帐簿等的印刷。8月,即墨人陈
显亭等人在台东归化支路23号创办的大新印刷工厂,职工15人。主要设备有:石印机4
台、 压合机2台,主要从事商标、广告、画片、纸盒等印刷。另外,还有朝鲜侨民玉
宗民等合资创办的华北印刷工厂 (1939年) ,平度人李荣等人合资创办的鲁东印书馆
(1940年4月1日),辽宁盖平县人戴善一创办的裕德义记印刷厂(1941年11月),蓬莱李
成文等合资创办的宜文行印刷厂(1942年5月)等。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时期,先后接收了日本在青岛创办的一些印刷企业,
如东洋印刷所、山东印刷株式会社(广西路52号)、大安印刷社(热河路24号)、博进社
印刷所(市场二路26号)、泰东号印字局(市场一路37号)、三泰印刷所(聊城路134号)、
《新民报》印务局(辽宁路214号) 等计11个印刷企业。同时,创办了36个新的印刷企
业。这些印刷企业大部分是个体业户。其中,1948年5月创办的青友印刷局(广州路25
号),职工11人,铅印机2台、脚踏机1台、裁纸机1台,主要印制单据、表册等。该厂
1948年10月,迁至山西路21号,从此业务转为主印日历头。
青岛解放后,印刷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49年6月2日,组建于1938年的胶东
新华书店印刷厂随军入城,厂址设在曹县路21号,为青岛市第一个国营印刷企业。并
随之接管了正中书局青岛印刷厂(辽宁路214号)和国立山东大学印刷社(李村路63号)。
7月1日,冀鲁针厂经理刘补斋创办了新兴印刷局股份有限公司,厂址设在泰山路48号,
时有职工13人,铅印机4台、脚踏机1台、裁纸机1台、铅字5000磅、2.5马力电机1台,
主要从事单据、表册、书籍、帐簿、信纸、信封的印刷业务。1950年1月1日,山东济
南实业印刷局在青岛辽宁路214号设立分厂, 取名青岛实业印刷局。5月1日,该局与
胶东新华书店印刷厂合并, 仍称青岛实业印刷局,属济南实业印刷局。1951年1月,
青岛实业印刷局更名为山东印刷公司青岛分公司,由山东省工业厅直接领导。1952年
5月,山东省工业厅将青岛分公司交给青岛实业公司,改名青岛实业印刷局。7月1日,
青岛实业印刷局与青岛胜利印刷厂、《青岛日报》承印所、新生印刷厂、工人印刷厂
及泰山印刷厂的一部分合并为青岛实业印刷厂。 合并后,拥有职工500人,大小铅印
机48台、大型石印机2台、胶版机3台、压盒机3台、压凸机1台、裁纸机15台、钉书机
3台。 1953年,结合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印刷业实行同行业联合,新
兴印刷局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印书馆、皋如书社、立成印刷局、华丰印刷局、青友印
刷局实行私私合营并厂,组成私营青岛山东印刷厂。联合建厂的还有青岛建文印刷厂
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印刷厂、青岛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建新印刷厂、青岛光华
照相制版社等私营联合企业。同年,华北烟草公司印刷组并入青岛实业印刷厂,厂区
扩展到辽宁路95号。华北印刷厂和新文化用品制造总厂的福光刻字社分别于1955年的
4月和12月, 先后并入青岛实业印刷厂。1956年1月5日,根据国家“全面规划,统筹
安排,积极改造”的方针,青岛市轻工业局对所属私营企业全部按行业实行合营,崂
山石英砂厂、公私合营华昌大印刷厂、隆记印刷局、公私合营大德记印刷局合并定名
为地方国营沧口印刷厂。 1月27日,青岛印刷工业公司成立,轻工局所属印刷业统归
该公司领导。至年末,青岛市共有印刷业63户。其中,属轻工局的有17户,职工1094
人。经过整顿合并形成三大印刷企业: 国营青岛实业印刷厂,职工572人;以合营建文
印刷厂为基础,并进有青岛、建新等厂(所)形成的合营建文印刷厂,职工289人;以青
岛山东印刷厂为基础,并进大德记印刷局、三友文具店、永安装盒厂、青岛纸盒厂等
形成的台东印刷厂,职工233人。9月,青岛华昌造纸厂划归轻工局领导。
1957年1月, 振华火柴厂的印刷组、建新印刷厂的歧臣印刷社并入青岛实业印刷
厂。上半年,青岛轻工局所属印刷业经过整顿,合并为: 国营青岛实业印刷厂、公私
合营建文印刷厂、公私合营建新印刷厂、公私合营青岛印刷厂、公私合营山东印刷厂、
沧口福利印刷厂及台西纸制品生产合作社(从事部分印刷业务) 7个印刷单位。不久,
山东印刷厂因遭受台风袭击,不能继续维持生产,归并到国营青岛实业印刷厂,同时
并入的还有公私合营青岛印刷厂。 此时,青岛实业印刷厂的主要设备有自动胶印机9
台、 大小铅印机34台、大型石印机5台、裁纸机12台、压盒机4台,职工900余人,成
为青岛最大的印刷企业。 1958年2月,青岛印刷工业公司撤销,所属印刷企业各厂归
各区工业局领导。 3月,光华制版社划归建文印刷厂,实行合营。1959年,由1955年
成立的生产自救组发展起来的青岛塑料复合印刷厂,开始经营复合塑料铅印印刷业务,
当年产值达23万元,实现利润7万元。
1961年,青岛印刷业贯彻国家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各厂进行了认真调整整顿,
压缩生产指标。同时,印刷业重新划归轻工业局领导。地方国营沧口印刷厂的产值从
1960年的137.19万元下降到1962年的33.3万元。1964年,青岛塑料复合印刷厂增加10
台圆盘机等设备,产品增加了烫印、丝漏和精装制本、零件印刷以及平台糖果包装印
刷。 经营改为自产自销, 年产量达2297万印,产值达46万元,实现利润9.82万元。
1965年5月1日,国营青岛实业印刷厂与公私合营建文、建新印刷厂合并为国营青岛印
刷厂。合并后,主要从事食品包装材料、商标和年画的印刷业务,其产品多次在山东
省内获奖。同年12月21日,民政局福利印刷厂和青岛塑料复合印刷厂划归青岛市轻工
业局领导。
1966年1月28日, 青岛市为加强对轻工业和手工业的管理,决定成立12个专业公
司,属轻工局领导的青岛市造纸印刷公司是其中之一。国营青岛印刷厂、社会福利印
刷厂及原手工业管理局印刷厂合并,归青岛市造纸印刷工业公司领导。社会福利印刷
厂定名为青岛第二印刷厂,手工业管理局印刷厂定名为青岛第三印刷厂。轻工业局为
加强专业性管理, 于4月28日将青岛市造纸印刷工业公司分为青岛市造纸总厂和青岛
市印刷总厂,所属企业按行业分开。年底,青岛塑料复合印刷厂又新增加部分生产设
备,生产能力大增,年创产值49.78万元,实现利润12.34万元。同时,由生产组发展
起来的青岛印刷生产合作社改名为青岛红旗印刷厂。 1968年9月27日,青岛市印刷总
厂改称国营青岛印刷厂,并投资45万元,增置印刷设备,扩建厂房5100平方米。原青
岛地方国营沧口印刷厂改称青岛沧口印刷厂,10月8日,又改称国营青岛人民印刷厂。
同年,青岛复合塑料印刷厂的年产量达到4472万印,产值84万元,利润21万元。
1969年, 青岛人民造纸厂由国家投资150万元。其中,用50万元在沧口区兴华路
筹建6000平方米的新厂房;用50万元从日本和法国购买4台胶印机、1台联晒机、1台打
样机;用50万元从国内购买2台胶印机、1台制版照相机、2台晒版机、1台烘版机、3台
手工胶印机;同时,自制单色、四色塑料代印刷机各1台,淘汰了部分旧的设备。业务
范围增加了胶印花纸、包装装潢材料、年画等,塑料凹印单色、四色塑料袋等以及铅
印帐簿、 表册、学生用本等。同年,青岛塑料复合印刷厂职工增加到147人,新增铸
字机1台,年产值达到101万元,实现利润24万元。1971年,青岛人民印刷厂搬迁到兴
华路新厂房, 职工增加到294人。同年,青岛塑料复合印刷厂,自制8页印机6台,产
量增加到4871万印, 产值达到159万元,实现利润35.54万元,并在沧口区长沙路104
号开始筹建新厂房。 1973年5月,青岛复合塑料厂由冠县路迁到长沙路,生产条件有
了很大的改变,当年产量达10483万印,创产值224万元,实现利润30.20万元。同年,
青岛印刷厂再次投资80万元,增加了印刷制版设备,扩建印铁车间5500平方米。
1974~1975年, 青岛复合塑料厂经过整顿,人员增加到248人,扩建了厂房和仓
库, 增购了塑料轮转机和全自动16页印机并自制了塑料轮转机3台,形成了一个具有
铅印、糖纸印刷和塑料印刷的小型综合印刷厂。
1978年,青岛复合塑料印刷厂对企业进行了整顿,增加了凸版印刷机和大型装订
机。同年,青岛纸箱厂生产的出口啤酒包装箱,获“山东省优质包装装潢印刷品”称
号。 1979年,又增加了对开印机、铸字机、铜锌版印机,年产量达14574万印,产值
达50万元,创利润37万元。同年,青岛人民印刷厂承接了《山东儿童》 (1983年改为
《小葵花》月刊) 的印刷任务,后又承接了《红蕾》(月刊)、《求知画报》(双月刊)
的印刷任务。1979年,青岛印刷厂生产的青岛啤酒商标、彩色花纸、北极星闹钟盒、
啤酒瓶盖商标,获“山东省优质包装装潢印刷品”称号。1980年8月8日,成立青岛印
刷纸制品厂,归青岛印刷厂领导。1984年,青岛人民造纸厂增加了不干胶标签印刷和
烫金、压凸、印金、模切等项新业务及新工艺。特别是凸版彩印,为顾客产品的装潢
包装增添了光彩,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深受用户欢迎。同年,被青岛市定为食品涂
蜡包装纸印刷定点厂, 生产大幅度增加, 年产值达到619万元, 实现利润66万元。
1981~1984年, 青岛印刷厂投资210万元,新建制版车间2670平方米,增加照相制版
全套设备和印铁全套设备。1984~1985年,青岛塑料复合印刷厂由银行贷款,从日本
购进挤出复合机1台、五色凹版轮转印刷机1台、分切机1台、制袋机2台,建成了一条
国内先进的塑料复合印刷包装材料生产线,形成了年产能力达到包装材料薄膜350吨、
糖纸150吨、 复合印刷包装材料900吨的综合性印刷厂,年产值达440万元,实现利润
80.17万元。 1984年,青岛印刷厂生产的糖水阳梨罐头标签、青岛啤酒大瓶标签、出
口刀叉餐具盒、佐餐葡萄酒标签,获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包装印刷委员会优秀包装印刷
品奖。1985年,青岛人民印刷厂投资92万美元分别从日本和联邦德国引进全自动胶印
打印机、联晒机、数纸机、明信片机、电子分色机、单色及四色胶印机、烫金机、数
控“波拉”切纸机、模切机等共21台(套),增加了印刷能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到年
底,该厂拥有职工568人,各种设备175台,年产量达27045万印,工业总产值745万元,
实现利润103.1万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3116元/人,创历史最好水平,被青岛市评
为企业整顿优秀单位,定为一类企业,成为青岛市的文明单位和山东省的重点印刷厂
家之一。同年,青岛塑料复合印刷厂生产的方便面包装袋,获全国凹印印刷产品质量
评比第五名;青岛印刷厂印制生产出口的餐具盒获轻工业部“胶印产品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