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洗涤用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7&rec=19&run=13

青岛生产洗涤用品历史比较早。青岛解放前,均为私营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这些
作坊分散在全市的各处,有几十家之多。人手少,规模小,设备简陋,产量低,质量
差,基本是前店后场,自产自销。社会上大宗洗涤用品多来自外省市,部分来自国外。
青岛解放后,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洗涤用品生产逐步发展,人员有所增加,
规模渐大。1956年,在公私合营高潮中,青岛市台西区新华化工厂、华东肥皂厂、青
岛崂山肥皂厂、裕生造胰厂、久纶行、复兴工业社6家生产洗涤用品的作坊式的小厂,
自愿结合实行公私合营。合营后,沿用华东肥皂厂的名称。时有职工120人,资金约2
万元, 其主要设备是煮皂锅和手工切条机,年销售各种肥皂、香皂612吨。其产品以
“模范”牌注册。
1961年,华东肥皂厂与青岛利兴染厂、青岛纺绳厂合并,改称公私合营青岛台西
化工厂, 隶属青岛市化工局,时有职工280人。合并后,规模虽有所扩大,但生产工
艺和设备仍无大的变化,仍然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上。为了改变企业面貌,台西
化工厂派人到上海、杭州等地学习制皂技术,并自己动手,利用兄弟单位报废了的炼
钢炉皮制成三口8立方米的皂化锅, 使皂类产品年产量达到1200吨。被誉为“三口大
锅闹革命” 的艰苦奋斗精神,闻名全市。1963年1月15日,公私合营台西化工厂改称
公私合营青岛肥皂厂,并同时由化工局划归青岛市轻工业局领导。同年,青岛肥皂厂
自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制成一口24立方米的煮皂锅,生产规模有了较大的改观,使
皂类产品年产量达到4500吨。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市场对皂类的需求量越来越
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青岛肥皂厂发动全体职工,拆除旧厂房,建起新厂房,土
法上马制成卷扬机和12口44立方米大皂化锅, 使年产量逐步达到2万吨,此时,青岛
肥皂厂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皂类产品专业生产厂。
“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岛肥皂厂的生产虽然受到严重干扰,但广大职工坚守岗
位,使生产不但保持了连续性,还逐步开始研制新产品。
1980年,青岛肥皂厂生产的“青松”牌肥皂,享誉全国,在山东省经委举办的轻
工产品鉴定会上获优秀产品奖, 并成为该厂的拳头产品。1982年9月,青岛造纸二厂
撤销,并入青岛肥皂厂,其厂房改建成生产肥皂和膏状、液状洗涤用品车间。到1984
年,青岛肥皂厂陆续建成了4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自制各种设备上百台(套),进
行了百余项技术革新, 使洗涤用品的产量,以每年18.9%的速度递增,为国家积累的
资金,可建成相同规模的肥皂生产厂23个。同年,青岛肥皂厂进行了全面整顿和体制
改革,经济核算由一级改为二级,企业自主权有所扩大,产值大幅度上升,花色品种
不断增多,质量也有较大提高。“万里香”香皂、“佳音”护肤香皂、“青松”复合
肥皂膏、“青松”丝毛净,“明”字牌餐具洗净剂和婴儿香浴液等,获山东省新产品
奖和科技成果奖。“万里香”牌香皂还列入全国优质产品行列。“琥珀”牌香皂则打
入国际市场,远销到加拿大、日本、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青岛生产洗涤用品所需原料, 油脂类的50%由轻工业部、山东省粮食厅、青岛市
食品公司按计划供应, 烧碱、松香类的60%由国家统一调拨,其余部分由企业自行采
购;市场放开之前,产品由青岛百货批发站购销,之后由企业自找市场。
1985年,青岛肥皂厂拥有职工983人,各种设备204台(套)。其中,专用设备66台
(套) 。固定资产664.4万元,净值498万元,年产量达23244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439
万元,实现利润1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