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手 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7&rec=11&run=13

青岛的手表生产是一项建国后兴起的产业。1956年3月1日,青岛市市南区50多个
从事钟表修理业务的个体户,响应青岛市政府“组织起来,走合作生产道路”的号召,
组成市南区第三钟表合作社, 从事钟表的修理业务,社址在中山路122号,隶属市南
区手工业联社领导。 7月10日,社员荆振录利用简单的修表工具,仿制成功青岛第一
只手表——4钻长三针手表。 从此,结束了青岛只能修表而不能生产手表的历史。尽
管这只手表比较粗糙,质量比较差,还不能形成批量生产,但它鼓舞了制表工人的志
气,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为制表树立了信心。11月,该社工人开始仿制国外产粗机心
手表, 并根据生产需要,自己设计制作铲床、小旋床、切轮机和立式铣床、4台制表
车床,绘制机心等零部件图纸。经反复试制,终于制成三长针手表 (17钻) ,定名为
“新青岛”牌,三长针手表除游丝、弦、表盘和钻石外,其余部件由自己制作,而且
投入小批量生产。这批手表尽管质量仍不太高,但揭开了青岛批量生产手表的历史。
1958年,市南第三钟表合作社为了进一步提高手表的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将社内的
铁工部改为制表部, 专业生产手表,当年产100只。同年,该社与第一钟表合作社合
并,改称青岛第一仪表厂。同时,制订手表生产发展规划,并自制各种生产设备37种,
计124台, 为引进先进科技设备和发展生产做好了准备。 1960年, 第一仪表厂参考
“上海”牌581型手表图纸,绘制成功“青岛”牌601型17钻细机心手表图纸,并以该
图纸为准投入生产。4月,青岛市投资74万元,用于青岛手表生产的基本建设。同时,
轻工业部拨款18万美元用于设备的引进。 下半年,第一仪表厂组织力量对601型机心
重新进行了设计,为生产高质量的手表打下了基础,准备了条件。到年底,该厂已拥
有各种制表设备200余台(套),基本上具备了小规模生产手表的能力。
1961年3月1日,青岛第一仪表厂正式更名为青岛手表厂,划归青岛市手工业管理
局领导, 厂址在四方区东吴家村3号,时有职工427人,设擒纵、安装、冲压、机修4
个生产车间, 引进民主德国的84型滚齿机投入使用,“青岛”牌601型17钻细机手表
正式投入规模生产。但此时正处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刚刚诞生的青岛手表制造业面临
重重困难。1962年,在贯彻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政策时,在资金
短缺、原材料及专用配件供应严重受阻的情况下,青岛手表厂转产仪表。但在生产仪
表的同时,手表生产从未间断,他们外出揽活,以弥补手表生产费用的不足,使手表
生产保持了自身生产的连续性。1965年,国民经济形势好转后,为了更快地发展青岛
的手表生产,青岛市从地方外汇贮备中,拨款5万美元,引进国外生产手表关键设备。
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投资30万美元,又从国外引进了坐标镗床、滚刀铲床、刀具磨床
等先进的手表生产专用设备,扩大了手表生产能力,当年生产手表8461只,人均产表
250只。 同年12月,青岛手表厂接受轻工业部有关会议的建议,安装三级表,其所需
零部件由上海调拨。 1966年5月11日,生产的三级“工农”牌手表正式投放市场,并
在生产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员。1967年,青岛手表厂由东吴家村搬迁到市南区
田家村,时有职工240人,固定资产75.5万元。同年底,工厂搬迁到镇江路。1968年,
轻工业部在上海召开“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会战会议,青岛生产的601
型手表第一次参加鉴定,因所用零部件达不到部级最低质量标准,没有获分,遭到惨
败。下半年在原601型普通机心基础上改造成防震机心,定型为“701”型“青岛”牌。
为了尽快扭转手表生产的被动局面,1970年,青岛手表厂按新设计的图纸组织生产17
钻“青岛” 牌701型手表,改进后的手表增强了防震性能,提高了走时精度,当年共
生产和组装“青岛”牌和“工农”牌手表50135只,实现了年产5万只手表的发展规划。
17钻“青岛”牌701型手表生产虽然顺利,但表的设计仍不够合理。同年3月,青岛手
表厂派员参加轻工业部组织的全国统一机心手表设计组,10月完成设计任务。1971年,
青岛手表厂按新设计的全国统一机心组织试制性生产,装配样机10只,经鉴定基本达
到设计要求。之后,根据试制中存在的问题,于1972年对图纸进行修改,并按轻工业
部的要求, 由样机试制转为按修改后的设计组织批量生产,当年生产1.1万只。1973
年,青岛手表厂按全国统一机心要求,19钻“金锚”牌ZDQA型手表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年底,“青岛”牌701型手表停产。
1975年,山东省轻工业厅组织“三大件”生产大会战,为此,青岛市成立了“三
大件” 会战办公室,青岛手表厂参加了会战,制订了年产100万只手表的发展规划。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1976年新组建了工装车间,专门担负手表的工装生产。时有工人
1686人,年产手表300087只,产品亦基本定型。
1977年, 青岛手表厂自筹资金264万元,进行技术改造。1979年,青岛手表厂研
制出DSQ型数字显示石英电子表, 因正处手表产品滞销时期,只生产10只作为样品。
之后,又研制出JQDH型单日历男表、JQDB型单日历男表、ZSQR型大单日历手表等不同
型号的手表,但却未形成批量生产。同年“金锚”牌手表通过轻工业部组织的技术鉴
定。1980年,山东省轻工业厅又拨给青岛手表厂外汇,用于购买国外手表生产先进设
备, 使手表的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只。同年11月,青岛市低压电器厂划归青岛手表
厂。 1981年2月,青岛工农开关厂也划归青岛手表厂,成为该厂的一个分厂。为了增
加手表的花色品种,青岛手表厂于3月12日至9月13日派人到上海参加上海钟表工业公
司联合成立的女表设计小组,10月,青岛手表厂女表生产领导小组成立。在女表试制
过程中,青岛手表厂完成了14种手表零部件的试制任务。年底,8000平方米厂房建成,
职工增加到3946人, 年产手表130万只,实现工业总产值9980万元,实现利润2667.6
万元, 上缴税金2907.5万元。同年银行贷款110万美元,用于引进日本表壳生产技术
设备。此时,青岛手表厂已成为全国同行业中较为先进的大型生产厂家。1982年初,
青岛手表厂完成425只女表批量试制任务。6月11日,轻工业部组织全国59个单位,在
青岛召开女表样品鉴定会, 青岛产“玫瑰”牌LSS型女表通过鉴定,并于年底正式投
入大批量生产,产品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符合国际标准最薄、最小型的女士手表,获轻
工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奖。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青岛手表厂购置了10台高精度的计量
测试仪器, 使测试精度达0.001毫米,光洁度达到14级,全厂形成了三级质量、计量
检测网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不但要求表的质量好,而且款式新颖、品种多样。
对这一点,手表厂领导思想认识不足,继续按原设计生产,造成产品滞销,年底积存
手表达9万只。 1983年初,商业部门对青岛手表厂的产品不再包销,使库存量达到50
万只,占用资金达700多万元。为了改变企业现状,青岛手表厂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增加花色品种的同时,加大了产品的营销力度,企业由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为了
打开市场销路, 青岛手表厂派3名厂级领导干部下乡赶集、参加各种展销会、倾听各
方用户意见,用以指导生产。为证实手表质量,青岛手表厂在山东省多处地方当众将
手表放到鱼缸中,以证实手表防水性能的可靠,并组成70多人的销售队伍,分赴山东
及全国各地组织促销,当年销出手表124万只,实现了产销基本平衡。1984年5月,青
岛手表厂将50只“金猫” 牌手表带上飞机,从300米的高空扔下,测试手表的防震性
能。 10月,又将350只“金锚”牌手表赠送给考察队员带往南极,通过了高湿度、高
温、高寒、强磁场和强震荡等多种试验,取得满意效果,提高了青岛手表的信誉,打
开了市场销路。1985年1月24日,青岛手表厂试制成功全国最大开面的DTZ型石英音乐
塔钟,并通过了技术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同年,青岛手表厂将销售科改为销售经
理部,实行销售承包责任制,销售人员增加到80人,他们走遍全国25个省、161个市、
492个县、 800多个销售单位,并同500多个销售单位建立起供销关系,全年销出手表
156万只,销售额达6300多万元,首次出现了销大于产的局面。
1985年, 青岛手表厂设有9个生产车间,20个职能科室和一个研究所; 拥有职工
3968人,各种设备1162台(套)。其中,精、大、稀设备33台(套),进口设备345台(套);
产手表150万只, 创工业产值11478.6万元,实现利润810.3万元,上缴税金2726.1万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