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7&rec=1&run=13

1891年青岛建置后,人口逐渐增多,人们生活所需的手工业制品生产逐步发展起
来,据《海云堂随记》记载,1897年在27个行业中,手工业就占了14个。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周边地区大量农村劳力涌入青岛,进一步促进了青岛手
工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外国传教士和一些侨民也来到青岛传教和创办企业。1902年,
德国天主教会在青岛修建天主教堂,教堂除设修道院外,还附设印刷所,时称天主教
印刷所。随着青岛港口、铁路、道路的兴建,商业的繁荣,侨居青岛的侨民和民族工
商业者开始注目于轻工业。1903年,英德商人在青岛开办了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
公司(青岛啤酒厂前身) ,生产啤酒以满足侵青德军和商人、侨民的需要;1905年,德
商在青岛建立崂山晶泉汽水厂; 1910年,民族资本家徐敬兴在青岛创办了经营木版南
纸印刷的鸿顺公印刷所。1914年,侨居青岛湖南路的德国商人开办了前店后厂的葡萄
酒生产厂,开始生产葡萄酒。德国侵占的17年间,德商在青岛开办的公司(工厂)就有
20余家; 英、美、日、俄等国的商人,也先后在青岛开办了数家公司(工厂)。中国人
开办的工厂 (场) 数量虽比外国人开办的多,但其资金和规模都比外国人开办的公司
(工场)逊色一些。这些公司(工厂、场)的建立,奠定了青岛轻工业发展的基础。
1914年, 日本侵占青岛并攫取了德国在青岛的特权, 将德国在青岛开办的工厂
(公司)全部接收。同时,利用德国在青岛修建的铁路、港口等其他城市设施,开始了
疯狂的经济掠夺。日本充分利用青岛廉价的劳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首先将
资本投向纺织、 火柴两业, 继之是榨油、化学、烟草、面粉、制盐、漂染等行业。
1916年,日本商人在青岛华阳路建成青岛第一家火柴厂——山东火柴公司; 1919年,
在青岛台西三路开办肥田骨粉厂。1919年,民族资本工业胶东火柴厂在城阳正式投产。
中国收回青岛后,日本在青岛的经济势力依然较强,但民族工业在困境中,仍努
力发展。1925年,山东济南振业火柴厂总办丛良弼集资30万元,在青岛曹县路创办了
青岛振业火柴厂。1933年,王宣忱在青岛开办了私营青岛酒精厂 (后改称青岛实业酒
厂) 。同年底统计,青岛已有各类工厂239家,职工总数32094人,资本9866万元。其
中, 中国人开办的工厂176家,职工1.05万人,资本1575.5万元。尽管外国资本在青
岛的势力依然很强,但有识之士发展民族工业的势头未减,在外国经济势力的重压下,
顽强地发展。1935年,青岛第一家民族资本造纸厂——太湖造纸厂投产。1938年,日
军第二次侵占青岛,乘机而来的日商强行向青岛部分企业投资,采取强行购买、并吞
和合办的手法,控制了青岛的民族企业。
青岛解放前夕,轻工业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有各种印刷厂(所) 29家(外国人开
办的有7家),火柴厂有6家(外国人开办的有4家),造纸厂14家(外国人开办的有2家)。
其他如食品、酿造、制盐、化工等也具备了相当基础。但是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政治腐
败,金融危机,物价暴涨,运输困难,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受阻,使轻工业的发展
受到较大限制,到青岛解放时,轻工业已处在极端困难之中,大部分工厂处在停产和
半停产状态。同时,无论是外国资本家还是中国资本家,都是以盈利为主,故使青岛
轻工业的门类发展极不平衡,其产品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
青岛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轻工业得到迅速恢复。
在“发展轻工业,为大工业积累资金,为农业服务,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思想指
导下,青岛市人民政府把发展轻工业放到了显要的位置。1951年1月1日,青岛实业公
司成立, 下设秘书、计划、工务、营业、财务5科,负责全面管理青岛市的轻工业生
产, 管理13个工厂企业。之后,又有一些工业企业划归实业公司管理。1952年5月,
胶东实业公司由青岛实业公司接收,更名为青岛实业公司化工厂。同年,青岛实业公
司在吸收了公司外的一些企业后,对所辖工厂按行业进行了调整,使公司管辖的单位
达37个。其中,公营18个,代营5个,私营14个,职工总人数约29982人。1953年10月,
青岛实业公司经过整顿,改称青岛市人民政府工业局,设秘书、财务、计划、基建、
供销、 生产管理、人事、劳工8个科室,下辖69个生产单位。1954年12月21日,青岛
市人民政府工业局一分为三,分别成立重工业局、轻工业局和纺织工业局。其中,轻
工业局下设13个科室,编制103人。1955年6月,青岛市轻工业局所属私营企业共54个,
分造纸、 火柴、印刷、肥皂、化工5个行业。9月,青岛市有8个厂、店、社划归轻工
业局领导。年末,青岛市轻工业局所属企业分为11个行业,划分为7个公司和4个直属
工厂,分别是青岛造纸工业公司,辖5个厂;青岛植物油公司,辖5个厂;青岛化工工业
公司,辖11个厂; 青岛印刷工业公司,辖3个厂;青岛橡胶工业公司,辖3个厂;青岛火
柴工业公司,辖9个厂; 青岛皮革工业公司,辖4个厂。4个直属厂是:青岛酿造总厂、
青岛文教用品厂、青岛纽扣厂、青岛农药厂。
1956年,青岛市轻工业局根据中共中央“全民规划、统筹安排、积极改造”的方
针,对所属私营企业进行整顿,按行业分批分期实行公私合营,先后成立了青岛火柴
工业公司、青岛印刷工业公司、青岛化学工业公司、青岛造纸工业公司和公私合营青
岛新兴文化用品制造总厂。其他如制革业、橡胶业、毛刷业等行业也都实行了公私合
营。合营后,青岛轻工业局所属生产厂(社、作坊、店)共分火柴、榨油、造纸、印刷、
化工、 制革、橡胶、文化用品、毛刷等9大行业,计180个生产单位。计有9个国营单
位,171个合营单位,职工8670人。其中,劳方8123人,资方547人。后经淘汰、归并、
废业,到1961年1月,青岛轻工业所属企业共有28个生产单位。
1961年,青岛市鞋帽服装公司成立,原属轻工业局的第一、二、三被服厂及青岛、
华东两个皮件厂、孚德鞋厂、盛锡福帽厂划归青岛市鞋帽服装公司领导。同年,青岛
市公社工业局成立,主管全市的手工业和公社工业,原属轻工业局的手工业和公社企
业划归公社工业局领导。轻工业局主管全市的国营和公私合营轻工业企业。原属轻工
业局企业有27个, 新增5个,共计32个生产企业。1958~1961年,轻工业局所属企业
革新18300个项目。 其中,试验成功的10450项,经过鉴定的1920项,有700项已经推
广应用。 1963年4月轻工业局编制定为68人。设秘书、人事、劳工、计划、财务、技
术、 基建设备、供销8科。10月11日,轻工研究所成立。1966年12月31日,青岛市人
民委员会决定: 青岛市所有公私合营企业,一律改为国营企业,原公私合营企业的招
牌、印鉴全部更换;资本家的利息一律暂停支付;资方代表一律撤销,资方人员另作安
排,青岛市轻工业局根据这一指导精神,对所属企业进行了整顿和调整,并对部分企
业的名称作了变更。 据统计,1966年全局实现技术革新779项。其中,重点革新项目
42项,改造旧设备100余台。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生产计划遭到破坏,农、轻、重比例失调,过度强调
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投资减少,从而导致一轻产品产量缩减,市场供应紧张。为缓和
供需矛盾,青岛市根据国务院和山东省的有关指示精神,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
织了各种会战,并将青岛造纸厂、青岛造纸三厂等骨干企业一分为二,迁出部分设备,
抽调部分技术人员,支援小三线建设。缓解了青岛市供需矛盾,并支援了山东省的小
三线建设。1978年12月22日,有7个区属企业划归轻工局领导。其中有:市南区塑料制
品厂、市南区标牌厂、市南区文教用品一厂、台东区低压电器厂、青岛市自行车零件
三厂、青岛机床附件厂、四方区液压机械厂。
1980年9月26日,青岛市轻工业局改称青岛市第一轻工业局(简称一轻局) 。1981
年,一轻局系统生产的89种主要产品质量全部达标。其中,24种产品获各级优质产品
称号。当年投产30多个新品种,其中26个品种99件成品在华东地区和山东省、青岛市
包装装潢工作评比中获设计奖。 1984年,一轻局开始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同年3月
21日,青岛人民造纸厂与日本狮子公司签定合同,引进妇女卫生巾包装机生产线两条,
无纺巾生产设备一套,用费63万美元。从此,先进设备和技术开始进入一轻工业生产
企业,对一轻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到1985年底,青岛市一轻工业行业有: 造纸、食品、印刷、硅酸盐,日用化工、
日用机械、轻工机械和文教用品9个行业,计30个企业;县(团)级企业11个,县、区归
口企业122个。 另外,原轻工业局直属的两所科研所、一所技校、一所干校和供销公
司,也归一轻工业局管辖,产品品种达250种。其中,重点产品25种,出口产品22种,
有110种产品被评为全国及山东省优质产品。 拥有职工32584名,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
966名,占2.96%;中专、高中学历9326名,占28.62%;初中学历18138名,占55.67%;小
学3927名,占12.05%;文盲227名,占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