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内燃机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6&rec=5&run=13

1958年7月30日,四方机厂根据铁道部提出的“内燃、电力机车并举,以内燃为主”
的机车制造方针, 开始试制“东风”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9月22日,试制出中国第一
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至1990年, 四方机厂共设计研制生产了24种不同型号、不同种
类的内燃机车,计780台。
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东风”型摩托动车 四方机厂在北京、上海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全体职
工努力攻关,于1958年9月22日试制出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东风”型摩
托动车,代号为NMI。该型机车每台装2台B2300型高速柴油机,并有配套的传动装置,
构造速度120公里/小时,机车功率为441千瓦,适用于短距离高速客运。该型机车由2轴
动车(在两端)和四轴双层客车(在中部)编成摩托列车组。虽然结构性能上存在不少问
题,未批量生产,但是为研制中国第一代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开辟了新路。
“卫星”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1958年10月, 四方机厂在“东风”型液力传动内
燃机车试制的基础上,开始研制“卫星”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
于1959年9月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卫星”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10月,该型机车驶向
北京, 与兄弟工厂制造的“韶山”、“巨龙”、“先行”等机车,向建国十周年献礼,
并参加全国工业展览。 中央有关部委、各省市负责人以及铁道部先进工作者共600余
人前往参观, 获得好评。“卫星”型机车是四方机厂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
大学等单位共同设计研制的。 这是中国第一台NY1型2000马力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燃
机车, 构造速度为140公里/小时,起动牵引力270千牛,车重84吨,轴式为BB。该型机
车的试制成功, 填补了中国没有大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空白。虽然该车未能完全
达到原设计要求,没有继续生产,但给机车设计制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红星”型液力传动调车内燃机车 1962年11月, 四方机厂在总结研制“东风”
型和“卫星”型机车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开始研制中国第一台“红星”型液力传动调
车内燃机车,并于1964年1月研制成功,定名为“红星”型,也属于中国第一代内燃机车。
该车的牵引性能和运用可靠程度均已达到和超过当时国外同等功率调车内燃机车的先
进水平,是专为大型工矿及铁路调车需要而设计制造的。车上装有两台221千瓦B2-300
型高速柴油机, 前后对称布置,司机室在中部,构造速度为35~73公里/小时,牵引力为
78~165千牛,车重64吨,轴式为BB。该型机车至1966年共生产了18台。
“东方红”(1)型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燃机车 1964年初,四方机厂在“红星”型
机车制造成功的基础上开始研制“东方红”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在试制该型内燃机
车时, 生产关键问题是“曲轴淬火”。经热处理车间工程师李振寰等人通过三次工艺
方案的设计, 改进了11次工艺装备, 解剖了34根曲轴, 割取了132块试样,终于攻克了
“中频加热喷油淬火”的关键课题, 保证了该型机车的试制顺利进行。该型机车经过
长期试运及多次改进, 于1964年试制成功,1966年批量生产。该车为双节重联牵引,单
功率为1338千瓦,装有2台12V175ZL(后改装用12V180ZJA)型高速柴油机和2套液力传动
装置,运行可靠,操作方便,性能良好,构造速度为140公里/小时,车重84吨,轴式为B-B,
比较适合于牵引旅客列车,成为中国第一代在干线上运营的内燃机车。
该型机车自成批投入运营以后,除牵引大量普通旅客列车以外,还牵引国际列车、
国宾列车和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乘坐的专用列车。至1972年, 该型机车共生
产107台。
援外DFH系列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四方机厂于1966年成为批量生产液力传动内燃
机车工厂以后, 从1968年起承担为坦赞铁路(即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设计并制造生
产全部客货干线机车(DFH2型)和调车机车(DFH1型)的任务。工厂职工排除“文化大革
命”的干扰,派员到坦、赞两国实地考察,查阅了国内外大量与内燃机车生产有关的资
料,并吸取本厂1958年以来设计研制生产内燃机车的经验教训,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于
1970年9月试制成功中国首批援外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口机车,成为
中国机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援助坦赞铁路机车的基础上,该厂还为越南、
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等国生产了DFH3型、DFH4型、DFH5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以及
国内用的SFJ2型、SFJ7型、SFJ8型等机车,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DFH系列机车产品。
该系列机车均装有12V180ZJA高速柴油机; 车轴轴式除DFH4型为C′-C′外,其余均为B
′-B′;构造速度除DFH2型为62公里/小时外,其余均为100~140公里/小时。该系列机
车从机车外型、总体布置、主机、传动装置到其他零部件及车内设备各方面均有改进。
它是四方机厂生产的中国第二代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产品,其特点是:机车外型美观大方,
车体结构及车内布局合理, 体积小,重量轻,牵引性能良好,操纵检修方便,司机劳动条
件好等,而且还适用这些国家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援外机车到1979年共生产了167
台。
“东方红”(4) 型大功率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1969年9月,四方机厂设计试制成功
中国第一台3675千瓦大功率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定名为“东方红”(4)型,供干线客货
两用。该型机车与当时国外同类机车比较,其结构功率3675千瓦、机车总长21000毫米、
燃油储备量7000公斤等指标均赶上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该型机车的诞生, 标志着
中国内燃机车制造工业水平已跃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东方红”(2)型液力传动调车内燃机车 1971年,四方机厂设计出“东方红”(2)
型920千瓦液力传动调车内燃机车。 该型机车装有1台12V180ZL型高速柴油机和1套
SF2010型液力传动装置,构造速度为62公里/小时,车重60吨,轴式为B-B。1973年,根据
铁道部统一安排,该型机车转由资阳内燃机工厂生产。
“东方红”(3)型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燃机车 1976年,四方机厂设计试制成功中
国第二代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东方红”(3) 型1985千瓦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燃机
车。 1976年批量生产。该型机车装有2台12V180ZJB型高速柴油机和2套SF2010型液力
传动装置,有2台两轴转向架,构造速度125公里/小时,起动牵引力230千牛。至1988年,
该型机车共生产了268台。
“东方红”(21) 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1977年,四方机厂为云南省米轨铁路设计
制造了装车功率为809千瓦的“东方红”(21)型液力传动客货通用调车内燃机车,在开
远铁路分局投入使用。该型机车车轴为B′-B′, 车重60吨,构造速度为50公里/小时,
起动牵引力为194千牛,装有1台12V180ZJA型柴油机。至1985年,该型机车共生产了105
台。
矿山、油田用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1983年以来, 四方机厂先后为部分矿山、油田
以及昆明钢铁公司、重庆特殊钢铁厂、本溪钢铁厂、青岛钢厂、烟台合成革厂、江西
华昌公司等单位, 研制开发了J21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内燃机车新产品,成为这些厂家
的铁路运输主力。至1990年,共生产了23台。
电传动内燃机车 1984年,四方机厂在大连机车车辆厂原“东风”5型机车的基础
上改进设计,生产出“东风”5型电传动调车内燃机车。该型机车传动方式为交—直流,
用途为调车。该型机车装有1台8240ZJ型高速柴油机,机车功率为1213千瓦,车重138吨,
轴式为-,构造速度为100公里/小时,起动牵引力为349千牛。该型机车获1985~1987年
国家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1988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
等奖,1991年4月8日,获铁道部优质产品称号。这是铁道部第一个内燃机车直接创部优
的产品。至1990年,该型机车共生产了97台。
1989年8月,四方机厂根据铁道部安排,研制生产出“东风”5型电传动宽轨口岸机
车。该机车技术参数与“东风”5型电传动内燃机车相同。是年9月30日, 该车在中苏
边境绥芬河机务段投入运营,结束了该段建段73年无内燃机车的历史,为该口岸段实现
运输作业内燃化发挥了积极作用。该型机车在绥芬河机务段使用后, 受到了俄罗斯重
工业界的好评。
此外,四方机厂还承担了深圳至香港、中朝、中越等铁路9个口岸过境运输任务的
机车生产任务,主要产品为“东风”5型、“东方红”(21)型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主要部件的生产 柴油机是内燃机车上的重要部件。四方机厂于1958年
开始研制, 1965年批量生产。其主要型号有12V175ZJ型、16V200ZJ型、12V180ZJ型、
8240ZJ型等,而又以12V180ZJ型柴油机为重点。
12V180ZJ型柴油机是机车用高速、四冲程、预燃式燃烧室、废气涡轮增压、空气
中间冷却的大功率柴油机。它具有结构可靠、重量轻(49吨) 、外型尺寸小(2812.5×
1382.6×2170毫米)、运用和维修方便等特点,适合于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之用。
为提高12V180ZJ柴油机性能, 适应工矿用车及国内市场之需要,从1987年起,四方
机厂与奥地利李斯特研究所合作试制新型12V180JC型柴油机,标定持续功率由992千瓦
提高到1324千瓦,耗油量由224克/千瓦·小时降为210.7克/千瓦·小时以下,大修寿命
由12000小时延长至不少于26000小时。1989年制造出的第一台样机, 已达到80年代国
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