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地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5&rec=11&run=13

早期旅居海外的青岛人,主要成分为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一无资金,二无
文化,只能靠出卖劳动力和做小本生意为生。旅居海外初期,他们生活贫苦艰难,社
会地位低下,倍受歧视和凌辱。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旅居俄国的华侨,大多数是工人、农民、店员、小商小贩,
其中华工居多,从事的行业十分繁杂。从工矿企业、建筑业到农耕、渔猎、水产养殖、
野生物种采收、森林采伐、水陆运输、百货销售、家庭仆役都有。还有不少华工被押
运到前线修工事、装卸军事物资、挖战壕等。
旅居朝鲜的华侨以经商者为多,大都是小本经营,如经营杂货店、小卖店、裁缝
铺、馒头铺、火烧铺、理发铺等。另外,还有一引起华侨当菜农或工人。
旅居东南亚诸国的华侨,开始主要是做小买卖,先是专销“山东丝绸”,后又经
销手工绣织品、花边等。
旅居日本的华侨主要靠做小买卖和“三刀”为生。“三刀”即菜刀(厨师、厨工)、
剪刀(裁缝)、剃刀(理发)。
旅居西欧、非洲、南北美洲等地的华侨,主要是当华工。
旅外华侨在侨居地,时常受到奴役和迫害。一些当地政府对他们也采取排斥和限
制的政策,使他们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中国东北,煽
动朝鲜掀起排华运动,使旅朝华侨遭受重大损失。建国后,在一些国家与中国发生双
边关系冲突时,也发生过迫害华侨事件。1962年,中印(度)边界发生冲突时期,印度
政府反华排华,大批侨胞被关进集中营。如青岛籍侨胞、印度加尔各答山东同乡会会
长、明远兴百货店经理赵含明被印度当局抓进集中营。1965年,印度尼西亚“九·三”
事件后, 大批华侨受到迫害。青岛籍华侨1、雅加达山东公会主席、雅加达华侨群进
小学董事长宁祥雨,被诬蔑为中共少校特务,受到严刑拷打,被活活打死。
30年代以后,华侨的职业逐步发生了变化。许多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勤俭持家,
手中逐步有了一定积蓄,便自营或与别人合营开起杂货店、绸布店、百货店或经营餐
馆、理发店、裁缝店等,经济上逐步富裕起来。有些人事业进一步发达,成为有一定
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如旅美华侨尹作玉是1936年出国的,开始到朝鲜、日本,在其同
乡开设的餐馆中作厨工。经过几十年的积蓄,自营一间餐馆。1977年,移居美国奥玛
哈市经营“皇宫饭店”,雇用联邦德国、朝鲜、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国的32名职员,
经济实力逐步发展。旅印度华侨赵含明是1938年出国的,刚到印度加尔各答市地,身
上只剩下20卢比(印度币) 。他用18卢比买了3匹布,每天背着布匹走家串户,沿街叫
卖。 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 积蓄了500卢比。1942年,他与别人合伙开了小杂货店。
1945年, 他在加尔各答唐人街独自开设“明远兴”百货店,资金达2万卢比。此后,
该店生意兴隆,赵含明逐渐发展成为山东在印度加城的较富有者。新加坡籍华人戚道
蒸,1945~1949年间,曾在青岛等地经商,1950年去香港,在香港永大企业公司工作。
1957年,举家移居新加坡,在一家烟草公司任职,主管财经等业务。经过多年的艰苦
努力,省吃俭用,积蓄资本,于1964年独自经营餐厅。因他经营有方,餐厅生意兴隆,
不断扩大发展,先后开设了翠华楼、翠香楼两大酒楼和珠宝店,还兼营地产和土产进
口生意,成为山东人在新加坡的富商之一。曾任新加坡北方同乡会副理事长,现任新
加坡首邦翠华楼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日籍华人刘恺,又名刘元恺,少年时代在
青岛铁路中学上学,天津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学成后回国经商,在青岛经营以土产
为主的“永利行”。1949年,去日本经营贸易。1957年,从日本去马来西亚经营木材,
开发山林,后又发展海运、水产、旅游等业。在日本、东南亚、南美、新西兰及香港
设有商贸分支机构。由于他对开发建设马来西亚作出贡献,曾获马来西亚政府授予的
拿督勋章和爵位。1982年,他在新西兰独资经营一座高级酒店——“丽晶酒店”。新
西兰政府常用此酒店招呼外国贵宾。1986年,万里副总理访问新西兰时即在此下榻。
刘恺曾任日本东京华侨总会会长,现任日本东京都东元公司董事长。
早期出国的青岛人,多系文盲。但在30年代以后至青岛解放前夕出国的青岛人中,
有一些学生。他们或直接出国留学,或从台湾辗转国外留学,后在国外成为在学术上
有较深造诣的学者、专家。如:旅美华侨赵鉴芳,1930年生于青岛。幼年在青岛北京
路小学上学,1949年去台湾,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电机系。1957年赴美留学,1960年
获美国电子工程博士,现任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学电机及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美籍华人栾立训, 曾在青岛江苏路小学、 青岛铁路中学读书。1948年去香港上学,
1950年留学美国,1953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在美臻
力于心脏病研究,临床经验丰富。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市医院心脏病实
验室主任。美籍华人张闻选,1926年生于青岛,曾在青岛上学。1954年由台湾去美国
留学, 在美国康州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60年后,任美国宾州PPG公司高分子研
究室主任。他在涂料研究上成绩突出,在西方10几个国家获专利100余项。
青岛旅外华侨、外籍华人对子女的学业非常重视,竭尽全力供养子女求学。有些
人还把子女送到美国等科技发达的国家留学。他们的子女刻苦用功读书,学有专长,
出现不少人才。如旅哥斯达黎加华侨丛潜伍,其长子丛培南在美国获得物理、哲学、
医学3个学位。 新加坡籍华人戚道蒸有四子二女,其中三子二女都是澳洲大学的毕业
生,长子系特级会计师,三子获得国际会计师职称。
随着旅外侨胞在侨居国各方面情况的变化,他们的国籍也发生较大变化。建国后,
中国政府鼓励华侨加入居住国国籍。 到60年代,青岛市旅外侨胞,75.3%以上的人改
变了中国国籍,加入居住国国籍,成为外籍华人。其中:美国占78%,印度占83.1%,
日本占68.7%, 朝鲜占18.2%,加拿大占79.3%,新加坡占64.8%,马来西亚占74.1%,
苏联占75.2%, 巴西占79.3%,泰国占81%,澳大利亚占89.2%,英国占80%,西班牙占
80.1%,玻利维亚占77.1%,印度尼西亚占60%。
由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海外华侨、外籍华人逐步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华侨、
外籍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对居住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作
出了一定贡献。1987年,青岛旅外华侨、外籍华人中,从事政治、工商业、科技、教
育、 卫生等职业的共2205人,占青岛市旅外华侨、外籍华人总人数的13.6%。其中,
经济上有实力、科技上有专长、政治上有影响的重点人物有409人 (工商界146人,科
技界73人,文教卫生界94人,侨社团骨干34人,军政界4人,其他58人)。
青岛籍的旅外侨胞在海外没有单独组织成立侨社团体,多为参加山东籍侨胞组成
的侨团,或在当地与其他省籍侨胞组成侨社团体。有些青岛籍或在青岛有新属的侨胞
在侨团中担任领导职务。与青岛市联系比较密切的侨团主要有日本的大阪中华北帮公
所、大阪华侨总会、大阪华侨贸易商会,大阪山东同乡会、兵库县山东同乡会,美国
的纽约山东同乡会、旧金山湾区齐鲁会馆,西班牙的华侨华人联谊会,法国的华裔互
助会,荷兰的华侨总会,澳大利亚的悉尼山东同乡会,巴西的山东华侨联谊总会,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