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4&rec=1&run=13

早在唐宋朝,密州板桥镇(现青岛胶州市城关镇东南)已是中国北方对外交往的重
要口岸。外交使臣、僧侣、商贾和外国留学生常常往来于此。宋元丰六年(1083年),
高丽王逝世, 宋朝派使团前往吊唁, 就是从青岛板桥镇登船出发的。 元礻右三年
(1088年)春,板桥镇还设了市舶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同治四年(1865年),青岛地区设有青岛口、塔埠头、金家
口、 灵山卫、女姑口、沧口、沙子口、登窑、薛家岛等9处东海关分关、分卡或代办
处,涉外机构的设置有所发展。
由于外国列强对中国广阔市场的垂涎,青岛很快就成为外国侵略者的目标。19世
纪60年代,英国舰船就时常进出胶州湾,围绕青岛的外交事件频发。如法国曾声称要
经由胶州北上侵犯京都。1891年,清廷批准在青岛设防,开设衙门,总理内餐事务,
并派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兵驻守。
但是,由于清政府已是江河日下,从总体上来说,已无力抵御外国的侵略。1897
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一举侵占青岛。进而逼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丧权辱国
的《胶澳租界条约》。从此,青岛开始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就中国大陆沿海来说,青岛是殖民地历史最长的城市之一。先后被德日帝国主义
三度侵占统治,共计33年。在殖民地形态下,帝国主义在青岛建立殖民统治机构,建
筑并控制了港口、铁路、海关、银行,在青岛大办实业,推行殖民文化,完全掌握了
青岛的政治、经济命脉。帝国主义国家,如英、美、俄等国相继在青岛设立领事馆,
以维护其侵略利益;其各色人物纷纷涌进青岛,以实现他们的黄金梦。1902年,青岛
外侨还只有767人, 而1905年已达1441人。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短短几年,仅日
侨即达24551人(1921年) 。帝国主义国家的政府要员亦频频进出青岛。1912年10月,
德国的亨利亲王居然在青岛检阅其殖民军队。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时期,联
合国救济组织、美国和英国等国军政要员以及团组以“缓华”名义来青活动频繁,共
20多批,70余人次。
即使在中国统辖青岛的19年里,青岛仍为外国所染指。帝国主义国家在政治上依
靠不平等条约,依靠所谓治外法权,通过其设在青岛的领事馆等,干涉中国内政,维
护和扩大其特权,实现其国家利益;在军事上,外国军队和舰船频频出入青岛,如日
本军队曾多次在青岛登陆,镇压工人运动,制造过“济南惨案”。美国舰队以帮助中
国接收为借口,悍然在青岛登陆。在经济上,利用贷款、投资,控制金融;利用青岛
的廉价劳动力,为其资本增值。如1933年,外国特别是日本在青岛大办工厂。当时,
共有外国工厂49家,日本即占41家。1937年,日本已垄断了青岛的纺织、榨油、缫丝、
火柴、面粉、草纸、蛋粉、窑业、骨粉、肥皂等工业。
纵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19年里,外人武装登陆者有之,外人冲击国民党市党部事
件有之,外人侵入青岛沿海捕掠鱼类、欺占市场事件有之,外人镇压乃至殴伤杀害青
岛市民事件有之。在此期间,尽管青岛外事机关为了维护国家权益,不断进行涉久交
涉,但恰如《胶澳志》所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权限和作用是有限的。所
有的交涉都是软弱无力的。所谓交涉,差不多不是利于外人,就是不了了之。
1949年6月2日,青岛回到了人民怀抱。国家主权有了保障。民族尊严得到了维护。
青岛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国际交往越来越多,对国际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
解放后,取消了外国在青岛的一切特权;清除了外国在青岛的经济侵略势力;前
外国驻青岛领事馆、代表机构先后关闭,其人员撤离。截止1955年,根据国家有关规
定,解放时居留青岛的925名外国侨民,有的移居其他国家(地区) ,有的迁入内地,
余63名,有54人加入了中国国籍,成为青岛市民。对外国侨民的资产、劳资关系和刑
事犯罪等问题,都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律和规定,作了妥善处理。和苏联等社会
主义国家的民间友谊, 得到进一步发展。1949年10月2日,成立了中苏友好协会青岛
分会,青岛各界人士踊跃入会。1953年10月,入会人数已达42万人。中苏友好协会活
动频繁。据1955年末统计,建会以来,组织各种重大活动5000余场次,参加活动者达
2000余万人次。 50年代, 青岛市还有多人出访苏联,先后组织访苏人员作访苏报告
300余场次;中苏友好馆俄语学校举办俄语学习班15期,毕业学员289人。
1973年5月,青岛市实行对外开圹。特别是1984年3月,青岛市进一步对外开放后,
青岛外事部门的权限不断扩大。 1984年7月26日起,有权邀请外国人来青访问、考察
和经贸洽谈等;1985年4月10日起,正式办理因公出国护照;1989年3月25日起,正式
办理签证。青岛外事工作出现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新局面,外事工
作水平也相应提高,社会效益显著。
这期间,青岛外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接待来访外宾人数多,规格高。如
1973年以来,接待了圭亚那合作共和国阿瑟·钟总统、民主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
努克亲王、赤道几内亚共和国奥比昂总统、孟加拉国艾尔沙德总统、密克罗尼西亚联
邦哈格莱尔加姆总统等国家元首以及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塞舌尔人民进步阵线、
赞比亚联合民族独立党、西班牙共产党、孟加拉统一人民党、日本劳动党、全印(度)
前进同盟、马提尼克共产党、洪都拉斯基民党、冈比亚人民进步党、匈牙利爱国人民
阵线、南非共产党等政党首脑。
二是发展了特定的市与市、港口与港口、企业与企业、学校与学校、医院与医院
的友好关系。1979年以来,先后与日本国下关市、美国长滩市、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市
结为友好城市。青岛港和青岛的大、中、小学、工厂以及医院等,同外国结成友好港、
校、厂、医院等关系21对。形成了相互了解、发展友谊、开展合作的新渠道。
三是开展了文化、体育、科技交流。瑞典、丹麦、西班牙、巴基斯坦、法国、美
国、墨西哥、苏联、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民主德国、尼日尔、泰国、古巴等
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团体,来青岛作过访问演出、展览和交流。青岛的文化艺术团
体亦曾出访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埃及、阿根廷等国,举办美术展览、文物展览,
进行演出和交流。布隆迪、乍得、罗马尼亚、巴基斯坦、日本、英国、美国、朝鲜、
苏联、芬兰、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新加坡、
菲律宾等国家的体育团体和运动员曾来青参加足球、曲棍球、排球、帆板、钓鱼等比
赛;青岛体育团组曾出访尼日尔、贝宁、上沃尔特、几内亚、日本、法国、芬兰等国
家,参加足球、曲棍球、乒乓球、田径以及水上运动项目比赛;其中水上项目,1954
~1989年总计40人24次出访15个国家。青岛还主办过若干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曲棍球、
帆板、田径、钓鱼等比赛。同时,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科技学
校交流活动。一些国际性专业会议,也相继在青岛召开。
四是军事交往亦有发展。1986年10月,由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莱昂斯上将率领的
“里夫斯” 号护卫舰、“奥尔登多夫”号巡洋舰、“伦兹”号驱逐舰和894名官兵访
问青岛;1987年9月,法国太平洋海军司令蒂罗少将率“拉莫特毕盖”驱逐舰和250人
访青; 1988年6月, 加拿大第二驱逐舰中队司令加奈特上校率“休伦” 号驱逐舰、
“雷斯蒂古什”号护卫舰和535人访青。这是建国后,上述国家海军首次访问青岛。
五是国际旅游事业有较大发展。1976年接待游客529人次,1990年增至6917人次,
增加11倍多。 世界最豪华的英国大型游船“伊丽莎白二世” 号以及著名的澳大利亚
“亚利安娜”号、法国的“海国明珠”号、苏联的“马克西姆·高尔基”号等游船都
满载游客来访问过青岛。
六是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活动日益发展。 外商来青者络绎不绝。 据统计,
1976年仅为488人次,1990年增至7207人次,增加13.77倍。1988~1990年,青岛市邀
请来青访问、考察及贸易洽谈的日本、美国、瑞士、新西兰、津巴布韦、澳大利亚、
英国、 联邦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即为378人次。一年一度在青岛举办的山东省对
外经济技术洽谈会, 至1990年, 已举办了4次, 每次与会外商都在1000人以上。从
1976~1990年,按合同规定前来青岛安装调试的外国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经济技术
专家共达1623人次。日本、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泰国等国家的商社在青岛设办事
处34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4年青岛进一步开放以来,为适应发展外向型经济
的需要,青岛市出国和到港澳地区进行专业考察、洽谈经贸业务、进行技术合作交流
的人员,不断增。1985~1987年,计1312人次,年均437.33人次;1988~1990年,则
达25646人次,年均达8548.67人次;后三年为前三年的18.5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