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 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2&rec=30&run=13

章高元驻兵青岛后,在建衙门、兵营的同时,于团岛和青岛山等地筑炮台,并附
有土垒,以加强固守力量。
德军侵占青岛后,先后在太平山、青岛山、汇泉角、团岛、台东镇等10余处要地
构筑大量炮台。其中,永久性炮台11个,配置80~280毫米火炮39门;临时性炮台22个,
配置37~210毫米火炮86门;并在大港设有移动炮台。德军所筑炮台,均系掘开式永备
型(炮台上盖一钢制锅形顶盖,顶盖的周围镶有暗光镜,可以旋转四望)。火炮多为
旋转的曲射炮,既可封锁海面,又可攻击陆上目标。德军在修建炮台的同时,还在太
平山、青岛山、小湛山、大港、台东镇和柳树台等地,筑有堡垒(碉堡)20余个,每
堡可容士兵1个连。 堡与堡之间挖有堑壕。壕前修有掩体和胸墙,并进行伪装。壕后
筑有了望哨。堑壕外架铁丝网。构成严密的工程障碍配系。
日军侵占青岛后,除修复被德军炸毁的炮台外,还在太平山、青岛山、台东镇、
团岛、 台西镇和仲家洼等要地增建永久性炮台8个,配置37~280毫米火炮29门;临时
性炮台12个,配置50~150毫米火炮59门;在海泊河入海口南岸挡浪坝上配有移动火炮
和机关炮。此外,在德军遗留堡垒(碉堡)及附近,配置机关炮39门、机关枪47挺。
北洋政府军进驻青岛后,主要是利用德、日军留下的部分炮台和堡垒(碉堡)。
日军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将“防御”重点和设施移向外围,除利用旧堡垒(碉堡)
外,在板桥坊、石沟、老虎山、文昌阁、李村、双山、山东头等地,构筑数十个堡垒
(碉堡) 。日军所筑大型堡垒(碉堡)均为八角形,共有3层,高约12米,有32个射
孔,可环行射击。各堡垒(碉堡)周围均设置铁丝网。此外,在登瀛、黄山、柳树台、
汉河、王哥庄、张村、沙子口等地,设立日、伪军据点。
国民党军队进驻青岛后,除沿用日军留下的堡垒(碉堡)外,先后在团岛、浮山、
海泊河公园、双山、李村、王哥庄、文昌阁、老虎山、白沙河和黄埠村水源地等50余
处, 构筑堡垒(碉堡)100余个。仅白沙河水源地周围即构筑堡垒(碉堡)8个,由3
米高土围联为一体, 外有5米深水沟一道,3300伏电网和铁丝网各一道。企图利用既
设工事,长期固守。
青岛解放后, 根据中央军委和济南军区的指示,自1955—1978年,先后从6个军
级单位抽调兵力120余个团次, 构筑了大量的坑道和火炮工事、轻(重)机枪工事、
掩蔽部、观察所等,加强了青岛地区的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