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设防胶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2&rec=105&run=13

胶州湾位于胶东半岛西部。其海口宽二三里,内有大澳,可容群舰;地气和暖,
严冬不冻,乃天然船澳;其外地形盘互,岛屿林立,薛家、陈家诸岛,横石隐伏,地
势险要,上可蔽登莱,下可控江浙。如此兵家要地,清朝末年,几乎无防,以无抵御
外患之力。
1840年鸦片战争,外国列强以舰炮实力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此后,西方
列强纷至沓来,并从南方沿海逐步向北扩张,胶州湾便成为诸列强觊觎之地。
1861年,英国军舰窜入胶州湾游弋。1869年,德国派地质专家、著名的“中国通”
李希特霍芬来山东,考察物产和地理情况。以后,德国又多次派员到胶州湾勘察地形,
以图伺机夺取这一天然良港。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企图由胶州湾登陆北图京
城。清政府急调清军进驻胶州、即墨,以防法军在此登陆,战后即行裁撤。法军虽未
实现其从胶州湾登陆的企图,但已引起清政府有识之士对此地防务的重视。
1886年3月,清政府主管海军事物的北洋大臣李鸿章,遣道员刘含芳勘察胶州湾,
拟就胶州湾设防事进行调查。刘含芳勘察后认为,“此口地势偏僻,断非目前兵力饷
力所宜用也”,应着力搞好旅顺、烟台、威海之门户,以卫京津。李鸿章同意刘含芳
的条陈,此议于是搁置。是年5月,出使大臣许景澄上疏清政府:“西国兵船测量中
国海岸无处不达,每艳称胶州湾为屯船第一善埠。”其内水深澳广,其外群山环报,
实为天然门户,“且地当南北洋之中,上顾旅顺,下趋江浙”,“似为地利之所必争,
应请渐次经营, 期于十年而成巨镇”,力陈在胶澳设防的必要性。是年7月,清廷御
使朱一新也上奏朝廷。认为:“欲固旅顺、威海,则莫如先固胶州。”“南北洋地势
辽远,宜建胶州为重镇,以资联络,兼以屏蔽北洋”,并请饬详细堪度。
诸多奏疏,使清政府不得不认真对待此事。李鸿章便电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偕
英人总教琅威理再次勘察胶州湾。丁、琅勘察后报称,胶州湾地势优良,“实为海军
之地利,南北洋水师总汇之区”,应予设防,并提出了设防的具体方略。李鸿章接到
丁汝昌、 琅威理的报告后于1886年7月16日上奏慈禧太后。奏称:丁、琅之议,“与
许兴使(指许景澄)所拟指刘含芳堪度,情形大略相同。自来设防之法,先近后远,
旅顺与大沽口犄角对峙,形势所在,必须先行下手,役旅顺防务就绪,如有余力,方
可议办胶州。”如建海军屯埠,约需军费不下数百万两,实难筹度。“惟地利所在必
争,若我不先置守,诚恐海上有警,被人占据,……可否请旨饬东抚(指山东巡抚)
酌拨数营。”由于此时慈禧太后忙于挪用海军经费筹建颐和园,因财力不及而作罢。
1891年6月1日,李鸿章和北洋海军帮办大臣、山东巡抚张曜,乘船赴威海卫视察
海防设施和水陆各营操练。 5日,由威海卫赴胶澳查看港湾。确认胶州湾实为军事要
地, 应即设防,随于1891年6月11日上奏朝廷。指出“胶澳设防,实为要图。……此
次臣等会同前往详审堪度形势,自应预为经画,未可再缓。……所需扎营队,拟就山
东现有各营抽拨,毋庸添募,以节经费。”
由于外患日重,加之朝内许多有识之士力陈,清廷才同意李鸿章奏疏,于1891年
6月14日颁布谕旨,决定在胶澳设防。之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兵4营(广武前营、
广武中营、嵩武前营、嵩武中营,约3000人)移驻胶澳。置总兵衙门于青岛村。
清军驻青后,即青岛山、团岛筑堡垒、设炮台,加固海防;在前海修筑栈桥,供
海军使用。从此,青岛渔村日渐繁华,客货渔船频往,内外商贾汇聚,小渔村便逐渐
发展成为南北洋中汇之渔港、商港和军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