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1&rec=333&run=13

1914年,中国红十字总会会长吕海寰到青岛组建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由13人发
起,卫礼贤任会长,会址设在礼贤书院。并将同善会医院(花之安医院)和礼贤书院西偏
房作为养伤疗病所,淑范女学堂作为妇女避难所。分会在理事长之下设医疗队,有医士、
看护、杂务、力士(担架员) 共45人。配备救护车2辆,救护箱1个,担架2副。经费靠会
费和募捐,凡捐款25元以上者为正式会员,有14人;捐款5元以上者,为临时会员,有38人。
1928年6月, 由李涵清、张玉田、程伯良等人发起,组建了万国缔盟中国红十字会
青岛分会。李涵清为会长,张玉田为副会长,程伯良为理事长。1929年改名为中华民国
红十字会青岛分会。1932年改选宋雨亭为会长, 姚仲拔、张立堂为副会长。1933年程
伯良任会长。会址设在广州路, 1937年迁太平路。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占青岛,会址
迁到胶县城。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是年9月,由赵士英、刘巨全、尹致中等人发起,重新组
建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市分会,由市长李先良任名誉会长,国民党青岛市党部书记、副市
长葛覃及善后救济总署驻青分署署长延国符任名誉副会长,宋雨亭任会长,姜黎川、赵
士英任副会长,程伯良任总干事;设常务理事6人,理事9人。下设救护总队,总队下属两
个分队。经费来源靠征收会费和募捐。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由曾让之代理会长, 程伯良代理副会长,有会员142名。
1951年由程伯良代会长。1950年在全市6区(含崂山郊区) 设服务站6处, 医疗站2处。
1949年11月至1951年3月,发展会员410名,商界和医界占多数。
1952年9月7日, 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改组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由市人民政
府卫生局长陈志藻任会长, 章拯民、周力士任副会长,牟会吉任副总干事,组成第一届
理事会。市红十字会下设4个保健所。1954年迁到市防疫站办公。1966年5月至1976年
受“文化大革命”冲击,红十字会组织停止活动。
1980年11月14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决定恢复青岛市红十字会,由副市长韩洪勋兼任
会长,李景斋、孙思哲、殷树萍、丁石岩、初守琨、王念斌、吕兴东任副会长,殷树萍
兼任秘书长。办公室编制3人,在市卫生局内与医政科合署办公。
1981年8月4日,市红十字会召开第二届第一次理事会议。决定由47人组成理事会。
各区、县红十字会相继建立,有290多个学校、工厂、医院、街道、农贸市场和服务行
业建立了基层红十字会组织,并发展会员11 400余人。
1985年4月1日,组成第三届理事会,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施稼声兼任会长,刘伯云、
高瑞玺、殷树萍、孙思哲、刁春堂、殷树明、郑世侗、高衍裔、程光恒为副会长, 程
光恒为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1987年10月由殷树萍主持日常工作。理事41人。
红十字医疗机构 为了宣传红十字会的宗旨,扩大红十字会在国内外的影响,发展
红十字会医疗机构,在重点医疗单位加挂红十字会医院牌子。1980年11月,青岛市人民
医院加挂“青岛市红十字医院”牌子,并于当月22日举行挂牌仪式,韩洪勋会长到会讲
话,向全体医护员工颁发会员证章。后来,胶南县人民医院、青岛妇幼保健院、青岛市
街道妇幼保健站、青岛市盲人按摩诊所等, 也都加挂红十字牌子。一些学校、工厂、
街道也相继建立红十字卫生站。1986年底,全市建立红十字卫生站450个。
1981~1986年,全市有18个县、区、局(公司)和1 507个基层恢复和组建了红
十字会,发展会员90 3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