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建设服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1&rec=331&run=13

1984年6月由市侨办、侨联、政协侨务组联合召开了有1 200余人参加的归侨、侨
眷大会,请副市长许善义作报告,详细介绍青岛市对外开放形势、远景规划、有利条件、
投资环境和有关政策, 要求全市归侨、侨眷立即行动起来,广泛开展对外联系,争取自
己的海外亲友为青岛市经济建设多做贡献。广大归侨、侨眷深受鼓舞和启发, 深感市
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 纷纷以实际行动响应市领导的号召。侨眷栾维伦、杨祖培
连夜打长途电话给海外亲友,归侨周嘉良将宣传材料译成英文寄给美国、日本的亲友,
更多的归侨、侨眷把会议情况、自己的感受和对外开放形势写信告诉海外亲人, 动员
他们来青投资办厂。
市侨联发动归侨、侨眷发挥自身的优势, 为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和推销
省、市产品牵线搭桥。1984~1990年,由市侨联和归侨、侨眷牵线,与市有关部门洽谈
项目338项, 成交43项,协议26项,成交额6 819万美元。成交项目占青岛市对外经济技
术合作总成交项目的4%,成交额占市总成交额的5.9%。
1984年春, 青岛市侨联副主席、市二轻局副局长李洪普在北京与联邦德国利勃海
尔公司谈判引进生产线, 当介绍李是青岛市侨联副主席时,德国人听了很高兴,双方感
情融洽。该公司的代表再三保证一定要使青岛电冰箱厂成为中国之首, 很快与该公司
签定引进电冰箱生产线的合同。已生产出四星级“琴岛—利勃海尔”多种型号电冰箱,
并成为全国名牌产品。
1984年冬,侨胞阎先生回平度县探亲,有为家乡投资的愿望,但有疑虑,下不了决心。
侨眷綦振升积极为其妹夫阎先生牵线,县侨联等有关部门靠上做工作,宣传党的对外开
放政策、合资企业法规等, 并陪同其参观工厂。目睹家乡的变化,阎先生消除了疑虑,
投资40余万美元, 与平度县印绣艺品厂合资兴办“青岛华兴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
先进技术设备, 生产真丝窗帘、蚊帐等产品,出口返销。1986年4月1日正式投产,1987
年产值、利润均比合资前翻了两番, 分别达到515万元、71万元,出口值达370万元,占
产值的72%。
1985年以来,市侨联委员汪洋为其侄女香港海峡贸易公司总经理金孟迦牵线,与省
外贸洽谈贸易, 签订了10余项合同,贸易金额约1 000万美元。汪洋还通过亲友介绍与
侨居美国的台籍商人施素珍取得联系, 并通过她把山东的丝绸、服装、海蟹、大虾等
产品销往美国。
1989年, 市侨联副主席任升荣,通过联系日本的亲人,促成其父来青与商业局冷藏
加工厂合资兴办“联十子星企业有限公司”,加工海产品销往日本。
在接待工作中, 市侨联注意了解来客的一些技术专长,及时组织对口交流活动,举
办学术报告。1985年10月底, 美国费城天普大学教授美籍华人陈荫博士来青旅游。
市侨联热情接待,派专人陪同游览青岛风光,并陪同重访故居。陈在医学上有较深的造
诣,市侨联积极与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联系,邀请他为全市50余名眼科医护人员作学术
报告。他还将自己的教学、临床录像带赠给市眼科界。陈先生返美后, 积极向美国白
内障教学基金会争取,于1987年将价值37 000多美元的电子手术显微镜一台和1 600片
人工眼晶体赠送给青岛市立医院。
1988年6月,市侨联发动归侨、侨眷集资35万元兴办青岛华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3年的努力,在市有关部门和广大归侨、侨眷的支持下,已发展为拥有一所(青岛华
侨科技研究所),一厂(华联化学厂),六个经营部(华侨商社、华侨书店、机电商场、汽
车配件商场、百货批发部、商贸部)共8个实体,基本形成了科工贸一体的综合性公司,
1990年营业额总值1 360万元, 实现利润77万元。公司注册资金由原35万元扩大到120
万元,并购置营业房220平方米,全公司有58名职工。华侨商社开办的文字处理学校,两
年来共为社会培养了3 000余名微机操作和四通打字人才。华侨书店成立以来协助7名
作家出版10本好书。1990年“六一”儿童节,华侨书店向儿童医院赠送1 000册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