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1&rec=325&run=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一些旅居海外的科学家、青年学生和爱国人士,冲破重
重阻挠, 纷纷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2~1953年,因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
大批朝鲜华侨回国。其中许多归国华侨被分配来青岛工作、学习和定居。为了更好地
调动归侨和侨胞的爱国积极性, 加强侨务工作,广泛团结归侨、侨眷,扩大爱国统一战
线,于1953年底成立青岛市归国华侨联络组(即侨联小组),归市政协领导。归侨联络组
的成员共19人,组长谢天瑞。
1957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批转省侨委《关于在济南、青岛、烟台、昌邑、福山等
地成立侨联的意见》,青岛市民政局侨务科与市政协商定,青岛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备
委员会委员人选在归侨联络组原有成员的基础上经协商产生。经市政协常委会21次会
议同意,1957年5月8日报请上级批准,青岛市侨联筹备委员会成立。
青岛市侨联筹备会议于1957年5月17日在市政协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归侨、侨
眷和侨生代表20人。市政协、市民政局负责同志分别作国内外形势和侨联性质、任务
的报告。会议通过成立青岛市侨联筹备委员会,产生筹备委员15名,方宗熙为主任委员,
张德瑞、谢天瑞、王理民为副主任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侨联中止活动。1979年
7月侨联恢复工作。1989年全市有侨联小组277个,基层侨联9个。
1980年前,市侨联无编制、无驻会工作人员。1980年,市政府批准市侨联编制5人。
1980年至1984年11月,市侨联逐步配齐驻会工作人员5名,下设办公室,由专职干部分工
负责日常事务。1988年,市编委批准市侨联编制增至8人。
历次代表大会
青岛市第一次归侨代表大会 1961年12月15日在新新公寓(现华侨饭店) 召开,出
席大会的各界归侨正式代表共65人,另有列席的港澳台胞代表9人。大会听取和通过中
共青岛市委统战部、青岛市侨务处负责人作的题为《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任务和关于
侨务、侨汇政策问题》的报告,市侨联筹委会作的几年来工作总结的报告。会上,青岛
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正式成立,选出了以方宗熙为主席,张德瑞、王理民、李有箴、曾文
选为副主席的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7人。大会号召广大归侨、侨眷和侨生,同全市人民
团结一致, 同心同德,坚决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支援农业,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加强与
国外亲友的联系,大力争取侨汇,支援祖国的经济建设,积极参加红旗竞赛运动,在各自
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青岛市第二次归侨代表大会 1979年6月27日至7月1日在市政协礼堂召开,参加大
会的归侨、 侨眷代表和侨务工作干部代表共317人。大会听取了市侨联副主席张德瑞
作的《关于侨联工作报告》和市侨联副主席曾文选作的修改市侨联章程的说明, 通过
市侨联新的章程,选举以方宗熙为主席,张德瑞、李洪普、曾文选、任升荣为副主席的
青岛市侨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39人。大会还通过《动员起来,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积极贡献力量》的决议。
青岛市第三次归侨代表大会 1984年12月26日在人民会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
代表221名, 特邀代表5名,列席代表82名,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大常委会、青岛市
人民政府、青岛市政协、省侨联以及市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参加大会。中共
青岛市委副书记刘镇到会讲话, 省侨联主席曾呈奎和各人民团体代表姜华山致祝词。
大会审议通过方宗熙代表市侨联第二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以方宗熙为主席,
张德瑞、李洪普、曾文选、任升荣为副主席的第三届委员会, 委员47人。工作报告提
出在新历史时期青岛市侨联的主要任务。大会还提出, 要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的民间渠
道作用,广泛团结青岛市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同全市人民一道,同心同德,努力
进取,为振兴青岛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青岛市第四次归侨代表大会 1989年12月26日在崂山宾馆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
代表222人, 列席代表86人,中共青岛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市政协、省
侨联以及市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和致公党的负责人参加大会。代表们学习了市委领导
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第四次侨代会精神, 审议通过曾文选代表市侨联第三届
委员会所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以翁维权为主席,曾文选、李洪普、任升荣为副主席
的第四届委员会,委员46人。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