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宣教活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11&rec=171&run=13

从1953年第一届工人文艺汇演起, 至1990年共举办37届,400余场次。1957年10月
成立青岛市职工业余艺术团,有京剧、话剧、合唱、舞蹈、吕剧5个队,148名演职员。
1961~1966年, 演职员达到210名。5年中排演大小剧目500余个,演出近千场。高思国
创作的独幕话剧《柜台》, 栾云桂创作的独幕话剧《好榜样》获文化部“1963年全国
优秀话剧创作奖”。该团还为专业剧团输送40余名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 艺术
团停止活动,1978年初恢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市总工会根据不同层次职工群众对业余文化生活的需
求, 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更加注意职工文化活动的群众性。80年代末,把职工
文化活动以“条条”为主的渠道扩大为地区单位之间文化协作的“条块”结合的网络,
形成由市工人文化宫、地区俱乐部、基层俱乐部、车间俱乐部四级职工文化活动体系。
走出社会办职工文化活动的新路,促进了职工文化活动的发展。1979~1990年,在省以
上文艺汇演中,有22个剧目获奖。其中1979年钱涂创作的独幕话剧《今天宣布爱情》,
获文化部举办的“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剧本创作二等奖。1983年, 高思国、施以公
创作的反映工人文化宫生活的电影剧本《夜色多美好》,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
同年,高思国、谭国梁创作的五幕话剧《职守》,由全国总工会工人话剧团排演。1984
年9月, 由家骅、忠义、梦华、成邦创作的混声四重唱《我们的歌》,获全国总工会和
中国音乐协会举办的《建设者之歌》征歌比赛一等奖。1989年在全国总工会、中央电
视台和工人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全国职工歌手大奖赛”中, 青岛选手郭公芳获通俗组
大奖。张克良创作的歌词《我的人生》,在“全国歌词征集大奖赛”中,获特等奖第一
名。1990年朱积敏创作并表演的《工会主席的晚餐》, 在全总举办的“全国职工话剧
小品比赛”中获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编剧奖、表演一等奖。张志华创作, 楚剑英、宿
虹表演的《雪花》获优秀奖,并在中国第二届戏剧节中获优秀表演奖。
从1983年4月开始, 市工人文化宫举办“每周一讲”知识讲座,针对职工所关心的
政治、经济、法律、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问题,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受到社会各方面
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欢迎。到1990年4月,已举办400余场,听众达4万余人次,被职工誉为
“良师益友”。《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先后予以介绍、评论。
为广泛联系企业界人士,开展信息交流,更好地为企业改革服务,为职工服务,1985
年7月5日,成立“青岛市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为市总工会副主席姜华山,吸收大中
型企业的党、政、工领导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到1990年,有会员单位170个,会员
500余人。举办报告会、研讨会、联谊会、信息交流会等活动50余项次。
为改变基层单位文化活动的封闭状态,加强地区、单位之间的交流,联合举办层次
较高的职工文化活动。1988年初, 开始筹建地区俱乐部协会,至9月建成6个,下设25个
分会, 363个会员单位。 在此基础上, 市总工会于11月26日成立市工会俱乐部协会。
1989年10月俱乐部协会举办职工艺术博览会,内容有文艺演出、兴趣体育、艺术展览、
生活导向、板报展评等。设一个主会场,37个分会场,历时6天,参加活动3.6万人,观众
达3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