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城乡建设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6&rec=2&run=13

一、开埠前后的城乡建设
(一)开埠前
济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汉代建有土城,晋永嘉年间济南郡治从东平陵移
至历城,城域扩大。古城址在今趵突泉之东北,南仰群山(千佛山等),北依大河(古济水
,今黄河),城北门设闸调节城内湖水水位并可阻洪水入城,以保城池安全,符合古代城
池规划建设的原则。
古城城墙原为土墙,1371年(明洪武四年)重修,内外砌以砖石,城墙周长“十二里
又四十八丈,高三丈二尺,阔五丈”。1376年(明洪武九年),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
迁驻济南,济南始为山东的政治中心。1860年(清咸丰十年),在济南城外筑土圩。18
65年(清同治四年),改土圩为石圩,因城北水盛,北圩子城未建,仅筑东南西三面,长12
公里,高4米,基厚5米,顶宽3米,并辟有岱安、永固、永靖、永绥、永镇、济安、海晏
等7个门,使内城与外围布局形成一体,总面积约7.54平方公里。
古城布局以珍珠泉为中心,黑虎泉与趵突泉分列于城外东南、西南两侧角楼之下
,以护城河相连,而南门(历山门)居中而开,形成以珍珠泉、黑虎泉、趵突泉等腰三角
形之构图。大明湖是这个三角形的尖部,南北对峙,古城区内诸泉之水汇入湖内,穿过
湖区出汇波门向北流入小清河。趵突、黑虎两泉群之水,分别沿东泺河、西泺河北流
入小清河,使北园地区形成“十里荷香”的江南风光。古城以北鹊山、华山隔黄河东
西遥望,又与大明湖构成鼎足之势,湖光山色,泉水清沏,荷红柳绿。登千佛山北望,古
城美景尽收眼底。
城内东流水、剪子巷等石板路面上经常有泉水流动。早年以路面排水和路两侧明
沟排水为主。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修砌西门内外沟渠之后,在城内相继修建雨污
合流的暗沟排水工程。商埠地区道路两侧修建青石盖板沟,但仍为雨污合流。局部地
段亦修建简易砖拱排水沟或陶土管排水管道工程。
济南古城地下水位较高,城外护城河上建有“木吊桥”,定时起落。其他通衢、官
路多以石拱桥相连,趵突泉北的“大板桥”、“小板桥”及馆驿街东端的迎仙桥(英贤
桥)等石桥遗迹至今犹存。
古城区的道路以青石板路面为主。芙蓉街、馆驿街、县西巷、后宰门街、县东巷
、双龙街、青龙街等90多条道路,为防止泉水冲刷,均以青石板铺路。小街小巷、胡同
里弄多为土路,有的在土路中间铺约50厘米宽的石板(或砖砌)。
古城内部分地段因受泉水、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住宅建筑采取引水入
院或近水搭楼的形式,出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格局。其中典型地段如芙蓉街、
王府池子街、曲水亭街等地的民居至今仍保留这种建筑格局。其他地区则以规整的四
合院或以套院组合的平面布局为特点组成住宅群,如司里街、所里街等地段,充分展
示了中国北方的住宅特点。
寺院建筑如千佛山的“大雄宝殿”、大明湖的“北极阁”、长春观街的“长春观
”、趵突泉边的“三大殿”等,经历代维修,仍保持了原有的中国古典建筑风貌和基本
布局。受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1650年(清顺治七年),在古城内建起第一座欧式天主教
堂--将军庙街教堂(现存教堂为1866年重建)。1901年建造的洪家楼天主教堂,呈十字
平面布局形式,是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可容纳千余人,是当时华北地区规模较大的
教堂之一。
济南的园林名胜多与山泉相连,构思巧妙,建筑精美。元代的“万竹园”、明代
的“伊人馆”、清代的“秋柳园”等建筑历经沧桑,仅有“万竹园”保存至今。
济南的乡村民居,沿黄河地区多以土筑台建屋,南部山区因势造屋,居住分散。离
官驿大路较近的村庄充分利用当地的石料,修建石基、石墙、双坡顶房屋,向阳布置。
古城周围的村庄,以石基、砖墙、瓦屋面为主体;经济条件较好的,亦有三合院、四合
院的组合形式。章丘县旧军孟家的府第,以砖木结构为主体,并有简易二层楼房。北园
地区的建筑因地势低洼,民居有江南水乡的特点。
(二)开埠至解放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济南西关外200多公顷范围内自开商埠。商埠道路以南北
为“纬”,东西为“经”,形成方格网形平面布局。1918年和1926年,商埠曾两次向外
展界。1925年政府当局曾提出开辟北商埠计划和疏通河道方案,1928年“五三”惨案
发生,规划方案未能实施。1929年济南市政府曾提出市区“南展北展计划”,并制定
《建设新济南整体计划》。1930年4月爆发“蒋、冯、阎”中原大战,城市发展计划又
未实现。1930年9月,成立“济南市政府设计委员会”,对南北展界作出规划,北以小清
河为界,规划有行政区、工商区、住宅区及公园用地。此规划虽未实现,但成丰桥以北
、济泺桥以南形成为北部工业区。
1939年,日伪华北建设总署济南工程局规划经七路以南、四里山(今英雄山)以北
、齐鲁大学(今山东医科大学)以西、岔路街以东地区为南部新市区。1941年,设“济
南市北部都市建设办事处”,规划建设东西部工业区。至1948年9月,城市总用地约23
20公顷。
1911年在经一路北侧修建“天桥”,这是济南第一座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叉的立
交桥。1927年10月,修建跨小清河的义威桥(即今“济泺桥”),系钢筋混凝土桥。之
后又修建了边庄铁桥、张公坟铁桥和普利桥、济安桥等30座钢筋混凝土桥。
开埠后,将经一路、经二路(西至纬五路)和纬一至纬五路的北段,修成碎石路。经
三路至经七路部分路段也修成碎石路。将院前街、院东大街至普利街、按察司街、运
署街、筐市街、花店街等道路改建成碎石路。道路两侧均修有雨污合流的排水沟,上
盖青石板,外侧路肩有路沿(牙)石,路沿石外铺砌红砖人行道。最早的一条沥青路是1
927年开宽的估衣市街(今共青团路东段),路面17米宽,沿街修建二层楼房,这在当时是
比较宽阔、整齐、平坦的一条道路。济南大量修建沥青路面是在1927~1937年间,先
后有经三路、经二路、经四路、纬二路、院前街、院东大街、按察司街、广智院街、
西双龙街、普利街、南新街、东青龙街等铺筑成沥青路面。另外在纬十二路北端至张
庄机场建起第一条混凝土路。
1936年建成第1个水厂,水源地为趵突泉。日供水能力1.04万吨。1904年出现人力
车,为市内短途运输工具。1917年开始有私商经营的市内汽车客运。1905年在院后街
安装路灯18盏,线路长70米。至1948年,全市有路灯1036盏,线路长4.3公里。
开埠以后,受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斜马路、上新街等处建有二三层的花园式别墅
。齐鲁大学内的花园式别墅,环境优雅,水、电、暖配套。商埠区的建筑在四合院形式
的基础上出现“欧式”倾向。前店后院的作坊与住宅相结合的建筑多为砖木混合结构
,并大量使用玻璃门窗。同时,沿胶济、津浦铁路两侧(北坦、官扎营街、铁道北街等
地段)出现城市贫民、小商贩居住的棚户区。古城区芙蓉街、院东大街和院西大街等
商业集中的街道,沿街为二三层的商业建筑。1909年建萃卖场,1915年建新市场,1
927年兴建的劝业场,1928年建西市场,1931年兴建的大观园商场,建筑多为二三层
的砖木结构楼房。位于大观园附近的铭新池澡塘,1932年开工,1933年竣工,号称“华
北第一浴池”。
商埠地区出现了一批欧式建筑风格的金融交通邮电建筑。如1904年辟建的德华银
行、1909年在十王殿建的津浦铁路管理大厦、1911年建成的津浦铁路济南站和胶济铁
路济南站以及1919年设计施工的山东邮务管理大厦。这些建筑均具有欧式建筑风格。
通高30多米的邮务管理局大厦为当时商埠区最高大的建筑。
这一时期建成的文教卫生建筑,现存较早的有正谊中学和育英中学,校内均存有
部分欧式风格建筑。1911年山东基督教共和大学校舍(今山医附属医院)落成,成为教
会办的全国四大学堂之一。广智院博物陈列馆,建于1905年,具有中国传统四合院的
布局特点,山东省立图书馆“奎虚书藏”楼,1935年落成,为两层楼房,钢筋混凝土结
构,是古城内典型的近代公共建筑。医院建筑具有代表性的是齐鲁大学附属医院和若
瑟医院(今市立第二医院),均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新建的宗教性代表建筑有1924年始建、1926年落成的山东中华基督教礼拜堂和1
934年始建、1942年落成的红字会济南道院。前者为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欧式建
筑,后者为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方式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1904年建造了近代济南城市中的第一个公园--商埠公园(今人民公园)。1928年日
本侨民建专用公园,1945年改为胜利公园(1950年1月改为青年公园)。至1948年,城
市园林苗圃用地2.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0.25平方米。
清末民初,在古城和商埠地区分别设有清道队,负责清扫街道。1904年在商埠地
区招私商承包清挖厕所,1929年全市统一由“金汁行业”管理粪便清运。由于工具落
后,管理不善,居民区卫生状况较差。
二、解放后至1976年的城乡建设
(一)解放初期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49年3月,济南特别市市政府设立建设局,负责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1949年
12月成立济南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设计委员会,负责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立项和综合
管理。1950年6月成立济南市都市计划委员会,主要负责城市的规划管理及勘察设计工
作,并编制了济南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规划大纲--《济南市都市计划纲要》。
解放初期,除对原有的市政设施进行养护维修外,还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社
会闲散劳力拆除城墙,修建环城马路,开辟历山路、解放路等交通干道;改建泺源桥(今
西门桥)和青年桥。50年代初,拓宽院东、院西大街,由原7米拓宽为25米。随后又将泺
源桥至林祥桥路段打通(25米宽),并与经四路连接,同时将市区内的砂石路面,逐步
改建为沥青路面。修建两条郊区治黄公路(匡山至徐家道口、段店至韩家道口),解决
郊区与市区的交通连接,并为治理黄河提供了较好的运输条件。将市区内年久失修的
砖石拱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如文化桥、谭桥等。在郊区公路上修建的石拱桥和钢
筋混凝土桥有匡山桥、周官屯桥、腊山桥等。50年代初拆除西门木桥修建成钢筋混凝
土结构三铰拱桥,改建青龙桥、解放桥等大型桥梁。在低洼水患地区、重点防洪地区
建防洪闸渠工程,如圩子壕和黎明坝工程。在近郊疏浚小清河(五柳闸至睦里闸段),
在北郊新挖“北太平河”,使西郊周官屯等积水为患地区,基本上解决了水淹之苦。同
时修建腊山分洪工程,以减轻南部山区洪水对市区的威胁。1949~1952年,国家用于市
政公用设施建设的投资296万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6.9%。至1952年底,济南市建成区
面积由1948年的2320公顷发展到2940公顷,非农业人口由50.5万增加到53.5万。1952
年末,市区共有铺装道路89.6公里,面积73.8万平方米(其中高级道路49.1公里,面积3
1.2万平方米),下水道总长137.7公里,桥梁104座。
1948年9月,济南市人民政府接管水道管理处,并定名为济南市自来水公司。19
49年10月,成立华东运输公司济南分公司市内客运营业所。年底,市内公共汽车18辆
,营运线路2条,长10.5公里,日平均客运量4.75万人次。对全市唯一的趵突泉水厂
进行清理维修,增添设备和管道,迅速恢复供水能力,1949年末,日供水能力3.6万吨
,管网长83.2公里,供水人口15.1万人,人均生活用水21公斤,用水普及率为27.66
%,1949年,成立济南市路灯管理委员会,配备工人8名,年底路灯发展到5003盏。1951
年政府拨款45万元,统一改造路灯线路,形成路灯照明控制区。
1949年市建设局设农林科,管理园林工作。先后整修人民公园、青年公园和大明
湖、趵突泉的部分文物古迹等,同年,始建四里山烈士陵园和300公顷的林场(1968年
竣工);征购125.6公顷园林绿化用地,建起金牛山、黄台、泺口、辛庄、峨眉山、兴福
寺等6个园林苗圃,总面积27.9公顷,育苗36万株。
1948年11月26日,济南特别市政府发布关于处理敌伪房地产的布告。1949年3月
18日,济南特别市政府公布《济南特别市房产租赁暂行办法》,同年6月成立济南市公
有房产管理处,1950年10月改为济南市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
建工人新村和邮电新村等居住区,市区共建房屋38.1万平方米。包括原有住房,市区
住宅已达416.3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4.11平方米。
1952年成立济南“金汁业”市粪便管理所和济南市环境卫生汽车队,设5处垃圾转
运站,定时清挖粪便。
(二)“一五”时期至“文化大革命”前
1953年济南设立了都市计划委员会办公室。1955年7月成立济南市城市建设委员
会,负责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勘察设计、建设管理等业务。1956年1月,市城市建设委
员会的工作归城市建设局负责,市建设委员会名义不变。1959年10月设立济南市基本
建设委员会,主要负责综合平衡、检查指导全市的基本建设工作。1962年5月设立城
市建设办公室,同年9月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撤销。
为适应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1956年编制了《济南市城市建设初步规
划》。在规划指导下城市综合功能和各项公共设施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1957年市
区建成区面积已扩至37.18平方公里。第二个五年计划伊始,城市工业项目迅速“上马
”,开始“大跃进”,原有的城市规划方案被突破。为了适应重工业的发展,1958年规
划建设王舍人庄工业区,兴建济南钢铁厂、重型机械厂、山东化肥厂等一批大型工业
骨干企业。1959年对济南城市总体规划又进行系统的编制工作,重新编制《济南市城
市总体规划》。确定济南城市性质为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又是一个水、
陆、空交通枢纽。此后,按城市规划建起黄台工业区内的肉联厂小区、山东师范学院
小区和王舍人庄工业区的济钢新村(即鲍山居住区)等。这些住宅区,多数仍与1953年
前的新村建筑相同,以行列式平面布局为主,在师范学院小区及工人新村南村采用了沿
街周边式布局与行列式相结合的形式,取得良好的城市沿街建筑景观。1962年7月13日
特大暴雨之后,市区倒塌房屋很多,在城区内的低洼积水地段插建部分三四层简易住宅
楼。同时新建山水沟地区(趵突泉南路)钢筋混凝土过水路面排水工程,疏浚护城河、
圩子壕、工商河,使污水、山洪分流。对大观园商场进行改造,重修上下水道,铺装水
泥路面,新建南北两大门和大观食物店、科美照像馆、大观布店及信昌服装店等营业
楼,改建南门平房,并把绿化引入大观园商场内。之后又改造了西市场、新市场、万
紫巷等商场。1953~1965年,相继扩建和新建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建筑,如八一大礼堂
、珍珠泉礼堂、大观园电影院、大众剧场、山东剧院、明星电影院、光明电影院、中
国电影院、职工电影院、人民剧场等、市委办公楼、经五路第一小学、山东省实验中
学、山东建筑工程学校、山东济南机械学校、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工学院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筑业发展较快,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79.7万平方米。60年
代初,施工中普遍使用砂浆混凝土搅拌机,建筑用门、窗开始工厂化生产,建筑业开始
向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迈进。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各类房屋竣工面积达198.4万平方米
,建筑层数向多层发展,并出现了多层工业厂房。
工业厂房具有代表性的有黄台火力发电厂、济南钢铁厂、山东化肥厂、济南重型
机械厂、济南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厂、济南第二棉纺织厂、济南肉类联合加工
厂等大型建筑。这些建筑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同时出现大跨度的钢结构桁架屋面
厂房。
1953~1960年期间,济南市各类房屋的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五”时期,住宅及各
类房屋建设有所加快。全市基建投资19557.6万元,其中住宅建设投资3626万元,占19
%。新建各类房屋175.7万平方米,其中,新建住宅73.2万平方米,占41.7%,比三年恢复
时期增长2.6倍。至1957年末,市区共有各类房屋796.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77.6万平
方米,占59.9%。“二五”时期,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指导下,市房管工作和住
宅建设受到一定影响。至1962年,市区私房190.6万平方米,比1955年减少179.4万平方
米。这一时期,住宅建设投资减少,8年中基建投资71678万元,其中住宅建设投资4467
万元,仅占6.2%;新建各类房屋260.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只有100.3万平方米,年均12
.5万平方米,比“一五”时期年均减少2.1万平方米。
1953~1965年,城市园林事业有长足发展,相继开辟建立趵突泉、大明湖、千佛
山和金牛公园,原有的人民公园和青年公园也得到改建。至1965年,市区公园面积计
149公顷,有各种树木83万株。市区195.6公里的主、次干道上均种植了行道树。人均
绿地面积2.3平方米。建立苗圃7个,育苗面积达156.7公顷,造林1330公顷。市区内以
泉水为中心,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近郊宜林山地初步进行了绿化

1953年济南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有公共汽车25辆。至1956年末,老式的人力车
(黄包车)全部退出城市客运市场。1960年4月建立济南市公用事业局,对自来水、公共
汽车、路灯事业实行统一领导。1964年市内公共汽车94辆,营运线路10条,营运里程7
1公里,日均客流量9.84万人次;自来水厂及加压站已增加到5处,年供水能力达3028万
吨,管网长度158.2公里,市区用水人口74.9万人,人均生活用水由1949年的21公斤提高
到55公斤,用水普及率达到88.17%。
1955年和1956年,先后成立国营甸柳庄肥料厂和匡山粪肥生产合作社,对粪便清
运实行统一管理。至1957年底,全市有垃圾清运工297人,粪便清除工612人,各种汽车
15辆,公共厕所469处(是解放初期的2.3倍),部分垃圾清运实现了机械化。1958~19
65年期间,市区的环境卫生面貌普遍有所改善,职工队伍素质、装备水平、劳动效率
都有较大提高。1965年各种专用机动车增至63辆,粪便与垃圾运输基本实现了半机械
化。1966年济南市被评为全省卫生先进城市,历下区司里街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单位

济南地区的村镇建设,50年代曾出现部分村镇改造和零散的农房建设。1958年以
后形成以县城为基础的县级工业基地和以传统手工业为主的村镇。因水利工程和城市
用地的扩大,在郊区出现整个村庄搬迁工程。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
“文化大革命”时期,济南城市建设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城市总体规划》被废弛
,规划管理制度受到严重冲击。公园被视为“封、资、修”的产物,遭到严重破坏。1
23.9公顷的绿地被侵占,近百公顷苗圃改作“干校”,市区人均绿地面积下降到1.9平
方米,千佛山著名石刻造像遭到严重破坏,北极阁元代泥塑被打碎填入大明湖中。房
屋严重失修失养,完好率不到30%。住宅建设发展缓慢,10年间,市区用于住宅建设的
投资5057万元,仅占基建投资的6%;新建各类房屋281.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96万平方
米,只占34%,平均每年建8.1万平方米;无偿地接管和挤占私房53万平方米。公共交通
行车秩序混乱,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大幅度下降,运力与运量矛盾突出,群众乘车难的
问题比较严重。
这期间,城市建设工作先是由济南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城建办公室(1967年
3月成立)负责,1969年11月后,由济南市城市建设局革委会负责。1972年1月,市城
市建设局分设为市城建局、市基本建设局和市房管局。1975年5月,撤销市基本建设
局,重新设立济南市基本建设委员会,负责综合平衡、检查指导全市的基本建设工作

此期间,修建了近郊工业区内的部分道路和市区内的部分桥梁。主要有:扩建改
造天桥,使纬二路与济泺路的南北交通畅通无阻;新建纬十二路北端与济南火车站西
站场相交叉的立体交叉工程,解决长期以来城市主干道与铁路站场平交而阻塞交通的
问题;修建经十路延长线段店路与津浦铁路干线相交叉的主桥工程。
城市供水相继建成了普利门水厂、八里洼加压站、解放桥水厂、泉城路水厂和腊
山水厂等。1970年底,济南液化煤气站制成第一个容量为20吨的卧式储气罐和叶轮泵
,初步具备了液化石油气简易充装生产条件。1974年2月,全市液化煤气用气户2.35万
户,市区用气人口普及率8.7%。
环境保护工作于70年代初开始起步。1972年,城建规划、卫生防疫部门分别对工
业废水、废气、废渣(简称“三废”)进行调查、治理,市计划部门设增产节约办公室
,负责城市废气、废水、废渣的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1973年成立“三废”治理办公
室。1975年成立市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各区县的环保机构也相继成立。“文
化大革命”期间,广大环卫工人和管理人员仍能坚守岗位,基本保持了城市的环境卫
生。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城乡建设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济南的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很快。1980年修订济
南城市规划。1983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济南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济南市的一切
建设“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总体规划进行,加强建设管理,逐步建设成具有‘泉城’特色
,环境优美,文明整洁和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同年8月,济南市基本
建设委员会改为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综合、协调和管理全市的城乡建设工作
。1989年,开展对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工作,以52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为
主,同时提出对市郊各个文物点和风景区的保护规划。至1990年,城市建成区范围已
拓展到东至王舍人庄工业区韩仓河,西至段店以西腊山北侧,南至十六里河村,北至
黄河南岸泺口镇,面积98平方公里。
1978年以后城市市政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拓宽了纬二路,由原来的12米宽
,一次拓宽为快、慢车分驶,并设有分车带的50米宽的市区主干道。新建了第一座市区
主干道立交桥--八一立交桥和辛庄高架桥。配合济南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改造和新建
的城市主、次干道与铁路相交叉的立体交叉桥梁有历山路、工业北路、北园路、济微
路、济泺路、北坦路、桑园路、济肥路等20多座桥梁,使铁路分割市区面貌的问题得
到基本解决。在新建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同时,地下各种管道工程基本上配套建设,尽量
避免分期施工多次掘挖路面的弊端。市区排水工程按五大系统进行有计划地整修和新
建,对大明湖、工商河进行了治理。至1990年全市城市道路总长1034公里,道路面积
945万平方米;各种桥梁140座,总长7350米,总面积123117平方米;排水管沟总长62
1.76公里;照明路灯12118盏,照明线路长736.8公里。城市公用事业有长足发展。城
市供水采取地表水与地下水同时开采的办法,并以“采外补内”的方式开发利用黄河
水和卧虎山、锦绣川水库的地表水,建起黄河水厂和南郊水厂。燃气除液化石油气外
,建起焦炉管道煤气,为提高城市气化率创出了一条新路。1990年底全市有公交车辆1
037辆,其中公共汽车512辆,无轨电车67辆,出租客车780辆,公交运营线路40条,营运里
程1006公里,年客运量1.79亿人次。城市水厂有8个,管线长983公里,年售水16551万吨
,供水普及率100%。全市煤气年供气量17090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用户14.6万户,城
市燃气气化率达到45.7%。
随着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住宅建设出现高速发展的势头,首次出现统一规划、统
一建设、统一配套的完整的住宅区,相继建成七里山小区、燕子山小区(马家庄改造
建设的全国第一批重点小区)、毕家洼、花园庄、王官庄等十余个住宅小区和十几处
住宅改造工程。到1990年全市共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416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
积2134万平方米,居住面积939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7.5平方米。
建筑业逐步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出现了建国以来建筑业设计工作最繁荣
的发展时期。大型公共建筑首先从顺河商业街的建设开始,继而进行了舜井街、朝山
街及经三路办公街的改造。以上建筑均以五六层为主,在施工中普遍采用了新技术、
新材料。大观园商场和西市场(市华联商厦)的扩建改造,国际贸易大厦的兴建,出现大
面积玻璃幕墙。
70年代末80年代初,可容纳8000人的山东省体育馆及游泳馆先后建成,之后又配
套建设了可容纳5万人的体育场,为国内和国际体育活动提供了现代化场地。至1990年
,还出现了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单体建筑和建筑群,如南苑宾馆、泉城饭店、省委
机关办公大楼、山东劳动服务中心、省邮政大楼、省电力大楼、省广播电视大厦、大
众日报社等高层建筑。1990年建筑业总产值达141400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3.8万
平方米,年竣工面积130.1万平方米。
园林绿化工程发展很快,首先修复被破坏的名胜古迹,增添园林景点,提高公园管
理水平。1982年建英雄山公园,1984年在护城河沿岸建起环城公园。环城公园绕古城
一周,把著名的黑虎泉、趵突泉、五龙潭和大明湖联系起来,构成了绿化中心,全园长
6.7公里,包括平均宽100米左右护城河两侧绿化带,形成开敞式城市绿地,使古城区的
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此后又分别于1987年和1989年建成五龙潭公园、济南植物园,初
步形成以点、线、面相结合的,以泉水景点为主体的园林绿化系统。至1990年末,济
南市公共绿地面积558公顷,绿地覆盖率达到了30%,游园人次达1427万人次。
城市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受到高度重视,城区环境质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
对工商河的综合治理,沿河工业企业初步完善了污水处理设施;实施集中联片供热,改
善了大气污染状况;城市管道煤气工程的建设,为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奠定了基础;
在市区控制噪声污染,在新建生产工程项目时,实行“三同时”(防止污染设计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监督管理制度,使环境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
轨道并多次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1984年市政府颁布《济南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实施
细则(试行)》。1985年又建立济南市市容环境卫生监察大队,同年征地37公顷建大型
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城市建成区道路保洁做到日扫日清,1990年全年清运垃圾6
2万吨,清运粪便15.6万吨。全市有公共厕所594个,除个别待改造的旧城地段外,基本
实现了水冲式厕所。
70年代以来,各县城及村镇建设发展较快。1978年以后,县城编制总体规划,拓宽
道路,铺装路面,安装路灯及给排水设施。规划行政办公、公共建筑、住宅用地和绿
化用地,进一步完善工业生产建设用地制度。至1985年长清县城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
平阴县城5平方公里,章丘县城15平方公里。规划主干道宽20~30米,街巷道路宽10~
15米,并普遍进行了道路绿化工程。
70年代末期,由农村生产大队统一安排宅基用地,部分村庄出现行列式住宅建筑。
1979年12月,全国农村房屋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各村镇普遍进行了建设规划。1982年7
月市政府召开了村镇规划建设工作会议。1987年底,全市有194个村编制完成村庄建设
规划,部分村庄已开始组织实施。富裕起来的农民积极改建住房或建造新房。房屋质
量大为改善,改建和新建房已基本为砖瓦房,个别的还建起砖混结构的楼房。1987年
全市共有农房4877.71万平方米。其中楼房30万平方米,砖瓦房(含前出厦锁皮厅式平
房)3478.05平方米,石房433.14万平方米,其他房屋936.52万平方米。1990年末,全市
4752个村庄共有住宅建筑面积5158.71万平方米,人均13.83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