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监测点位和项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6&rec=141&run=13

一、大气监测
(一)例行监测
1972~1973年,市防疫站进行大气状况普查,在市区采用网络布点法设点30~50
个,每年夏季、冬季各1次,每次监测5天,每天取样3次,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和降
尘。
1974~1978年,固定9个监测点,监测项目和频率不变。
1978年,市环保监测站开始担负济南市区大气环境例行监测。1979年,大气监测
项目增加了氮氧化物,1980年又增加总悬浮微粒。监测点位增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10个、降尘13个,总悬浮微粒5个。
1982~1984年,大气例行监测改为每季1次,每次5天,每天采样4次,监测点位和
监测项目同1980年。
1985年监测点位有所调整,降尘减为11个点,总悬浮微粒增为8个点。
(二)大气降水监测
1982年,市区设1个大气降水采样点开展降水酸度监测。1983年后,各区、县监
测站陆续进行降水酸度监测。1984年,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确定济南市设3个国控点,
其他点为市控点。3个国控点降水酸度(PH值)逢雨雪必测,每月作1次全分析,包括P
H、电导等共8个分析项目。
二、水质监测
市防疫站1971年起对小清河和大明湖,1972年起对卧虎山和锦绣川水库进行水质
普查和监测,每个水系或水域每年采样2~7次,分析项目8~27个。同时对地下水每
年采样1~9次,测点4~14个,分析项目8~17个不等。
1978年,市环保监测站担负起水质例行监测,小清河设4个测点,年采样4次,1
2个分析项目;大明湖设5个测点,年采样4次,16个分析项目;地下水设10个测点,
年采样2次,8个分析项目,以后逐年进行。
自1982年起,对小清河、大明湖、卧虎山和锦绣川水库均于每年枯水期、平水期
、丰水期各监测两次,进行16个分析项目。地下水设12个测点,每年采样2次,12个
分析项目。
1985年,小清河和大明湖的分析项目分别增加到20个和21个,水库和地下水分析
项目分别增加到21个和14个。
三、噪声监测
1981年,市环保局组织第一次全市噪声普查。普查在济南市建成区范围内进行,
取309个网格中心为测点,根据城市区域主要特点,划分若干功能区,并选择11条车
辆流量大的线路,进行交通噪声监测。
1982年,噪声监测列入例行监测。在建成区设13个测点,每季度监测1次,每测
点昼夜各测1次。1984年起增至15个测点,监测频率不变。
四、水域底质、作物残毒、生物监测
(一)河、湖、水库底质监测
1972年起,市防疫站开始对小清河、大明湖、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的底质进
行监测,随水质采样在相同点位每年采样1次,主要分析项目为硫化物、砷、汞、有
机质4项。
1978年起,市环保监测站进行底质监测,点位次数未变,分析项目每年有所调整
。1985年底质监测项目为硫化物、砷、总汞、总铬、铅、镉6项。
(二)土壤、作物残毒监测
1980~1982年,市环保监测站曾对小清河污灌区及清洁对照点的土壤和蔬菜粮食
等作物进行监测,监测项目有汞、砷、铅、镉、铬、硫化物、有机质、总氮、总磷、
油、PH值等。
(三)水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监测
1980~1981年,市环保监测站对大明湖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进行监测
,主要测定其种类、藻类的指示生物和优势种,浮游植物的种群结构等。1985年,市
环保监测站对卧虎山、锦绣川两水库进行浮游藻类的种类及所占比例监测。
五、污染源监测和其他监测
(一)工厂废水监测
1972年,对部分工厂污染源进行调查监测。此后每年都监测一批工厂的废水。1
980年,开展排污收费工作后,市环保监测站依据环保局下达的名单,每年对排污单
位取样监测,为排污收费提供依据。1981年,在小清河污染源调查时,市环保监测站
先后对100多个工厂的废水进行了监测。工厂废水监测项目同地表水。
(二)锅炉烟道烟尘测试
1979年,市环保监测站开始锅炉烟道烟尘监测,监测项目有烟气量、烟尘量、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尘黑度等项。
(三)其他监测
除以上监测项目外,市环保监测站还随时接受有关单位送样委托和代为采样分析
的监测工作,并为处理污染事故、污染纠纷进行现场采样监测。